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崔則元擺了擺手,“我在這個位置上同各式各樣的人打過交道,對所謂的人性也算有些了解。就具體的每個人而言,人生只有過程才是重要的。除了少數熱衷於考證家族歷史的人之外,世上絕大多數人不會知道自己五代以前祖先的名字。你們覺得能說服所有人嗎?”崔則元嘆口氣,“不僅如此,在你們面前還有一個障礙:人類的惰性。人們會想還有好幾十年的時間呢,到時候一定會發明出更先進的科技,能夠輕鬆地解決一切難題。而你們所做的,卻是將他們推入本該幾十年後才出現的厄運當中。”

  “您說得不錯。”托羅坦率地說,“人類的惰性總是讓他們本能地選擇逃避責任。但此次我們面臨的天年危機,其慘烈程度和毀滅規模遠遠超過人類此前所經歷的任何一場災難,發生在二疊紀的持續兩千多萬年的大滅絕事件就是鐵證。如果人類懷著僥倖心理,不從現在就開始抗爭,而是把希望全部寄托在虛無縹緲的未來,那麼,人類就會像溫水裡悠然自得的青蛙,最終成為沸水中一副醜陋的骨架。”

  崔則元聳然動容,“我需要馬上召開一次安理會特別會議來討論此次事件。你們期望……我能做些什麼?”

  “儘可能為‘太平門計劃’爭取時間。”托羅語氣肯定,“現在的局勢下,也許不可能爭取到十五個月的時間了,但越多越好。不管下一步出現多少傳聞,只要各國官方堅決不予認可,社會就不至於因為極端的動盪而崩潰,‘太平門計劃’的實施就能多一些希望。”

  兩個小時之後,聯合國安理會召開了一次特別閉門會議。會議結束後沒有發表任何消息和公報,世人獲知此次會議的詳情已經是若干年後的匠人時代。經過參會各方表決,聯合國最終同意支持由少數國家提起的多國合作項目“太平門計劃”。有消息稱,會議中發生了異常激烈的爭論,反對意見曾經一度占據上風,但據說排在最後發言的秘書長崔則元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局面。崔則元不是專業人員,他的發言裡並沒有多少技術性的東西,而是更多地從人類普通一員的角度闡述了對天年危機的看法。直到許多年以後,當時的每位參會者仍然清楚記得這位長者最後的總結陳詞:”……根據《聯合國憲章》,聯合國所有會員國都須同意接受並執行聯合國安理會做出的決議。作為聯合國秘書長,我的內心對於爭論的雙方絕無任何成見。再過幾分鐘,聯合國安理會將面臨自從它成立以來最艱難的一次表決。之後,我將率領聯合國全體工作人員會同世界各國政府和人民,矢志不渝地執行表決結果。

  “在表決即將進行之際,我不禁想起古羅馬詩人玉外納說過的一句話:智慧是命運的征服者。而我想說的是,面對空前強大、絞索般步步緊逼的天年危機,我們手中只有一樣武器,那便是人類的智慧。這是我們僅有的驕傲,也是我們得以區別於世間萬物的唯一標尺。

  “如果,人類不願像七節和北京猿人那樣在天年塵雲的籠罩中倒下並腐爛為塵;如果,我們覺得遠古祖先曾經經歷的所有苦難還有意義可言;如果,我們希望人類的子孫後代有朝一日能夠目睹下一個天年的新年曙光,那麼就請在座的各位代表遵從自己內心,做出您最後的選擇……”

  第35章 . 遺址7號

  中國山東某地。

  國務院副總理伸出右手在空中輕輕按了兩下,靳豫北立即暫停下來,等待詢問。三年多以前,中國最高決策層成立了“中國應對天年危機領導小組”,由副總理擔任組長。副總理一直高度關注計劃的施行,尤其重視第一手的信息。這次靳豫北隨同副總理到山東考察相關事宜,他已經記不清像這樣的單獨匯報是第幾次了。十分鐘前剛剛結束了一次多部門協調會,副總理專門要求他留下來再了解一些情況。

  “這麼說,形勢不樂觀?”副總理問得很直接。

  靳豫北猶豫了一下,點點頭說:”是的,不樂觀。幾項配套的工程都遇到了困難,有些技術層面的障礙通過努力也許能得到解決,但有些困難……

  是戰略層面的。”

  “你說的那種困難是在我們這邊,還是他們那邊?”

  靳豫北明白副總理說的“那邊”是指的美國人,“都有。但戰略上的困難是牽涉全局的。根據美國人建立的測算模型,良性預後率是百分之三十九,而我們建立的模型測算出的良性預後率是百分之三十七。”

  “這個數據有考慮發生大規模人為破壞的因素嗎?”

  “有所考慮,不過主要還是純社會學角度的模擬數據。”

  聽完這句話,副總理閉目沉吟了一會兒。剛才他們討論的是社會發生動盪的可能性及程度,百分之三十七的良性預後率意味著怎樣的後果,他完全清楚。作為高級幹部,他當然具備堅定的信仰。中國執政黨儘管是世界第一大黨,但成員也僅占中國人口總數的二十分之一。也就是說,占人口絕大多數的普通人群面對危機的態度是最關鍵的因素,這也是中國政府竭力加強同社會各界合作的出發點。過了好一陣兒,副總理從旁邊桌上拾起幾頁紙,遞給靳豫北,“這是總參情報部門的一個統計。近來‘綠色伊甸園’組織活動極為頻繁,而且似乎得到了某些國家的暗中支持。面對這麼多擁有強大力量的反對者,而且他們從不按照常理出牌,‘太平門計劃’的良性預後率恐怕還會更差。”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