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4頁
陸相兼教育總監阿南惟幾大將大步上前道:“臣亦贊同東條首相之論斷!”
海相兼海軍聯合艦隊總司令山本五十六大將也上前長聲道:“臣亦贊成!陛下聖明,吾大日本帝國與滿洲、支那之積怨血海深仇尚未一雪,吾百萬皇軍亦枕戈待旦,一億皇民厲兵秣馬,豈能因滿洲軍三言兩語之恫嚇而就擒屈降?帝國億萬皇民與百萬皇軍只要‘大和魂’不滅、皇國血不盡,縱然啖草食泥,亦要七生七世、死戰不休!”
裕仁思索了一下後,道:“既然滿洲軍所言純粹子虛烏有,那帝國政府不予理會滿洲軍此等色厲內荏之詞。諸卿啊,正所謂龍游淺水遭蝦戲,虎落平陽被犬欺。大日本皇國此時正如淺水之龍、落魄之虎,皇國大業亦可謂一波三折。但,只要我等萬眾一心、堅韌不屈,便可使皇國擺脫眼前之艱難處境。目前帝國正被滿洲魍魎宵小之輩所凌辱,但我等一定要秉持先皇臥薪嘗膽之精神,韜光養晦、隱忍不發,再圖帝國之日出東方!”
“哈伊!”眾皆俯首告爾。
隨著軸心國集團突然聲稱已經研製好了原子彈,一時間,廝殺在亞歐大陸以及三大洋內的雙方千萬大軍一夜之間統統成為了戰爭的配角了。籠罩著世界的戰爭喧囂一時間消失得無影無蹤,各國各方都屏住呼吸,在祈禱著、等待著5月20日這一天的渡過,因為東北軍已經聲稱如果日本堅決不投降,那就在5月20日過了子夜12點後對日本本土投擲原子彈。一時間,大日本帝國成了世界的焦點,成了各國驗證軸心國究竟有沒有原子彈的“實驗品”。
5月19日深夜11點30分,釜山東北軍空軍總基地。基地大樓燈火通明,會議大廳內,從蘇聯前線抽調回來的東北軍空軍“四大天王”高志航少將、劉粹剛准將、樂以琴上校、李桂丹上校以及其他幾十名東北軍最優秀的飛行員都在看著神色前所未有莊肅的東北軍空軍總司令馮庸上將。飛行員們按照規定在出任務前是要休息的,但此時所有的人都毫無睡意。所有的人都不說話,肅穆而默然地抽菸等待著,偌大的會議廳陷入了一種空前古怪的靜謐中。
11時45分,空軍總參謀長張惠長少將神色複雜地走了過來,向一直沉默不語的馮上將遞上兩份文件:“總司令,日本政府拒絕了我們的通牒,沒有投降。少帥命令,‘龍怒’計劃啟動。另外,這是氣象部門的報告,日本列島上空氣候條件十分理想。”
馮上將接過來看了看後,笑道:“好哇,我還真擔心這些小日本投降了呢!”他轉過身決絕地一擺手,兩哏射出兩道凌厲的寒光:“小伙子們,創造歷史的時刻來臨了!出發吧!”
被探照燈照得一片雪亮的機場上,一架架“飛豹”和“雲雀”都已經蓄勢待發。機械師們正全神貫注且小心翼翼地將三顆沉甸甸的原子彈起吊進高少將、劉准將、樂上校的“飛豹”座機里,李上校則負責指揮“雲雀”戰鬥轟炸機群,為運載原子彈的三架“飛豹”護航。即將在人類歷史上首次使用的這三顆原子彈每一顆重4.5噸,內部裝有100公斤的鈾-235元素,每一顆的威力都相當於5萬噸TNT炸藥的爆炸當量,而它們的目標則是日本本州島的三個人口稠密的大型城市:廣島、神戶、京都。每一顆原子彈冰冷的外殼上都用黑色的油漆噴塗著它們的代號:“1895-旅順”、“1928-濟南”、“1937-南京”。這三個代號的每一個數字和每一個地名都是日本帝國近代對中國進行的三場大侵略和三場大屠殺,都代表著數以十萬計的中國國民的冤魂,而時至今日,所有的苦難和血淚都要連本帶利地還給日本了!
