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頁
“你不是說尼安德特人的身體結構更適應寒冷嗎?既然現代人祖先都倖存了下來,他們又怎麼會全體滅絕?”
“是啊,只有現代人祖先熬過了那場氣候劇變,最終沐浴到了第四紀冰期結束之後的溫暖陽光,也才有了後來的整個人類文明。”冷淮接著說,“對於為什麼是現代人而不是尼安德特人挺過了災變,至今學術界仍然存在諸多爭議,但有一個觀點比較有說服力。說起來,那只是因為一樣小東西。”
“你指的什麼?”
“縫衣針。”冷淮簡短地說,“我說的不是早期那種只能用來加工石器的粗糙的針狀物,而是在歐洲奧瑞納文化遺址或是中國山頂洞人遺址里發現的能夠真正用來縫紉衣物的骨針。像這樣精巧的創造物只存在於現代人祖先的遺址里,在尼安德特人生活的遺址里從沒發現過,原因很可能在於尼安德特人尚不具備製造精巧的縫衣針的智力。”
“那種觀點認為是縫衣針的發明讓現代人的祖先挺了過來?”
“當時的人們雖然早就學會了用火,但在野外狩獵和採集時不可能隨時靠火禦寒。尼安德特人的身體構造的確更加耐寒,同時他們也學會了穿戴獸皮,但尼安德特人只是將獸皮簡單地披在體表,禦寒效果很差。而現代人祖先則不同,因為發明了縫衣針,他們的衣物可以做得極其厚實並且非常合身,至於效果嘛,可以參見生活在北極地區的愛斯基摩人。”
“沒想到竟然是一個這么小的發明改變了歷史。”
“縫衣針的確是個小發明,但為了走到這一步,人類卻需要進化上百萬年的時間。不過,縫衣針能夠應對的也只是第四紀冰期尾聲的那種低烈度氣候變化,如果是身處第四紀冰期的鼎盛期,現代人祖先也只能像尼安德特人一樣徹底覆滅。”
杜原沉默了一會兒,“那麼現在,面對即將來臨的超級大冰期,我們的縫衣針又在哪裡呢?難道就是‘蓋婭’這樣的狂想工程嗎?再說你剛才說了,它已經被否定了。”
“‘蓋婭工程’被否定的最根本原因並不是實施難度過大,而是因為它本身存在一些無法解決的致命缺陷。假如我們將地球遷徙到那個軌道上運行,的確能夠抵償二疊紀塵雲造成的太陽光度衰減,但是,太陽帶給我們的並不僅僅只是溫暖的陽光……”“你指什麼?”杜原不由得一陣緊張。
“還有太陽高能輻射。世界氣象組織公布的地球大氣上端接受的太陽全光譜能量值是每平方米一千三百瓦左右,這裡面包括了可見光、紅外線和紫外線,其中紫外線大約占百分之七。當地球平均軌道半徑縮短百分之五十,根據球面積計算公式能簡單得出太陽全光譜能量值將上升為原來的四倍。如果地球遷徙到內金星軌道,由於天年塵雲的遮蔽,可見光和紅外光等低能光譜的能量會和現在差不多,但是遠紫外線等高能輻射受塵雲的影響更小,所以並不按照相同的比例減少……”“我明白了。”杜原低聲說道,“那種情況下,地球表面將受到高強度的紫外輻射。”
冷淮點點頭,“第一,像人類這樣的生物絕不可能在長達四千萬年的紫外線暴雨中倖存。別忘了,即使地球處於當前的軌道位置,也是在藍綠藻製造了二十多億年氧氣,進而形成足夠厚度的臭氧層之後,高等生命才得以誕生。高強度紫外線可以輕易打斷 DNA 鏈,按照計算機模擬結果,在那樣的環境下,除了少數深海生物之外,所有生命都將在二十年之內遭受滅頂之災。
第二,大幅增強的太陽高能輻射會將海洋里的水快速分解成氫和氧,以地球的引力根本無法束縛氫氣分子,它們將徹底消散到宇宙空間當中。根據計算,只需一萬年左右,地球上的液態水就將以這樣的方式消失百分之五十,結果顯然也是毀滅性的。實際上根本等不了這麼久,只要地球上的水減少百分之二十,整個生態系統就將完全崩潰。第三,如果沒有足夠的液態水來溶解掉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地球的溫室效應很快就會完全失控,就整體的後果而言,太陽系裡就有一個現成的標本。”
“什麼標本?”
“金星。夜空中除了月亮之外最明亮的天體,其大氣中二氧化碳占百分之九十七,大氣壓力是地球的九十倍,地表溫度接近五百攝氏度。相關的數據還有一長串,其實只要一個比喻就能說清楚:那裡就跟各種宗教典籍里描繪的地獄一模一樣。”
“這樣看來,改變地球軌道的辦法根本就不可行。”
“地球恰好運行在現在的軌道上,恰好能夠維繫諸多物種以及人類的生存,是千萬種因素協同作用的結果。除了地球之外,人類至今還沒有發現任何存在生命的星球。改變地球的運行軌道相當於徹底改變地球與太陽幾十億年來形成的穩定伴生關係,由此導致的各種嚴重後果將會完全超出人類的承受和控制能力。”
“既然‘蓋婭工程’已被否定,那‘太平門計劃’還能做什麼?”
