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2頁
那番兵聽了,跪下說道:“你就是新岳家軍首領王子鵬?你的大名我早就聽說了。其實我並不是女真族人,我是中原人。當年淮西軍酈瓊叛國帶著我們一起投靠金國,我們就在金國生活了。這次金兀朮興兵南下,一敗塗地,金國缺少兵源,就把我們一起拉上戰場。我們營中有幾千人都是那次來的中原的老百姓,我們也是被逼無奈。”
“你既然是大宋人,我也就不為難你,只要你告訴我對岸有多少兵力,那個排兵布陣的人是什麼來歷?只要你老實交代,我就放你一條生路。”王子鵬說道。
“金兀朮調集六國三川總共十萬人馬,還有三千魚鱗軍,幾萬金兵。這十萬人馬不足為懼,最可怕的是那些魚鱗軍,他們都是刀槍不入的妖人,是烏靈聖母的徒子徒孫。排兵布陣的就是烏靈聖母,她是金兀朮從萬錦山千花洞請來的高人,她練成了烏龍陣法,都是按五行八卦北斗七星布置的。只要進了陣就等於一腳踏進了閻羅殿。”那人說道。
“元帥,他說得一點沒錯,我把看到的烏龍陣的情況都記在腦海里,我畫出來讓你們看看還有什麼不對的地方。”鐵算盤說罷就把記下的陣圖畫了出來。
王子鵬拿著讓那舌頭過目,舌頭看了在幾個地方做了一些說明:“這裡是東方甲乙木,有各種各樣的陷阱;這裡是南方丙丁火,有各種各樣的機關;這裡是西方庚辛金,有無數弩箭;這裡是北方壬癸水,有刀斧手、鉤鐮槍之類的暗器;正中央戊己土,三千魚鱗軍嚴陣以待。只要你們衝到了正中央,打敗魚鱗軍,或許還有勝算,要是攻不破魚鱗軍,那就進了鬼門關。王元帥,我敬重你是條漢子,才說了這麼多,破陣之後,請你不要為難穿我這樣盔甲的軍士,他們都是中原百姓,是金兀朮強行徵調來的。”
“放心吧!我不會殘殺自己的同胞,不過你還得回金營,和你那些兄弟商量一下,叫他們開戰的時候機靈的,不要給金兀朮當炮灰。”王子鵬說道。那人聽了唯唯諾諾。王子鵬吩咐張凡送舌頭回去,張凡領命,帶著幾個兄弟把那人送過去。剛要上岸,只見從暗處冒出來不少番兵,將張凡等人團團圍住。隨來的幾個軍士被亂箭射死,張凡身負重傷,被番兵活捉。
那些番兵押著張凡去見金兀朮,他們並不知道張凡的身份,還以為是一般軍士。張凡知道落入賊手凶多吉少,他拿定了必死的決心。於是對那些番兵說道:“幾位軍爺,我如今落在你們手裡,就是插翅也難逃,我打算和你們合作,你們的四狼主我早就認識,而且我還救過他一命。我和他是好朋友,我是特意過來投奔他的,麻煩你們帶我過去。不過,我是四狼主的恩人,你們不能把我這樣捆著去見他,要是讓他知道你們如此對我,他非扒了你們的皮不可。我現在身受重傷,那倒還怕我逃了不成?快幫我解開。”
那些番兵聽了信以為真,走過來賠不是,並且給張凡鬆了綁。他們帶著張凡來到金兀朮的營帳,張凡一見金兀朮,高聲叫道:“四太子,多年不見,我們都老了,快認不出來了。”
金兀朮聽了一愣,問道:“你是誰?為何這麼說?”
