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頁
兵微將寡的陳棱就是那個小孩子。
小孩子跟前,正站著三個虎視眈眈的加勒比海盜。他們分別是杜伏威、李子通和沈法興。
一一三 江都爭奪戰
沈法興為湖州武康人,出身江南世家、豪強望族,擁有宗族數千家,其父沈恪,曾任陳廣州刺史。
宇文化及在江都絞殺楊廣時,沈法興任吳興郡守,立刻會同孫士漢、陳杲仁等人以誅殺宇文化及、為楊廣報仇為口號,依靠家族的號召力,發展得精兵六萬,興風作浪,攻據餘杭、毗陵、丹陽等十餘郡,自稱江南道大總管。
江南道大總管,這個名字夠威風夠神氣,可惜是自封的。
而正在這時,杜伏威向洛陽楊侗上表稱臣了,結果,楊侗下詔,封他為東道大總管,楚王。
既然如此,沈法興當然不甘落後,也趕緊修書上表,索稱大司馬。
至此,沈法興據毗陵,杜伏威據歷陽,李子通據海陵,各擁重兵,均有吞併江表之意。
這種形勢下,誰都清楚地認識到,無論從政治還是經濟方面的考慮,只要占領江都就能威震江南。
619年九月,李子通率先下手,大舉圍攻江都。
陳棱年事已高,銳氣全無,而且城內糧乏,孤立無援,自料難敵,只得西求救於杜伏威,南求救於沈法興。
陳棱說:“你們一個是先皇舊臣,一個是幼主新晉,不管你們當中是誰占據了江都,都還是我們大隋的江都;但李子通卻不同,他是大隋的反賊,江都一旦落到他手中,我們誰都沒有好果子吃。”
杜、沈二人當然不願意看到江都被李子通占有,於是同時發兵,杜伏威率軍駐紮在清流,沈法興派出兒子沈綸引軍駐紮在楊子,兩軍相距不過數十里。
李子通嚇了一跳,他實在沒有料到陳、杜、沈三人會這麼快就勾搭成奸,擰成了一條繩跟自己對抗,急忙召開陣前軍事會議,商議對策。
高參毛文深說:“一切反動派都是紙老虎,主公,敵人貌似很強大,但只要略施小計,就可以輕鬆瓦解他們的聯盟。”
李子通大喜,說:“請先生賜教。”
毛文深很深沉的樣子,說:“現在的陳棱已經像驚弓之鳥一樣,得知我大軍壓境後,就慌不擇路,趕緊向杜沈二人求救,豈不知這兩個都不是什麼好鳥,他們一個出身於草莽,一個是地方豪強,野心不小,與他們結盟不過是與虎謀皮。再說了,杜伏威迫於形勢降隋,沈法興借忠隋之兵割據,彼此心懷鬼胎,都想竊江都為已有。現在,只要我們扮成沈法興的部隊去偷襲杜伏威,杜伏威一定大怒,就會派兵報復,等他們你來我往打得不可開交的時候,咱們就可以拿下江都了。”
“好計!好計!”李子通興奮得直拍手。
“不過……”拍手過後,李子通提出了自己的憂慮:“要扮成沈法興的部隊,這有些難,我們手下沒有南方兵士,所用兵器也都是北方的,一旦穿幫,我們會死得很難看的。”
毛文深說:“現在去請群眾演員……肯定是來不及了,而且,出場費也是一筆不小的開支,不過,主公放心,早在海陵招兵時,我特意招收了沈法興的數百潰兵,純南方面孔,純南方口音,用南方兵器,而且,最妙的是,他們現在還收藏著曾經穿過的沈氏集團工作服,你看,你看,燈光、舞美、服裝、演員、道具什麼全是現成的,只要鑼鼓一響,戲就可以開唱了。”
“嘩!天時地利人和我全占有了!陳、杜、沈這三人死定了!耶!耶!耶!”李子通高興得像一個小孩子。
當晚,五百多名穿著沈式服裝的偽沈軍趁著溶溶月色去襲擊了杜伏威的軍營。
接下來,事情的發展正如毛文深所料,杜伏威大怒,點起一千勁卒,以桃報李,夜襲沈綸軍營。
沈綸大怒,點起兩千勁卒,以李報桃,狠狠回敬了杜伏威的軍營。
杜伏威大怒……
“咱要的就是這樣的戲劇效果!”李子通樂不可支的發兵猛攻江都。
可憐的陳棱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半推半就地抵擋了一會,便棄城而走。
“哈哈……江都,我來啦!”李子通騎在高頭大馬上仰天大笑。
一旁的毛文深說:“主公,現在沈、杜二人還在混戰,正是我們混水摸魚一網打盡他們的大好良機啊!”
