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6頁
說到這兒,婉怡神色一黯,淚水就要留下來了。
王肅觀忙手忙腳亂的去給她擦眼淚。
那邊的趙一毛雖然覺得時機不對,卻也背著身子輕咳了兩聲,看樣子似乎是有什麼急事。
蘇婉怡忙定了定神,道:“我去幫幫爹爹,你先去看看吧,如今形勢瞬息萬變,千萬不要因為我誤了正事。”
王肅觀最欣賞的便是婉怡的大方,笑了笑,在婉怡臉上親了一下,這才去見這煩人的趙一毛。
“老爺,糟糕了,據說北涼王的大軍已經停靠在了紅河對岸,正在到處尋找船隻,準備渡河,只怕隨時都會打過來。”趙一毛一見王肅觀過來,便將探子送來的消息交到了王肅觀的手中,在一旁神色惶急的說道。
王肅觀白了他一眼,道:“有什麼好擔心的,不是還沒打過來嗎?況且,朕這兒有的是水軍,北涼兵跑步起來,優勢就沒有了,還怕他們做什麼?”頓了一頓,面色一肅,道:“城門修好了嗎?”
趙一毛點頭道:“修好了,老爺您的一句話可比聖旨什麼的管用多了,咱們都沒有撥銀子,都是李慈他們三人自己掏的腰包修城牆的。”
王肅觀哈哈笑了起來,可是司馬戰和石信一直都沒有送來消息,實在讓他有些不安。
第五百零二章 :北涼王的死訊
一連過了十日,北涼軍只是在洪河對岸尋找船隻,並沒有打過來。
按照北涼軍的出兵速度,他們應該是一支心急大軍,可是事情卻出乎王肅觀的意料之外,北涼大軍竟然停駐在對岸連續多日都未渡河,倒讓王肅觀有些意外。
按常理來說,他們應該在自己立足未穩的時候殺上來才是,可眼前的事實卻並非如此。
或許,是因為北涼王知道王肅觀的可怕。
或許,是因為欣兒的原因。
可是,石信和司馬戰的消息,卻在王肅觀的催促下終於傳來了。
石信放棄大道,為了深入到北涼王的後方,切斷他的退路,竟然走入了深山老林,而司馬戰就輕鬆多了,在玄武山脈打了個漂漂亮亮的大勝仗,追著三萬殘兵,壓著閻羅炮浩浩蕩蕩的趕到雲州與王肅觀會合了。
只是,麻煩的是,那三萬殘兵從豐州以西的洛陽穀渡過紅河,竟然與北涼王合兵一處了。
王肅觀不得不佩服,大豐帝國畢竟還是有忠誠良將的,即便在賢豐已死的情況下,還是不肯投降,卻跑去跟北涼王合盟來對付自己。
司馬戰一路殺了下來,集結了十五萬大軍,與王肅觀合兵一處之後,共有二十五萬大軍之多,若是再加上石信手上的大軍,論聲勢,沒有任何一路反王能與王肅觀相提並論。
最重要的是,王肅觀的手上有世上殺傷力最強的武器閻羅炮。
司馬戰一來,立刻建議王肅觀用水兵去轟他們,至少搓搓他們的銳氣,將他們百戰百勝的氣焰打壓下去,以後打起來就容易多了。
可對方的大軍之中可能有欣兒,王肅觀非得沒有讓人去騷擾他們,反而嚴令輕舉妄動,違者殺無赦。
在雙方僵持的過程中,王肅觀與朝臣推舉公羊嚴為大豐帝國的皇帝,向整個大豐帝國下發檄文,讓所有反王自己來豐州請降,否則,犯我大豐者,雖遠必誅!