高少將、劉准將、樂上校、李上校…每一個飛行員們都向j馬上將等人敬禮后庄嚴肅穆地走向飛機,迎接接下來的歷史性時刻。每一個東北軍飛行員們和機組航空兵們的口袋裡都裝著一個氯化鉀膠囊,因為馮上將下達了一個死命令:萬一遭遇不測,機組人員必須為了保守原子彈的秘密而嚼碎膠囊,決不能將此重大機密泄露給日本政府。
凌晨12時整!凜冽的夜風中,馮上將冷然地舉起話筒,下達了命令:“開始!”機場跑道盡頭的四名信號兵猛地揮下了螢光棒。在噴氣的轟鳴聲中,三架“飛豹”戰略轟炸機在“雲雀”噴氣式戰鬥轟炸機的簇擁下開始啟動、滑行、加速,躍入長空,運載著中華民族百年屈辱所積聚濃縮的三團復仇烈火,飛向日本。
第二百二十二節 原子塵埃
夜幕籠罩下的日本列島猶如一潭死水般的沉寂黑暗,但一股驚天動地的力量即將在這片死寂中被釋放出來。凌晨0時40分,釜山東北軍空軍總基地的無線電通訊室內傳來了高志航少將的報告聲:“機組即將進入日本廣島市上空。”包括馮上將在內,所有人都肅穆無聲。
“飛豹”在漆黑一片的10000米高空中精準地飛向目標,通過舷窗可以看見稀稀疏疏的幾顆星辰以及正警惕護衛著“飛豹”的六架“雲雀”噴氣式戰機。駕駛艙內,高少將看了一下夜光手錶後拍拍副駕駛楊弧帆少校的肩膀。楊少校心領神會,立刻帶著兩名助手摸索著爬到彈倉,並從口袋裡摸出一張標有15項檢查項目的清單。一名機組航空兵舉起手電筒,楊少校開始謹慎地拿著工具開始對彈倉內的“1937-南京”進行詳細周密的檢查,並逐一安裝原子彈起爆前需要裝置上去的幾個關鍵零件。凌晨0時50分,楊少校開始往“1937-南京”內裝填引爆炸藥,連接起爆電子導管,接著又有條不紊地裝上裝甲鋼板和尾板。一切都在沉悶的無聲中進行著,神秘而緊張的氣氛充斥著“飛豹”內。與此同時,劉粹剛准將和樂以琴上校也各駕駛著一架裝載著原子彈的“飛豹”飛向京都和神戶。
海相兼海軍聯合艦隊總司令山本五十六大將也上前長聲道:“臣亦贊成!陛下聖明,吾大日本帝國與滿洲、支那之積怨血海深仇尚未一雪,吾百萬皇軍亦枕戈待旦,一億皇民厲兵秣馬,豈能因滿洲軍三言兩語之恫嚇而就擒屈降?帝國億萬皇民與百萬皇軍只要‘大和魂’不滅、皇國血不盡,縱然啖草食泥,亦要七生七世、死戰不休!”
裕仁思索了一下後,道:“既然滿洲軍所言純粹子虛烏有,那帝國政府不予理會滿洲軍此等色厲內荏之詞。諸卿啊,正所謂龍游淺水遭蝦戲,虎落平陽被犬欺。大日本皇國此時正如淺水之龍、落魄之虎,皇國大業亦可謂一波三折。但,只要我等萬眾一心、堅韌不屈,便可使皇國擺脫眼前之艱難處境。目前帝國正被滿洲魍魎宵小之輩所凌辱,但我等一定要秉持先皇臥薪嘗膽之精神,韜光養晦、隱忍不發,再圖帝國之日出東方!”
“哈伊!”眾皆俯首告爾。
隨著軸心國集團突然聲稱已經研製好了原子彈,一時間,廝殺在亞歐大陸以及三大洋內的雙方千萬大軍一夜之間統統成為了戰爭的配角了。籠罩著世界的戰爭喧囂一時間消失得無影無蹤,各國各方都屏住呼吸,在祈禱著、等待著5月20日這一天的渡過,因為東北軍已經聲稱如果日本堅決不投降,那就在5月20日過了子夜12點後對日本本土投擲原子彈。一時間,大日本帝國成了世界的焦點,成了各國驗證軸心國究竟有沒有原子彈的“實驗品”。
5月19日深夜11點30分,釜山東北軍空軍總基地。基地大樓燈火通明,會議大廳內,從蘇聯前線抽調回來的東北軍空軍“四大天王”高志航少將、劉粹剛准將、樂以琴上校、李桂丹上校以及其他幾十名東北軍最優秀的飛行員都在看著神色前所未有莊肅的東北軍空軍總司令馮庸上將。飛行員們按照規定在出任務前是要休息的,但此時所有的人都毫無睡意。所有的人都不說話,肅穆而默然地抽菸等待著,偌大的會議廳陷入了一種空前古怪的靜謐中。
11時45分,空軍總參謀長張惠長少將神色複雜地走了過來,向一直沉默不語的馮上將遞上兩份文件:“總司令,日本政府拒絕了我們的通牒,沒有投降。少帥命令,‘龍怒’計劃啟動。另外,這是氣象部門的報告,日本列島上空氣候條件十分理想。”
馮上將接過來看了看後,笑道:“好哇,我還真擔心這些小日本投降了呢!”他轉過身決絕地一擺手,兩哏射出兩道凌厲的寒光:“小伙子們,創造歷史的時刻來臨了!出發吧!”
