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1頁
金兀朮聽了大叫一聲‘氣煞我也’,口吐鮮血昏倒過去。哈迷蚩命人請來太醫診治,回過陽來。
“四狼主,勝敗乃兵家常事,何必耿耿於懷?”哈迷蚩安慰道。
“軍師,如今我們困守孤城,內無糧草外無救兵,如何是好?”金兀朮問道。
“依老臣看,眼下我們兵力不足,不能硬拼,只能用緩兵之計拖延時間等待援兵到來。鐵木真是蒙古勇士,在草原上頗有威望,他出馬,應該沒問題,但不知他心裡是何打算?鐵先文郎和西夏丞相素有交情,我想請救兵之事應該沒問題。再說,金國和西夏、蒙古都是友鄰之邦,唇亡齒寒的道理他們也應該明白。”哈迷蚩說道。
金兀朮聽了心中稍安,吶吶道:“但願他們能請到救兵,早點趕來援救,要是再不趕來,黃龍府可就玉石俱焚了。”
“四狼主。微臣有一計可解燃眉之急。眼下兩國交兵,我們可以請狼主修書一封派人送到宋營,交給王子鵬,就說我們願意講和,請他們罷兵。如果他們要提出什麼條件,我們儘管答應。”哈迷蚩說道。
金兀朮聽了,大怒道:“要我投降南蠻?我做不到!除非我戰死沙場。只要我完顏兀朮還有一口氣在。就一定要血戰到底。軍師,這條路行不通,還是另覓良策。”
“這只是口頭答應,不能成為依據。一旦我們的兩路援軍趕到,我們就可以三路夾擊,到時候鹿死誰手尚未可知。四狼主。要想保住全城軍民,保住大金國百年基業,這是唯一的良策。如果四狼主不答應,微臣也無能為力了。”哈迷蚩說道。
金兀朮聽了,沉思良久,什麼也沒有說。正在此時,守城軍士來報。宋軍又準備大舉攻城,請令定奪。
金兀朮霍然站起,叫道:“備馬!我要和他們決一死戰。”
“四狼主,千萬不要意氣用事,眼下還不能硬拼,保存有生力量等待援兵到來。當務之急就是固守城池,給宋軍嘗嘗我們大金國的火炮、羽箭、滾木雷石。”哈迷蚩連忙阻擋,眾將也一起勸阻。
金兀朮見眾口一詞。只好打消了主動出擊的念頭,他親自上城牆督戰,眾將士見四狼主督陣,勇氣倍增。宋軍攻了大約一個時辰,無功而返。金兀朮回到營中,和哈迷蚩、勿迷西商議守城事宜,哈迷蚩畫了一張城防圖給金兀朮看了。金兀朮轉憂為喜。勿迷西卻並不樂觀,他憂心忡忡的說道:“按道理,兩路援軍應該到了,為何至今不見回應?會不會他們倆撇下黃龍府不管了?鐵木真是蒙古人。草原上的雄鷹,他看到宋軍兵臨城下,氣勢如虹,不敢來了?鐵先文郎也許請不來救兵留在西夏國了。如果他們不來救援,那我們豈不在這裡等死?”
金兀朮聽了,也覺得有這種可能。
“不管情況怎麼樣?我們先冷靜的想一想,怎樣才能擺脫困境,留住大金百年基業。打得過就打,打不過就想辦法突圍。大金國還有一大片土地和人口,走到哪裡都會重新崛起。”哈迷蚩說道。
眾人正在商議間,傳令官來報:“鐵先文郎元帥已經請來救兵,在離宋營二十里處紮下營寨,請令定奪。”
金兀朮聽了大喜,說道:“傳令三軍,飽餐一頓,準備開戰。”傳令官領命下去,金兀朮又與哈迷蚩等人商討具體作戰計劃。
且說王子鵬聽到探子稟報,鐵先文郎率領兩萬人馬在離城二十里紮營,立刻與軍師諸葛錦及眾將商議。諸葛錦說道:“鐵先文郎在二十里外紮營,其目的就是想和金兀朮前後夾擊。此刻按兵不動,也許在等候金兀朮的命令。我們趁他們立腳未穩,打他一個措手不及。”
王子鵬聽了說道:“我軍圍住黃龍府,不能輕易退兵,一旦退兵,金兀朮就會率兵殺出來,到時候我們腹背受敵。如果北面的蒙古大軍到來,那我們豈不進退維艱?”