張凡笑道:“真是貴人多忘事,難道你不記得新岳家軍?我就是新岳家軍頭領之一的張凡。”
“張凡?新岳家軍好像有這麼一個頭領?你怎麼跑到這裡來了?是不是王子鵬派你來打探消息?”金兀朮問道。
“哈哈哈——金兀朮,我來打探消息?你錯了!我是來取你的人頭的。”張凡大笑道。
“就憑你?別做夢了!這是在我的地盤,只要你一動手就會立刻叫你死無葬身之地。”金兀朮哂笑道。
“大丈夫為國捐軀,死而無憾。金兀朮,納命來吧!”張凡說罷走上前,從身上拔出匕首向金兀朮扎去,金兀朮猝不及防,胸口中了一刀,痛得嗷嗷直叫。
左右軍士見了各自拿起兵器一起上來。張凡見了猛然向帳篷的鐵柱上撞去,頭破血流,眾軍士的長槍一齊刺過去,張凡頓時氣絕身亡。可憐張凡出師未捷身先死,枉使英雄淚沾襟。
第四百四十五章:魚鱗軍耀武揚威,藤甲軍針鋒相對
話說第二天清早,金營營門口掛著張凡的頭顱,王子鵬見了,悲痛欲絕。張遠更是急不可耐的要替哥哥報仇。軍師諸葛錦說道:“這仇遲早要報,當務之急就是想辦法破陣。昨晚聽了那番兵的敘述,又有鐵算盤的陣圖,我仔細琢磨了一下,覺得此陣兇險重重,要破陣必須得有高人相助。那烏靈聖母是修道多年的精怪,善於妖術,他的本事不在普風之下。更何況還有三百魚鱗軍壓陣。這魚鱗軍刀槍不入,只有他們殺人,別人卻殺不了他們。要對付魚鱗軍,我們只有以牙還牙。聽說新岳家軍的鐵甲營有一批藤甲軍,也是刀槍不入,要對付魚鱗軍,非藤甲軍不可。”王子鵬聽了覺得頗有道理,於是傳令楊鐵心率領藤甲軍打頭陣。
“賢弟,養兵千日用兵一時,新岳家軍自從掃北以來還沒有真正露臉,這回到了該露臉的時候了。烏靈聖母的那些魚鱗軍就交給鐵甲營了,你要小心行事,提放暗算。”王子鵬叮囑道。
“元帥放心,鐵甲營自從成立以來,屢戰屢勝,還從來沒有打過敗仗。我這就去準備,告辭了。”楊鐵心說罷走出營帳,急匆匆回鐵甲營布置任務。鐵甲營兄弟聽說打頭陣,一個個摩拳擦掌。楊鐵心的隊伍過河了,王子鵬命令岳雷、牛通、宗良、韓啟龍兄弟率領人馬為破陣的第二隊人馬,關鈴高風、楊虹、岳霆、何鳳率領五千人馬為第三隊,楊繼周、王彪、狄雷、岳霖率領人馬為第四隊。陸文龍、嚴成方、樊成、郭嘯天、張遠等率領人馬為第五隊,王子鵬親自帥三軍後面壓陣。前五路各領五千人馬。楊鐵心率領藤甲軍打頭陣,所向披靡,其餘四路從四面殺入,將士們奮勇向前,一個個好比猛虎下山。
“你既然是大宋人,我也就不為難你,只要你告訴我對岸有多少兵力,那個排兵布陣的人是什麼來歷?只要你老實交代,我就放你一條生路。”王子鵬說道。
“金兀朮調集六國三川總共十萬人馬,還有三千魚鱗軍,幾萬金兵。這十萬人馬不足為懼,最可怕的是那些魚鱗軍,他們都是刀槍不入的妖人,是烏靈聖母的徒子徒孫。排兵布陣的就是烏靈聖母,她是金兀朮從萬錦山千花洞請來的高人,她練成了烏龍陣法,都是按五行八卦北斗七星布置的。只要進了陣就等於一腳踏進了閻羅殿。”那人說道。
“元帥,他說得一點沒錯,我把看到的烏龍陣的情況都記在腦海里,我畫出來讓你們看看還有什麼不對的地方。”鐵算盤說罷就把記下的陣圖畫了出來。
王子鵬拿著讓那舌頭過目,舌頭看了在幾個地方做了一些說明:“這裡是東方甲乙木,有各種各樣的陷阱;這裡是南方丙丁火,有各種各樣的機關;這裡是西方庚辛金,有無數弩箭;這裡是北方壬癸水,有刀斧手、鉤鐮槍之類的暗器;正中央戊己土,三千魚鱗軍嚴陣以待。只要你們衝到了正中央,打敗魚鱗軍,或許還有勝算,要是攻不破魚鱗軍,那就進了鬼門關。王元帥,我敬重你是條漢子,才說了這麼多,破陣之後,請你不要為難穿我這樣盔甲的軍士,他們都是中原百姓,是金兀朮強行徵調來的。”
“放心吧!我不會殘殺自己的同胞,不過你還得回金營,和你那些兄弟商量一下,叫他們開戰的時候機靈的,不要給金兀朮當炮灰。”王子鵬說道。那人聽了唯唯諾諾。王子鵬吩咐張凡送舌頭回去,張凡領命,帶著幾個兄弟把那人送過去。剛要上岸,只見從暗處冒出來不少番兵,將張凡等人團團圍住。隨來的幾個軍士被亂箭射死,張凡身負重傷,被番兵活捉。
那些番兵押著張凡去見金兀朮,他們並不知道張凡的身份,還以為是一般軍士。張凡知道落入賊手凶多吉少,他拿定了必死的決心。於是對那些番兵說道:“幾位軍爺,我如今落在你們手裡,就是插翅也難逃,我打算和你們合作,你們的四狼主我早就認識,而且我還救過他一命。我和他是好朋友,我是特意過來投奔他的,麻煩你們帶我過去。不過,我是四狼主的恩人,你們不能把我這樣捆著去見他,要是讓他知道你們如此對我,他非扒了你們的皮不可。我現在身受重傷,那倒還怕我逃了不成?快幫我解開。”
那些番兵聽了信以為真,走過來賠不是,並且給張凡鬆了綁。他們帶著張凡來到金兀朮的營帳,張凡一見金兀朮,高聲叫道:“四太子,多年不見,我們都老了,快認不出來了。”
金兀朮聽了一愣,問道:“你是誰?為何這麼說?”
