第59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他拿起筆,刷刷地寫著。

  “你將我的信,分頭送往高陽城的孫承宗孫大人以及剿匪總督洪承疇處。記住,不要聲張。”

  “恩,大人放心,還有什麼吩咐嗎?”他將信收好,又問道。

  “豐雨,你心思縝密我是放心的。這些年多虧你了。沒有你在操持著宗人府,這麼大哥爛攤子,本宗三頭六臂也忙不過來。”

  “宗令大人,這是什麼話。這是屬下的職責所有。”這位忠心耿耿的中年男子身體一顫。連忙恭敬地回道。

  “唉,奔波這麼久,你也累了,回去歇息吧。”朱啟罷了罷手,看了看雪中的瓦檐。一口氣長舒。不知道在想些什麼。

  王師大捷的喜訊,漸漸傳開來。楊帆的威名,更是讓人心頭一顫。這個文武雙全的上柱國,本事也忒大了。遼東的戰事,每況愈下,孫承宗沒辦成、袁崇煥為此掉了腦袋,這楊柱國才上位多少日子,就讓戰局逆轉。若是隔得遠,勝了也就勝了,頂多歡喜一陣子。但是京師的百姓確實體驗過兵臨城下的危機時刻。如今野豬皮打跑了,心頭的石頭也是落地了。加上新政推行,日子好了許多,所以打心眼裡對楊帆感激,大呼柱國真乃國之樑柱。

  ……

  楊帆和孫傳庭接到聖旨,便入關進京。楊帆看著山海關內滿是道賀,夾道歡迎的將領,唯獨一人,臉色凝重,便問孫傳庭:“這人是誰?”

  一旁的孫傳庭笑道:“這是秦立人。出了名的油鹽不進,一輩子都不結黨營私,既不得誇讚人,也不阿諛奉承。所以戰功雖多。還只是一個小小的參軍。若是聰明點,早就混上都司了。這回關寧軍破關,全靠他手下的精兵。”

  “你看得清,為何不提拔他?”楊帆笑道。

  “提拔也得看機會。下官才至遼地多久?這一碗水自然得端平,不然各個衛所難免有些不服氣。”孫傳庭捋著鬍鬚笑道。

  “呵,誰還敢對孫督師您有怨氣?”楊帆進京的車隊順利入關。五百義從以及當初的禮部官員。死了以下部分。雖然當初說好的到長白山挖人參的願望還沒有實現,但是這次大捷,令不少當初跑過河的人都回到了故土,也算是好事一樁。

  “誰有怨氣?說出來不怕柱國說在下挑撥離間,要將這秦立人擢升都司,恐怕他祖大壽的嫡系祖大樂都不樂意了。這遼地,並不是盡如柱國您看到那樣,眾志成城,拉山頭,各自衛所之間,都有計較。也只有聖旨一到,我這督師才有調兵的權力,不然一個個都是渾貨。”

  “也對。這給機會啊,比直接擢升來得實在。這次秦立人要升任都司,恐怕誰都沒話說了。孫督師做得妥當。”

  “過獎,過獎。這御兵在下擅長,論起謀略,還是柱國您神機妙算。這次突襲奉天的捷報,您過過目?”

  “孫督師這是何意?奉天一事全權由您領兵,給我看捷報什麼個意思。在下遼南捷報,也未曾和孫督師過閱,我楊帆算不上君子,但也不會占什麼便宜。”

  孫傳庭笑道:“呵呵,是在下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這樣就好,這樣就好。”

  楊帆策馬調頭,緩緩到了囚籠車隊邊,看著最前頭,重兵把手的那個囚籠,道:“怎麼樣?從皇帝淪落到階下囚,有什麼感想?”

  囚籠裡邊的皇太極穿著棉襖子,雪落下來,他抬頭看了一眼,道:“你便是楊帆?”

  “不像嗎?”

  皇太極閉了眼,嘆息一聲。“年輕了。”他呵呵一笑。“這般韜略,這次輸得不甘啊。”

  “輸得不甘?那你說說輸給誰你比較能承受?”

  雪落在頭髮上,這個囚籠還特地給他裝上了天花板,只是從一旁吹了進來。“輸給誰都不甘心,唯獨輸給你。話又繞到了楊帆的身上。朕幾年前說過,可以允你封王裂土,結果還是……”

  楊帆笑道:“封王裂土,呵呵。看來在下錯過了一次好機會呀。”

  “呵呵。朕……只想問一問,為何敢如此進軍奉天?我大清十萬精兵,怎敢來犯?”

  “猜的。你皇太極野心這麼大,會屈居遼東?”

  “呵呵,猜的。哈哈!猜的!朕輸在一個猜想上,大清就這麼亡了,哈哈。”他搖頭長笑。

  一場雪,落下來。車隊緩緩行進,京師將至,風雪夜歸人。皇太極一路上,自從與楊帆說完之後,便不再講任何話。

  漢明江山,續龍匡扶。

  第508章 良人歸

  大雪慢了,仿佛時間都有些靜止的味道。

  京師白雪皚皚,覆蓋在瓦上,灑在冰河之上,詳和。楊帆的車隊,就要到了。若是此時站在鼓樓之上,就可以望見那長長的車隊。楊帆那刀碰了碰那囚車,看了看老態龍鐘的皇太極,一個人的精氣神,真的可以在一夜之間產生如此天翻地覆的變化。他問道:“要不喝一口?”

  “不喝了。成王敗寇,沒什麼好說的。”囚車顛簸了一下。

  “想得挺開啊。”楊帆喝道,“來人!”

  “大人,什麼事?”

  “九兒,去扯快黑布來,把囚車罩上。”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