“‘蓋婭工程’是被否定了,但‘太平門計劃’的相關工作從來沒有停歇過。比如,現在我們所在的這個地下工地就仍在建設當中。”
“是啊,只有現代人祖先熬過了那場氣候劇變,最終沐浴到了第四紀冰期結束之後的溫暖陽光,也才有了後來的整個人類文明。”冷淮接著說,“對於為什麼是現代人而不是尼安德特人挺過了災變,至今學術界仍然存在諸多爭議,但有一個觀點比較有說服力。說起來,那只是因為一樣小東西。”
“你指的什麼?”
“縫衣針。”冷淮簡短地說,“我說的不是早期那種只能用來加工石器的粗糙的針狀物,而是在歐洲奧瑞納文化遺址或是中國山頂洞人遺址里發現的能夠真正用來縫紉衣物的骨針。像這樣精巧的創造物只存在於現代人祖先的遺址里,在尼安德特人生活的遺址里從沒發現過,原因很可能在於尼安德特人尚不具備製造精巧的縫衣針的智力。”
“那種觀點認為是縫衣針的發明讓現代人的祖先挺了過來?”
“當時的人們雖然早就學會了用火,但在野外狩獵和採集時不可能隨時靠火禦寒。尼安德特人的身體構造的確更加耐寒,同時他們也學會了穿戴獸皮,但尼安德特人只是將獸皮簡單地披在體表,禦寒效果很差。而現代人祖先則不同,因為發明了縫衣針,他們的衣物可以做得極其厚實並且非常合身,至於效果嘛,可以參見生活在北極地區的愛斯基摩人。”
“沒想到竟然是一個這么小的發明改變了歷史。”
“縫衣針的確是個小發明,但為了走到這一步,人類卻需要進化上百萬年的時間。不過,縫衣針能夠應對的也只是第四紀冰期尾聲的那種低烈度氣候變化,如果是身處第四紀冰期的鼎盛期,現代人祖先也只能像尼安德特人一樣徹底覆滅。”
杜原沉默了一會兒,“那麼現在,面對即將來臨的超級大冰期,我們的縫衣針又在哪裡呢?難道就是‘蓋婭’這樣的狂想工程嗎?再說你剛才說了,它已經被否定了。”
“‘蓋婭工程’被否定的最根本原因並不是實施難度過大,而是因為它本身存在一些無法解決的致命缺陷。假如我們將地球遷徙到那個軌道上運行,的確能夠抵償二疊紀塵雲造成的太陽光度衰減,但是,太陽帶給我們的並不僅僅只是溫暖的陽光……”“你指什麼?”杜原不由得一陣緊張。
“還有太陽高能輻射。世界氣象組織公布的地球大氣上端接受的太陽全光譜能量值是每平方米一千三百瓦左右,這裡面包括了可見光、紅外線和紫外線,其中紫外線大約占百分之七。當地球平均軌道半徑縮短百分之五十,根據球面積計算公式能簡單得出太陽全光譜能量值將上升為原來的四倍。如果地球遷徙到內金星軌道,由於天年塵雲的遮蔽,可見光和紅外光等低能光譜的能量會和現在差不多,但是遠紫外線等高能輻射受塵雲的影響更小,所以並不按照相同的比例減少……”“我明白了。”杜原低聲說道,“那種情況下,地球表面將受到高強度的紫外輻射。”
冷淮點點頭,“第一,像人類這樣的生物絕不可能在長達四千萬年的紫外線暴雨中倖存。別忘了,即使地球處於當前的軌道位置,也是在藍綠藻製造了二十多億年氧氣,進而形成足夠厚度的臭氧層之後,高等生命才得以誕生。高強度紫外線可以輕易打斷 DNA 鏈,按照計算機模擬結果,在那樣的環境下,除了少數深海生物之外,所有生命都將在二十年之內遭受滅頂之災。
第二,大幅增強的太陽高能輻射會將海洋里的水快速分解成氫和氧,以地球的引力根本無法束縛氫氣分子,它們將徹底消散到宇宙空間當中。根據計算,只需一萬年左右,地球上的液態水就將以這樣的方式消失百分之五十,結果顯然也是毀滅性的。實際上根本等不了這麼久,只要地球上的水減少百分之二十,整個生態系統就將完全崩潰。第三,如果沒有足夠的液態水來溶解掉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地球的溫室效應很快就會完全失控,就整體的後果而言,太陽系裡就有一個現成的標本。”
“什麼標本?”
“金星。夜空中除了月亮之外最明亮的天體,其大氣中二氧化碳占百分之九十七,大氣壓力是地球的九十倍,地表溫度接近五百攝氏度。相關的數據還有一長串,其實只要一個比喻就能說清楚:那裡就跟各種宗教典籍里描繪的地獄一模一樣。”
“這樣看來,改變地球軌道的辦法根本就不可行。”
“地球恰好運行在現在的軌道上,恰好能夠維繫諸多物種以及人類的生存,是千萬種因素協同作用的結果。除了地球之外,人類至今還沒有發現任何存在生命的星球。改變地球的運行軌道相當於徹底改變地球與太陽幾十億年來形成的穩定伴生關係,由此導致的各種嚴重後果將會完全超出人類的承受和控制能力。”
“既然‘蓋婭工程’已被否定,那‘太平門計劃’還能做什麼?”
“‘蓋婭工程’是被否定了,但‘太平門計劃’的相關工作從來沒有停歇過。比如,現在我們所在的這個地下工地就仍在建設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