這道檄文很快傳到了所有反王手中,蘇鴻治親自執筆,裡面陳述利害,最後用王肅觀一句“犯我大豐者,雖遠必誅”結束,就連聲勢最浩大的北涼王也膽戰心驚。
只是一隻都沒有一個反王上京投降,意圖很明顯,無非是想先看看王肅觀如何解決眼下的難題,將北涼王的騎兵打回去。
畢竟北涼王中有個名正言順的六皇子公羊尚德,人家的血統可比所謂的公羊嚴要正統多了,乃是景泰生前最喜歡的六兒子,輪到誰也輪不到公羊嚴當皇帝的頭上。
即便大家也都知道,最終的帝位肯定會姓王,公羊嚴過是一個傀儡,但名不正則言不順,就目前而言,公羊嚴確實不及公羊尚德正統。
眼看著快到十月份了,天氣日漸寒冷,王肅觀忽然收到蓉蓉從雲州寄過來的信。
信中言道,蓉蓉和小簾在潯河城呆著未免無聊,都回到了雲州,並且在雲州安家了,正忙著置辦家產呢,連似伊也不甘寂寞,從遙遠的三聖城跑到雲州了,等著王肅觀回家呢。
如今的三聖城,只剩下梅人知和小如了,不過母子平安,大合帝國申常雨、萬通吃等照看,最重要的是有小梅在皇后耳邊吹耳邊風,一切都漸漸上了軌道,有條不紊的進行著。
王肅觀看了信,忽然有些歸心似箭,只是一直等的消息還沒有等到,實在是沒有辦法對北涼用兵。
身邊所有鷹眼的人都被派了出去,可竟無一人查到欣兒與北涼軍之間的關係。
終於,北涼軍還是過河來了。
司馬戰等將軍多次跑來覲見,讓王肅觀將閻羅炮沿河擺開,在渡河期間先將他們轟到河中去餵魚,只是王肅觀卻怎麼都不答應。
最終,趙一毛這傢伙將王肅觀顧忌欣兒的消息說給了司馬戰、西門慶等將軍,這些將軍也都不是省油的燈,竟然將婉怡和同兒請了出來,讓她們去跟王肅觀說,沿河開炮。
王肅觀妥協了,可是並非讓他們去打人,而是放空炮嚇人。
王肅觀忙手忙腳亂的去給她擦眼淚。
那邊的趙一毛雖然覺得時機不對,卻也背著身子輕咳了兩聲,看樣子似乎是有什麼急事。
蘇婉怡忙定了定神,道:“我去幫幫爹爹,你先去看看吧,如今形勢瞬息萬變,千萬不要因為我誤了正事。”
王肅觀最欣賞的便是婉怡的大方,笑了笑,在婉怡臉上親了一下,這才去見這煩人的趙一毛。
“老爺,糟糕了,據說北涼王的大軍已經停靠在了紅河對岸,正在到處尋找船隻,準備渡河,只怕隨時都會打過來。”趙一毛一見王肅觀過來,便將探子送來的消息交到了王肅觀的手中,在一旁神色惶急的說道。
王肅觀白了他一眼,道:“有什麼好擔心的,不是還沒打過來嗎?況且,朕這兒有的是水軍,北涼兵跑步起來,優勢就沒有了,還怕他們做什麼?”頓了一頓,面色一肅,道:“城門修好了嗎?”