元帥所言極是,山人倒有一計,可以讓鐵先文郎、金兀朮兩敗俱傷。諸葛錦於是將“圍城打援”的具體行動方案做了說明,眾將聽了,齊聲叫好。
王子鵬於是命令高風、楊虹、楊繼周、關鈴、岳雷、郭嘯天六位將軍各領五千人馬趁夜悄悄出發,包圍鐵先文郎,爭取一舉成功。六將領命,各自率兵出發,人銜枚、馬摘鈴,從四面八方包抄過去。到了鐵先文郎的營地,燈籠火把一起點起,照耀如同白日。宋軍施放火箭,鐵先文郎的營帳著火,軍士大亂。鐵先文郎看到四面八方都是宋軍,如潮水般湧來,哪裡還敢抵抗?情急之下脫了盔甲趁夜逃跑。那些西夏兵本來只是來應付一下金兀朮,見宋軍殺來,紛紛棄械投降。跪下哀求道:“我們都是西夏人,不想與大宋為敵,我們奉命而來只是做做樣子。求你們放我們回去。”
岳雷見他們並沒有反抗,也就網開一面放了他們。
“鐵先文郎哪裡去了?”陸文龍抓住其中一位領頭的問道。
“他在那個營帳,我們看到他走出來,不知道他去了哪裡,請將軍明察。”領頭的說道。
楊繼周看到了脫在地上的元帥盔甲,大叫道:“鐵先文郎跑了,不能讓他進城,大家趕快追。”於是六位將軍率兵追趕,追到南門口,只見鐵先文郎尚未進城,楊繼周張弓搭箭‘嗖’的一箭射去,正中鐵先文郎的坐騎的後腚,那馬騰空一起,將鐵先文郎掀下馬來。宋軍正要趕過去捉拿鐵先文郎,城門開了,金兀朮親帥大軍出來,將鐵先文郎救回城中。
“四狼主,勝敗乃兵家常事,何必耿耿於懷?”哈迷蚩安慰道。
“軍師,如今我們困守孤城,內無糧草外無救兵,如何是好?”金兀朮問道。
“依老臣看,眼下我們兵力不足,不能硬拼,只能用緩兵之計拖延時間等待援兵到來。鐵木真是蒙古勇士,在草原上頗有威望,他出馬,應該沒問題,但不知他心裡是何打算?鐵先文郎和西夏丞相素有交情,我想請救兵之事應該沒問題。再說,金國和西夏、蒙古都是友鄰之邦,唇亡齒寒的道理他們也應該明白。”哈迷蚩說道。
金兀朮聽了心中稍安,吶吶道:“但願他們能請到救兵,早點趕來援救,要是再不趕來,黃龍府可就玉石俱焚了。”
“四狼主。微臣有一計可解燃眉之急。眼下兩國交兵,我們可以請狼主修書一封派人送到宋營,交給王子鵬,就說我們願意講和,請他們罷兵。如果他們要提出什麼條件,我們儘管答應。”哈迷蚩說道。
金兀朮聽了,大怒道:“要我投降南蠻?我做不到!除非我戰死沙場。只要我完顏兀朮還有一口氣在。就一定要血戰到底。軍師,這條路行不通,還是另覓良策。”
“這只是口頭答應,不能成為依據。一旦我們的兩路援軍趕到,我們就可以三路夾擊,到時候鹿死誰手尚未可知。四狼主。要想保住全城軍民,保住大金國百年基業,這是唯一的良策。如果四狼主不答應,微臣也無能為力了。”哈迷蚩說道。
金兀朮聽了,沉思良久,什麼也沒有說。正在此時,守城軍士來報。宋軍又準備大舉攻城,請令定奪。
金兀朮霍然站起,叫道:“備馬!我要和他們決一死戰。”
“四狼主,千萬不要意氣用事,眼下還不能硬拼,保存有生力量等待援兵到來。當務之急就是固守城池,給宋軍嘗嘗我們大金國的火炮、羽箭、滾木雷石。”哈迷蚩連忙阻擋,眾將也一起勸阻。
金兀朮見眾口一詞。只好打消了主動出擊的念頭,他親自上城牆督戰,眾將士見四狼主督陣,勇氣倍增。宋軍攻了大約一個時辰,無功而返。金兀朮回到營中,和哈迷蚩、勿迷西商議守城事宜,哈迷蚩畫了一張城防圖給金兀朮看了。金兀朮轉憂為喜。勿迷西卻並不樂觀,他憂心忡忡的說道:“按道理,兩路援軍應該到了,為何至今不見回應?會不會他們倆撇下黃龍府不管了?鐵木真是蒙古人。草原上的雄鷹,他看到宋軍兵臨城下,氣勢如虹,不敢來了?鐵先文郎也許請不來救兵留在西夏國了。如果他們不來救援,那我們豈不在這裡等死?”