張凡笑道:“真是貴人多忘事,難道你不記得新岳家軍?我就是新岳家軍頭領之一的張凡。”
“張凡?新岳家軍好像有這麼一個頭領?你怎麼跑到這裡來了?是不是王子鵬派你來打探消息?”金兀朮問道。
“哈哈哈——金兀朮,我來打探消息?你錯了!我是來取你的人頭的。”張凡大笑道。
“就憑你?別做夢了!這是在我的地盤,只要你一動手就會立刻叫你死無葬身之地。”金兀朮哂笑道。
“大丈夫為國捐軀,死而無憾。金兀朮,納命來吧!”張凡說罷走上前,從身上拔出匕首向金兀朮扎去,金兀朮猝不及防,胸口中了一刀,痛得嗷嗷直叫。
左右軍士見了各自拿起兵器一起上來。張凡見了猛然向帳篷的鐵柱上撞去,頭破血流,眾軍士的長槍一齊刺過去,張凡頓時氣絕身亡。可憐張凡出師未捷身先死,枉使英雄淚沾襟。
第四百四十五章:魚鱗軍耀武揚威,藤甲軍針鋒相對
話說第二天清早,金營營門口掛著張凡的頭顱,王子鵬見了,悲痛欲絕。張遠更是急不可耐的要替哥哥報仇。軍師諸葛錦說道:“這仇遲早要報,當務之急就是想辦法破陣。昨晚聽了那番兵的敘述,又有鐵算盤的陣圖,我仔細琢磨了一下,覺得此陣兇險重重,要破陣必須得有高人相助。那烏靈聖母是修道多年的精怪,善於妖術,他的本事不在普風之下。更何況還有三百魚鱗軍壓陣。這魚鱗軍刀槍不入,只有他們殺人,別人卻殺不了他們。要對付魚鱗軍,我們只有以牙還牙。聽說新岳家軍的鐵甲營有一批藤甲軍,也是刀槍不入,要對付魚鱗軍,非藤甲軍不可。”王子鵬聽了覺得頗有道理,於是傳令楊鐵心率領藤甲軍打頭陣。
“賢弟,養兵千日用兵一時,新岳家軍自從掃北以來還沒有真正露臉,這回到了該露臉的時候了。烏靈聖母的那些魚鱗軍就交給鐵甲營了,你要小心行事,提放暗算。”王子鵬叮囑道。
“元帥放心,鐵甲營自從成立以來,屢戰屢勝,還從來沒有打過敗仗。我這就去準備,告辭了。”楊鐵心說罷走出營帳,急匆匆回鐵甲營布置任務。鐵甲營兄弟聽說打頭陣,一個個摩拳擦掌。楊鐵心的隊伍過河了,王子鵬命令岳雷、牛通、宗良、韓啟龍兄弟率領人馬為破陣的第二隊人馬,關鈴高風、楊虹、岳霆、何鳳率領五千人馬為第三隊,楊繼周、王彪、狄雷、岳霖率領人馬為第四隊。陸文龍、嚴成方、樊成、郭嘯天、張遠等率領人馬為第五隊,王子鵬親自帥三軍後面壓陣。前五路各領五千人馬。楊鐵心率領藤甲軍打頭陣,所向披靡,其餘四路從四面殺入,將士們奮勇向前,一個個好比猛虎下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