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6頁
陳希夷沒想到僅僅數日時間,韓旭竟然領悟了隔空攝物的精髓。在鎮州城,他只是在救治楊月蟬之時,對韓旭簡單的說了下精神力和內力的運用,也就是道家的“控鶴功”,卻沒想到韓旭真的就悟通了“控鶴功”的本質!
“這世上又多了一名宗師,而且是年紀輕輕的大宗師。”陳希夷搖了搖頭苦笑道:“不過這‘擒蟲功’的名字……呵呵,趙光義怎麼說也是晉王,也算得上是條龍,不如叫‘擒龍功’如何?”
擒龍功?
韓旭微楞,頓時想起了什麼,隨即苦笑道:“老神仙起的名字,當然好!”
陳希夷讚賞的點了點頭道:“韓王爺不知是否還記得在鎮州城答應過老夫的一件事?”
此言一出,韓旭瞬間反應過來,驚道:“老神仙不會是讓小子放了趙光義這狗賊吧?”
陳希夷微微一嘆沒有說話,只不過那肯定的眼神已經確信了韓旭的猜測。
“不行。”韓旭一把揪住趙光義的衣襟,堅定的說道:“老神仙,您是蟬兒的救命恩人,也就是我韓旭的救命恩人,倘若是其他的事,小子義不容辭,但趙光義絕對不行……”
“韓王爺,冤冤相報何時了!你殺了趙光義,這天下又將陷入唐末的戰亂,苦的還是咱漢人百姓。遼國即將進入全盛時期,蕭無極、耶律賢、蕭燕燕、耶律休哥、韓德讓,即便是耶律斜軫,哪個不是一等一的人物?”陳希夷仰天長嘆:“咱大宋不能亂吶,只有傾全國之力或許才能阻擋遼國的兵鋒。”
“我不管,我說不行就是不行!”韓旭怒道:“皇上待微臣不薄,更何況還有芸兒在,本王不能不替芸兒報仇……”
陳希夷略一沉吟道:“韓王爺的意思是,倘若芸公主不追究的話,您就會放過趙光義?”
“不可能,芸兒絕不會同意放過趙光義這狗賊!”
韓旭哈哈大笑,以他對趙芸那嫉惡如仇性格的了解,殺父之仇怎麼可能不報。
然而,他的話音剛落,一聲抽泣卻打破了緊張的氣氛。
“我同意!”
“啊……”
韓旭楞了,趙光義驚了,就連陳希夷都忍不住的叫出了聲。
不知何時,趙芸已經清醒了過來。
在全場所有人的目光注視下,她一步步的走到趙光義面前。
在她的面前正是她的殺父仇人,也是自小疼愛她的皇叔!很多年前,當趙家還是一個普通的家族,當趙匡胤還是一名禁軍普通的將領,那時的一切是多麼的美好。
可當有一天,趙匡胤奪取了皇位,將他們趙家推向整個天下的注目點,一切都變了!父皇忙於國家大事,皇叔也不再是那麼親近,趙家越來越大,越來越興盛,而趙芸自己卻越來越孤獨。
“芸兒……”趙光義雙目含淚,不知是為自己的性命擔憂,還是為所作過的一切後悔。
“皇叔,這是我最後一次叫您‘皇叔’。”趙芸抹去眼角的淚水,“唰”的一聲拔出韓旭腰間的斷水刀,一刀朝著趙光義的頭頂砍了下去。
“皇上……”
趙普大驚,潘美撕心裂肺,所有的文武百官失聲驚叫。
頭頂的黃冕一份為二,根根髮絲隨風飄落。
趙芸收起斷水刀,盯著披頭散髮的趙光義,一字一頓道:“父皇駕崩前,讓我給你帶句話……‘好自為之’!”
說著,她再也抑制不住眼角的淚水,猛的撲入韓旭的懷中,放聲痛哭!“好自為之!”……
第479章 水泊梁山
轉眼間,冬去春來,匆匆又是一年。
清晨的陽光穿透薄薄的晨霧,灑在水天一色的湖面;微風輕撫,一望無際的蘆葦盪隨風搖曳。霧影朦朧,春水微寒,別有一番情趣。
遠處青山座座,河道交錯。
這山雖然不高,但勝在翠綠微婉;這水雖然不深,卻是九曲十八彎。青山映著綠水,綠水環繞群山,正應了那句“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
烏篷小船晃晃悠悠的行駛在蘆葦盪中,船槳划過水面,驚起一片鷗鷺。
船頭兩名文士打扮的年輕人舉著酒杯,暢談正歡。只見其中一稍年長者,望著無邊的美景,感嘆道:“想不到這裡還有此等美景,當不輸江南綠水青山!”
年輕的男子呵呵一笑:“楊兄,還在想念你的揚州美景吶?”說著,他自斟自飲,又道:“哎,可惜了!好不容易楊兄從揚州府調回京師,本想多年不見的你我二人能再次暢懷高歌,卻不曾想兄弟我又要去江南為官了!”
楊礪微微點了點頭,在揚州府知州的位置上呆了三年後,一道聖旨將他調回京師!而他對面的年輕人,正是他當年國子監的同窗好友張去華。調回京師,天子腳下,正是每個勵志治國平天下的儒家學生的理想,可楊礪捨不得揚州城,捨不得揚州的百姓。
當年,他們兩人可是國子監數一數二的人物。大宋新立之時,楊礪成為了那年的狀元郎,隨後南下江都縣為官,而張去華則因家中老父病故,回鄉守孝並未參加那年的科舉,他這一去就是數年。直到去年,張去華進京趕考,一舉奪魁,成為又一個狀元郎。
“這世上又多了一名宗師,而且是年紀輕輕的大宗師。”陳希夷搖了搖頭苦笑道:“不過這‘擒蟲功’的名字……呵呵,趙光義怎麼說也是晉王,也算得上是條龍,不如叫‘擒龍功’如何?”