被探照燈照得一片雪亮的機場上,一架架“飛豹”和“雲雀”都已經蓄勢待發。機械師們正全神貫注且小心翼翼地將三顆沉甸甸的原子彈起吊進高少將、劉准將、樂上校的“飛豹”座機里,李上校則負責指揮“雲雀”戰鬥轟炸機群,為運載原子彈的三架“飛豹”護航。即將在人類歷史上首次使用的這三顆原子彈每一顆重4.5噸,內部裝有100公斤的鈾-235元素,每一顆的威力都相當於5萬噸TNT炸藥的爆炸當量,而它們的目標則是日本本州島的三個人口稠密的大型城市:廣島、神戶、京都。每一顆原子彈冰冷的外殼上都用黑色的油漆噴塗著它們的代號:“1895-旅順”、“1928-濟南”、“1937-南京”。這三個代號的每一個數字和每一個地名都是日本帝國近代對中國進行的三場大侵略和三場大屠殺,都代表著數以十萬計的中國國民的冤魂,而時至今日,所有的苦難和血淚都要連本帶利地還給日本了!
高少將、劉准將、樂上校、李上校…每一個飛行員們都向j馬上將等人敬禮后庄嚴肅穆地走向飛機,迎接接下來的歷史性時刻。每一個東北軍飛行員們和機組航空兵們的口袋裡都裝著一個氯化鉀膠囊,因為馮上將下達了一個死命令:萬一遭遇不測,機組人員必須為了保守原子彈的秘密而嚼碎膠囊,決不能將此重大機密泄露給日本政府。
凌晨12時整!凜冽的夜風中,馮上將冷然地舉起話筒,下達了命令:“開始!”機場跑道盡頭的四名信號兵猛地揮下了螢光棒。在噴氣的轟鳴聲中,三架“飛豹”戰略轟炸機在“雲雀”噴氣式戰鬥轟炸機的簇擁下開始啟動、滑行、加速,躍入長空,運載著中華民族百年屈辱所積聚濃縮的三團復仇烈火,飛向日本。
第二百二十二節 原子塵埃
夜幕籠罩下的日本列島猶如一潭死水般的沉寂黑暗,但一股驚天動地的力量即將在這片死寂中被釋放出來。凌晨0時40分,釜山東北軍空軍總基地的無線電通訊室內傳來了高志航少將的報告聲:“機組即將進入日本廣島市上空。”包括馮上將在內,所有人都肅穆無聲。
“飛豹”在漆黑一片的10000米高空中精準地飛向目標,通過舷窗可以看見稀稀疏疏的幾顆星辰以及正警惕護衛著“飛豹”的六架“雲雀”噴氣式戰機。駕駛艙內,高少將看了一下夜光手錶後拍拍副駕駛楊弧帆少校的肩膀。楊少校心領神會,立刻帶著兩名助手摸索著爬到彈倉,並從口袋裡摸出一張標有15項檢查項目的清單。一名機組航空兵舉起手電筒,楊少校開始謹慎地拿著工具開始對彈倉內的“1937-南京”進行詳細周密的檢查,並逐一安裝原子彈起爆前需要裝置上去的幾個關鍵零件。凌晨0時50分,楊少校開始往“1937-南京”內裝填引爆炸藥,連接起爆電子導管,接著又有條不紊地裝上裝甲鋼板和尾板。一切都在沉悶的無聲中進行著,神秘而緊張的氣氛充斥著“飛豹”內。與此同時,劉粹剛准將和樂以琴上校也各駕駛著一架裝載著原子彈的“飛豹”飛向京都和神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