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正午的陽光從窗外照射進來,稍稍有些晃眼。電視裡還在播放著滾動新聞,但韋石的注意力已經完全被冷淮的敘述所吸引。像是對著一位老友,冷淮輕言細語地講述著這些年來發生的所有故事。從哥本哈根的國家博弈到非洲加彭的思辨與推想,從“新生物圈 2 號”里的死亡景象到綠色伊甸園的驚天陰謀……這麼多年裡,圍繞著“拂石猜想”發生的故事雲譎波詭、起伏跌宕,而絕大多數世人對此一無所知。隨著冷淮的講述,韋石的眼前閃過一幅幅畫面。他驚訝于震旦紀的天之驕子還來不及炫耀成功就被前寒武紀大冰期捲入永久的黑暗,他為終於熬過了二疊紀末日的海藻抽出的第一絲新綠而歡欣,他仿佛聽見了最後一個北京猿人臨死前心有不甘的哀嘆,他為杜原終於領悟到銀河天年的壯美而心馳神往,而當聽到文婧發自梅里雪山的那段最後陳述時,他甚至開始懷疑到底應該如何定義世上的公平與正義……

  冷淮的講述終於告一段落,他停下來,感覺有些疲憊。電視裡的直播還在繼續,對世人來說,這不過是一條普通的科技新聞,只有真正了解內情的極少數人才知道這是一次多麼重要的實驗。冷淮瞄了眼窗外開始西斜的太陽,這顆光球眷顧地球上的生命已經整整三十八億年了,而人類作為一個物種,承受太陽的恩澤也已超過了三百萬年。在今天之前的幾十億年裡,所有的生靈都只能匍匐在太陽的光芒底下,被動接受它賜予的機遇或是厄運,而今天,有一種生靈將有史以來第一次改變這種亘古未變的局面。

  “烏圖工程”的核心是遷移太陽。最直觀的思維是通過能量噴發的方式改變太陽軌道。在 NASA(美國航空航天局)提出的“氣球”方案里,人們計劃從太陽色球層打通到太陽內核的通道,即有意識地引導太陽內部核聚變能量定向噴發。但經過仔細計算,即使人類能調配太陽能量的百分之三十,也無法達到“烏圖工程”的要求,更何況這種方式很可能令太陽的聚變模式發生大規模紊亂,甚至導致太陽壽命縮短等不可預期的嚴重後果。最終,“氣球”方案被放棄了。

  十個月前, 人類發射了兩顆特別的太陽衛星,到達離太陽表面一千二百萬公里軌道高度後,兩顆衛星保持四千米的相對距離開始繞行太陽。那裡實際上已經進入太陽的外日冕區,理論上的日冕溫度高達上百萬攝氏度,聽起來似乎衛星根本不可能到達那個區域,但實際情況並非如此。日冕外層雖然溫度極高,但物質卻極其稀薄,不到地球海平面處大氣分子密度的六千萬億分之一,所以衛星在那裡只需耐受大約一千攝氏度的溫度即可。

  這就像很多人洗桑拿時可以承受九十攝氏度的水蒸氣(世界紀錄達一百一十攝氏度),但絕對沒有任何人敢在同樣溫度的熱水裡泡澡。實際上對衛星來說,太陽粒子輻射帶來的麻煩還更大一些。在接下來的兩個月里,兩顆衛星一邊繞行太陽,一邊通過金屬列印方式搭建了一條細長的粒子約束管道彼此連接,雖然中途出現過幾次險情,但整個工程總算順利完成了。兩顆衛星加上約束管道,共同構成一台太空版龍熊直線粒子加速器,而今天正是它首次啟用的日子。現在兩顆衛星正在同步減速,它們將迅速下降到離太陽表面一百八十萬公里的位置,然後啟動粒子對撞。考慮到溫度升高給設備帶來的壓力,這個時間窗口會非常非常短。

  雖然體積大幅度減小,但太空版的龍熊直線粒子加速器卻擁有更高的能級。一方面是因為真空失重的環境可以去除大量累贅的外部設施;另一方面,美歐參與後提供的新技術和新材料也大大促進了直線加速器的研發工作。經過多國科學家的共同努力,現在的龍熊加速器已經能夠有把握地製造“質量改變”現象,同時人們對其原理也有了更深刻的認識。真相其實就隱藏在當初粟米向孔青雲提出的那個古怪的問題之中:當宇宙中除了你之外,所有的一切都消失後,會發生什麼事?

  答案無比奇特而簡單:你將變成光!

  是的,你將不再擁有質量,宇宙間只有光才是沒有質量的存在。所謂的質量本來就是那些外在之物賦予你的,是地球、月亮、火星、太陽、銀河系、仙女座大星雲……還包括上百億光年外的星體,通過一種叫作超流體纖維的東西傳達並賦予你的。你感受到質量的存在,感受到慣性的束縛,不過是因為你被粘在了一張超流體纖維編織成的蛛網上。一旦所有的外在之物消失,內在的質量也就不存在了。蛛網破碎的剎那,飛蛾便獲得了光的自由!這奇特的一幕恰如一千三百多年前禪宗六祖惠能悟到的那句偈語: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所有這些相關的事情,冷淮都在此前的講述里毫無保留地告訴了江哲心。

  冷淮這樣做只為表達內心的敬意,他想通過這種方式,為江哲心彌補那些錯過了的東西。冷淮想告訴江哲心的是:在這個正在成為傳奇的故事裡,他從未缺席。

  病人突然再次抽動嘴角。冷淮無奈地看著這一幕,之前在場的中國最頂尖的醫學專家都無法判斷這是病人真的想說話,抑或只是一種昏迷中的隨機神經反應。出乎冷淮意料的是,先前一直蜷縮在凳子上的少年突然俯下身,將耳朵湊在了病人的嘴旁。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