擒龍功?
韓旭微楞,頓時想起了什麼,隨即苦笑道:“老神仙起的名字,當然好!”
陳希夷讚賞的點了點頭道:“韓王爺不知是否還記得在鎮州城答應過老夫的一件事?”
此言一出,韓旭瞬間反應過來,驚道:“老神仙不會是讓小子放了趙光義這狗賊吧?”
陳希夷微微一嘆沒有說話,只不過那肯定的眼神已經確信了韓旭的猜測。
“不行。”韓旭一把揪住趙光義的衣襟,堅定的說道:“老神仙,您是蟬兒的救命恩人,也就是我韓旭的救命恩人,倘若是其他的事,小子義不容辭,但趙光義絕對不行……”
“韓王爺,冤冤相報何時了!你殺了趙光義,這天下又將陷入唐末的戰亂,苦的還是咱漢人百姓。遼國即將進入全盛時期,蕭無極、耶律賢、蕭燕燕、耶律休哥、韓德讓,即便是耶律斜軫,哪個不是一等一的人物?”陳希夷仰天長嘆:“咱大宋不能亂吶,只有傾全國之力或許才能阻擋遼國的兵鋒。”
“我不管,我說不行就是不行!”韓旭怒道:“皇上待微臣不薄,更何況還有芸兒在,本王不能不替芸兒報仇……”
陳希夷略一沉吟道:“韓王爺的意思是,倘若芸公主不追究的話,您就會放過趙光義?”
“不可能,芸兒絕不會同意放過趙光義這狗賊!”
韓旭哈哈大笑,以他對趙芸那嫉惡如仇性格的了解,殺父之仇怎麼可能不報。
然而,他的話音剛落,一聲抽泣卻打破了緊張的氣氛。
“我同意!”
“啊……”
韓旭楞了,趙光義驚了,就連陳希夷都忍不住的叫出了聲。
不知何時,趙芸已經清醒了過來。
在全場所有人的目光注視下,她一步步的走到趙光義面前。
在她的面前正是她的殺父仇人,也是自小疼愛她的皇叔!很多年前,當趙家還是一個普通的家族,當趙匡胤還是一名禁軍普通的將領,那時的一切是多麼的美好。
可當有一天,趙匡胤奪取了皇位,將他們趙家推向整個天下的注目點,一切都變了!父皇忙於國家大事,皇叔也不再是那麼親近,趙家越來越大,越來越興盛,而趙芸自己卻越來越孤獨。
“芸兒……”趙光義雙目含淚,不知是為自己的性命擔憂,還是為所作過的一切後悔。
“皇叔,這是我最後一次叫您‘皇叔’。”趙芸抹去眼角的淚水,“唰”的一聲拔出韓旭腰間的斷水刀,一刀朝著趙光義的頭頂砍了下去。
“皇上……”
趙普大驚,潘美撕心裂肺,所有的文武百官失聲驚叫。
頭頂的黃冕一份為二,根根髮絲隨風飄落。
趙芸收起斷水刀,盯著披頭散髮的趙光義,一字一頓道:“父皇駕崩前,讓我給你帶句話……‘好自為之’!”
說著,她再也抑制不住眼角的淚水,猛的撲入韓旭的懷中,放聲痛哭!“好自為之!”……
第479章 水泊梁山
轉眼間,冬去春來,匆匆又是一年。
清晨的陽光穿透薄薄的晨霧,灑在水天一色的湖面;微風輕撫,一望無際的蘆葦盪隨風搖曳。霧影朦朧,春水微寒,別有一番情趣。
遠處青山座座,河道交錯。
這山雖然不高,但勝在翠綠微婉;這水雖然不深,卻是九曲十八彎。青山映著綠水,綠水環繞群山,正應了那句“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
烏篷小船晃晃悠悠的行駛在蘆葦盪中,船槳划過水面,驚起一片鷗鷺。
船頭兩名文士打扮的年輕人舉著酒杯,暢談正歡。只見其中一稍年長者,望著無邊的美景,感嘆道:“想不到這裡還有此等美景,當不輸江南綠水青山!”
年輕的男子呵呵一笑:“楊兄,還在想念你的揚州美景吶?”說著,他自斟自飲,又道:“哎,可惜了!好不容易楊兄從揚州府調回京師,本想多年不見的你我二人能再次暢懷高歌,卻不曾想兄弟我又要去江南為官了!”
楊礪微微點了點頭,在揚州府知州的位置上呆了三年後,一道聖旨將他調回京師!而他對面的年輕人,正是他當年國子監的同窗好友張去華。調回京師,天子腳下,正是每個勵志治國平天下的儒家學生的理想,可楊礪捨不得揚州城,捨不得揚州的百姓。
當年,他們兩人可是國子監數一數二的人物。大宋新立之時,楊礪成為了那年的狀元郎,隨後南下江都縣為官,而張去華則因家中老父病故,回鄉守孝並未參加那年的科舉,他這一去就是數年。直到去年,張去華進京趕考,一舉奪魁,成為又一個狀元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