趙一毛點頭道:“修好了,老爺您的一句話可比聖旨什麼的管用多了,咱們都沒有撥銀子,都是李慈他們三人自己掏的腰包修城牆的。”
王肅觀哈哈笑了起來,可是司馬戰和石信一直都沒有送來消息,實在讓他有些不安。
第五百零二章 :北涼王的死訊
一連過了十日,北涼軍只是在洪河對岸尋找船隻,並沒有打過來。
按照北涼軍的出兵速度,他們應該是一支心急大軍,可是事情卻出乎王肅觀的意料之外,北涼大軍竟然停駐在對岸連續多日都未渡河,倒讓王肅觀有些意外。
按常理來說,他們應該在自己立足未穩的時候殺上來才是,可眼前的事實卻並非如此。
或許,是因為北涼王知道王肅觀的可怕。
或許,是因為欣兒的原因。
可是,石信和司馬戰的消息,卻在王肅觀的催促下終於傳來了。
石信放棄大道,為了深入到北涼王的後方,切斷他的退路,竟然走入了深山老林,而司馬戰就輕鬆多了,在玄武山脈打了個漂漂亮亮的大勝仗,追著三萬殘兵,壓著閻羅炮浩浩蕩蕩的趕到雲州與王肅觀會合了。
只是,麻煩的是,那三萬殘兵從豐州以西的洛陽穀渡過紅河,竟然與北涼王合兵一處了。
王肅觀不得不佩服,大豐帝國畢竟還是有忠誠良將的,即便在賢豐已死的情況下,還是不肯投降,卻跑去跟北涼王合盟來對付自己。
司馬戰一路殺了下來,集結了十五萬大軍,與王肅觀合兵一處之後,共有二十五萬大軍之多,若是再加上石信手上的大軍,論聲勢,沒有任何一路反王能與王肅觀相提並論。
最重要的是,王肅觀的手上有世上殺傷力最強的武器閻羅炮。
司馬戰一來,立刻建議王肅觀用水兵去轟他們,至少搓搓他們的銳氣,將他們百戰百勝的氣焰打壓下去,以後打起來就容易多了。
可對方的大軍之中可能有欣兒,王肅觀非得沒有讓人去騷擾他們,反而嚴令輕舉妄動,違者殺無赦。
在雙方僵持的過程中,王肅觀與朝臣推舉公羊嚴為大豐帝國的皇帝,向整個大豐帝國下發檄文,讓所有反王自己來豐州請降,否則,犯我大豐者,雖遠必誅!
這道檄文很快傳到了所有反王手中,蘇鴻治親自執筆,裡面陳述利害,最後用王肅觀一句“犯我大豐者,雖遠必誅”結束,就連聲勢最浩大的北涼王也膽戰心驚。
只是一隻都沒有一個反王上京投降,意圖很明顯,無非是想先看看王肅觀如何解決眼下的難題,將北涼王的騎兵打回去。
畢竟北涼王中有個名正言順的六皇子公羊尚德,人家的血統可比所謂的公羊嚴要正統多了,乃是景泰生前最喜歡的六兒子,輪到誰也輪不到公羊嚴當皇帝的頭上。
即便大家也都知道,最終的帝位肯定會姓王,公羊嚴過是一個傀儡,但名不正則言不順,就目前而言,公羊嚴確實不及公羊尚德正統。
眼看著快到十月份了,天氣日漸寒冷,王肅觀忽然收到蓉蓉從雲州寄過來的信。
信中言道,蓉蓉和小簾在潯河城呆著未免無聊,都回到了雲州,並且在雲州安家了,正忙著置辦家產呢,連似伊也不甘寂寞,從遙遠的三聖城跑到雲州了,等著王肅觀回家呢。
如今的三聖城,只剩下梅人知和小如了,不過母子平安,大合帝國申常雨、萬通吃等照看,最重要的是有小梅在皇后耳邊吹耳邊風,一切都漸漸上了軌道,有條不紊的進行著。
王肅觀看了信,忽然有些歸心似箭,只是一直等的消息還沒有等到,實在是沒有辦法對北涼用兵。
身邊所有鷹眼的人都被派了出去,可竟無一人查到欣兒與北涼軍之間的關係。
終於,北涼軍還是過河來了。
司馬戰等將軍多次跑來覲見,讓王肅觀將閻羅炮沿河擺開,在渡河期間先將他們轟到河中去餵魚,只是王肅觀卻怎麼都不答應。
最終,趙一毛這傢伙將王肅觀顧忌欣兒的消息說給了司馬戰、西門慶等將軍,這些將軍也都不是省油的燈,竟然將婉怡和同兒請了出來,讓她們去跟王肅觀說,沿河開炮。
王肅觀妥協了,可是並非讓他們去打人,而是放空炮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