“行,老毛,聽你的。”
李子通馬不停蹄,率軍先攻擊沈綸軍。
沈軍大亂,全線敗退。
陳稜逃得一命後,投奔了杜伏威,但杜伏威勢單力薄,也只好含恨引兵而退。
這一年(公元619年),李子通在江都稱帝,國號為“吳”。建元為“明政”。
數日後,丹陽(今江蘇南京市)變民首領樂伯通為李子通的開國大典送來了一份遲來的愛——獻上部眾一萬多人。
面對著李子通勢力的迅速壯大,杜伏威經常作惡夢,夢見自己在西門君儀老婆的背上狼狽不堪地逃亡的往事……
夢醒時分,冷汗涔涔,幾經猶豫之後,毅然率部歸降李唐。
九月十二日,杜伏威被李淵任命為淮南安撫大使、兼和州(歷陽郡改)總管。
小孩子跟前,正站著三個虎視眈眈的加勒比海盜。他們分別是杜伏威、李子通和沈法興。
一一三 江都爭奪戰
沈法興為湖州武康人,出身江南世家、豪強望族,擁有宗族數千家,其父沈恪,曾任陳廣州刺史。
宇文化及在江都絞殺楊廣時,沈法興任吳興郡守,立刻會同孫士漢、陳杲仁等人以誅殺宇文化及、為楊廣報仇為口號,依靠家族的號召力,發展得精兵六萬,興風作浪,攻據餘杭、毗陵、丹陽等十餘郡,自稱江南道大總管。
江南道大總管,這個名字夠威風夠神氣,可惜是自封的。
而正在這時,杜伏威向洛陽楊侗上表稱臣了,結果,楊侗下詔,封他為東道大總管,楚王。
既然如此,沈法興當然不甘落後,也趕緊修書上表,索稱大司馬。
至此,沈法興據毗陵,杜伏威據歷陽,李子通據海陵,各擁重兵,均有吞併江表之意。
這種形勢下,誰都清楚地認識到,無論從政治還是經濟方面的考慮,只要占領江都就能威震江南。
619年九月,李子通率先下手,大舉圍攻江都。
陳棱年事已高,銳氣全無,而且城內糧乏,孤立無援,自料難敵,只得西求救於杜伏威,南求救於沈法興。
陳棱說:“你們一個是先皇舊臣,一個是幼主新晉,不管你們當中是誰占據了江都,都還是我們大隋的江都;但李子通卻不同,他是大隋的反賊,江都一旦落到他手中,我們誰都沒有好果子吃。”
杜、沈二人當然不願意看到江都被李子通占有,於是同時發兵,杜伏威率軍駐紮在清流,沈法興派出兒子沈綸引軍駐紮在楊子,兩軍相距不過數十里。
李子通嚇了一跳,他實在沒有料到陳、杜、沈三人會這麼快就勾搭成奸,擰成了一條繩跟自己對抗,急忙召開陣前軍事會議,商議對策。
高參毛文深說:“一切反動派都是紙老虎,主公,敵人貌似很強大,但只要略施小計,就可以輕鬆瓦解他們的聯盟。”
李子通大喜,說:“請先生賜教。”
毛文深很深沉的樣子,說:“現在的陳棱已經像驚弓之鳥一樣,得知我大軍壓境後,就慌不擇路,趕緊向杜沈二人求救,豈不知這兩個都不是什麼好鳥,他們一個出身於草莽,一個是地方豪強,野心不小,與他們結盟不過是與虎謀皮。再說了,杜伏威迫於形勢降隋,沈法興借忠隋之兵割據,彼此心懷鬼胎,都想竊江都為已有。現在,只要我們扮成沈法興的部隊去偷襲杜伏威,杜伏威一定大怒,就會派兵報復,等他們你來我往打得不可開交的時候,咱們就可以拿下江都了。”
“好計!好計!”李子通興奮得直拍手。
“不過……”拍手過後,李子通提出了自己的憂慮:“要扮成沈法興的部隊,這有些難,我們手下沒有南方兵士,所用兵器也都是北方的,一旦穿幫,我們會死得很難看的。”
毛文深說:“現在去請群眾演員……肯定是來不及了,而且,出場費也是一筆不小的開支,不過,主公放心,早在海陵招兵時,我特意招收了沈法興的數百潰兵,純南方面孔,純南方口音,用南方兵器,而且,最妙的是,他們現在還收藏著曾經穿過的沈氏集團工作服,你看,你看,燈光、舞美、服裝、演員、道具什麼全是現成的,只要鑼鼓一響,戲就可以開唱了。”
“嘩!天時地利人和我全占有了!陳、杜、沈這三人死定了!耶!耶!耶!”李子通高興得像一個小孩子。
當晚,五百多名穿著沈式服裝的偽沈軍趁著溶溶月色去襲擊了杜伏威的軍營。
接下來,事情的發展正如毛文深所料,杜伏威大怒,點起一千勁卒,以桃報李,夜襲沈綸軍營。
沈綸大怒,點起兩千勁卒,以李報桃,狠狠回敬了杜伏威的軍營。
杜伏威大怒……
“咱要的就是這樣的戲劇效果!”李子通樂不可支的發兵猛攻江都。
可憐的陳棱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半推半就地抵擋了一會,便棄城而走。
“哈哈……江都,我來啦!”李子通騎在高頭大馬上仰天大笑。
一旁的毛文深說:“主公,現在沈、杜二人還在混戰,正是我們混水摸魚一網打盡他們的大好良機啊!”
“行,老毛,聽你的。”
李子通馬不停蹄,率軍先攻擊沈綸軍。
沈軍大亂,全線敗退。
陳稜逃得一命後,投奔了杜伏威,但杜伏威勢單力薄,也只好含恨引兵而退。
這一年(公元619年),李子通在江都稱帝,國號為“吳”。建元為“明政”。
數日後,丹陽(今江蘇南京市)變民首領樂伯通為李子通的開國大典送來了一份遲來的愛——獻上部眾一萬多人。
面對著李子通勢力的迅速壯大,杜伏威經常作惡夢,夢見自己在西門君儀老婆的背上狼狽不堪地逃亡的往事……
夢醒時分,冷汗涔涔,幾經猶豫之後,毅然率部歸降李唐。
九月十二日,杜伏威被李淵任命為淮南安撫大使、兼和州(歷陽郡改)總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