金兀朮聽了,也覺得有這種可能。
“不管情況怎麼樣?我們先冷靜的想一想,怎樣才能擺脫困境,留住大金百年基業。打得過就打,打不過就想辦法突圍。大金國還有一大片土地和人口,走到哪裡都會重新崛起。”哈迷蚩說道。
眾人正在商議間,傳令官來報:“鐵先文郎元帥已經請來救兵,在離宋營二十里處紮下營寨,請令定奪。”
金兀朮聽了大喜,說道:“傳令三軍,飽餐一頓,準備開戰。”傳令官領命下去,金兀朮又與哈迷蚩等人商討具體作戰計劃。
且說王子鵬聽到探子稟報,鐵先文郎率領兩萬人馬在離城二十里紮營,立刻與軍師諸葛錦及眾將商議。諸葛錦說道:“鐵先文郎在二十里外紮營,其目的就是想和金兀朮前後夾擊。此刻按兵不動,也許在等候金兀朮的命令。我們趁他們立腳未穩,打他一個措手不及。”
王子鵬聽了說道:“我軍圍住黃龍府,不能輕易退兵,一旦退兵,金兀朮就會率兵殺出來,到時候我們腹背受敵。如果北面的蒙古大軍到來,那我們豈不進退維艱?”
元帥所言極是,山人倒有一計,可以讓鐵先文郎、金兀朮兩敗俱傷。諸葛錦於是將“圍城打援”的具體行動方案做了說明,眾將聽了,齊聲叫好。
王子鵬於是命令高風、楊虹、楊繼周、關鈴、岳雷、郭嘯天六位將軍各領五千人馬趁夜悄悄出發,包圍鐵先文郎,爭取一舉成功。六將領命,各自率兵出發,人銜枚、馬摘鈴,從四面八方包抄過去。到了鐵先文郎的營地,燈籠火把一起點起,照耀如同白日。宋軍施放火箭,鐵先文郎的營帳著火,軍士大亂。鐵先文郎看到四面八方都是宋軍,如潮水般湧來,哪裡還敢抵抗?情急之下脫了盔甲趁夜逃跑。那些西夏兵本來只是來應付一下金兀朮,見宋軍殺來,紛紛棄械投降。跪下哀求道:“我們都是西夏人,不想與大宋為敵,我們奉命而來只是做做樣子。求你們放我們回去。”
岳雷見他們並沒有反抗,也就網開一面放了他們。
“鐵先文郎哪裡去了?”陸文龍抓住其中一位領頭的問道。
“他在那個營帳,我們看到他走出來,不知道他去了哪裡,請將軍明察。”領頭的說道。
楊繼周看到了脫在地上的元帥盔甲,大叫道:“鐵先文郎跑了,不能讓他進城,大家趕快追。”於是六位將軍率兵追趕,追到南門口,只見鐵先文郎尚未進城,楊繼周張弓搭箭‘嗖’的一箭射去,正中鐵先文郎的坐騎的後腚,那馬騰空一起,將鐵先文郎掀下馬來。宋軍正要趕過去捉拿鐵先文郎,城門開了,金兀朮親帥大軍出來,將鐵先文郎救回城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