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頁
有人偷偷給上級寫信,反映徐遠雄作風霸道的問題,但沒有引起上面的充分注意。其中,有一名徐遠雄過去的鐵哥們兒寫信反映,徐遠雄在"文革"中,曾經帶人到附近某軍火倉庫搶劫了一批槍枝彈藥。這批槍枝彈藥,有兩支軍用"五四"手槍、二十支半自動步槍、十支"五三"式自動步槍,還有輕機槍一挺、手榴彈若干箱,組成了所謂"文攻武衛指揮部",在兩派武鬥中多次交火。後來收繳武器時,只上交了其中的一部分,徐遠雄及其鐵哥們兒還私自隱藏了部分槍枝彈藥。更令人髮指的是,徐遠雄在武鬥中抓住了對立派組織的人,曾經三次在月黑風高的深夜,帶領其鐵哥們兒將人押到南江邊,實施所謂的"槍斃",先後槍殺四人。其中由他親自開槍殺死一人,指使別人槍殺三人。由於"文革"中各級黨政組織癱瘓,公檢法司法機關被砸爛,這些案子成為了石沉大海的無頭案。加上案件的知情面十分狹窄,參與三次殺人的當事人,都是徐遠雄的鐵哥們兒,現在又都是他的鐵桿心腹人物,所以他的這些罪孽從未被揭發過。
舉報信從北京的中央信訪部門批轉到公安部,再由公安部首長加批語後轉到省公安廳,然後再由省公安廳領導加批示意見後,由省公安廳刑事偵查處(當時尚未改為刑事警察總隊)派員,會同南江市公安局,組成專案組共同偵破此案。
由於年代久遠,案件的知情面很狹窄,調查取證的難度很大。了解案情的當事人,有的已經死亡,有的已經退休回外省原籍老家養老去了,有的又不願意作證。為了不打草驚蛇引起徐遠雄的警覺,偵查工作是在十分秘密的狀態下進行的,更增加了調查取證的難度。
李鐵兵執刑之前,在了解徐遠雄罪行時,曾經看到那封舉報信。由於信中所舉報的徐遠雄槍殺對立組織人員的事實,都有具體的時間、地點、參與人員和詳細經過,包括有關當事人當時穿的什麼衣服,講了什麼話,各人都是什麼態度,所以雖然是匿名信,但是所有看到這封舉報信的人,都對所舉報的事實深信不疑。因為如果不是已經發生的真實事情,是不可能有那麼多的具體細節的。
第19節:最驚險的行刑經歷(2)
公安機關的專案偵查人員,先根據匿名信分析,圈定了一個大體的範圍。然後以南江市市志編寫辦公室工作人員的身份,以到重型機械廠收集史料的名義,收集到所圈定範圍內人員的筆跡資料。經過文字鑑定技術人員的鑑別,確定了寫匿名舉報信的人。
這個人是重型機械廠的人事處長劉憲章,是徐遠雄重用的心腹干將之一,也是當年徐遠雄槍殺對立組織人員的參與者。不過他只是奉命執行了押解工作。
劉憲章一直深懷內疚,當年那幾名被槍殺的年輕人痛哭哀求的可憐相,深深地印在了他的腦海里,這些年來一直在噬咬著他的良心。良知尚未泯滅的他,經常為此通宵失眠。徐遠雄在重型機械廠的倒行逆施,更是激起了他的反感,堅定了他檢舉揭發此案的決心。
公安機關通過文字鑑定確定寫匿名舉報信的人是劉憲章以後,以市人事局開會的名義將他約到市里,在十分秘密的情況下,由省公安廳刑偵處的領導直接和他進行了談話。劉憲章很爽快地承認了匿名信是自己所寫,但是他以黨性擔保,一是他與徐遠雄之間沒有任何過節和私人恩怨。徐遠雄提拔重用了他,他照理應當感謝他,他寫這封舉報信,完全是出於良心驅使,沒有其他任何個人動機;二是他在匿名信中所反映的問題,是他親眼所見的完全真實的事實,既沒有誇大也沒有縮小。組織上完全可以對他進行調查,如果他向組織上說了謊,甘願接受任何最嚴厲的處分!
李鐵兵腦海里冒出了一個大大的問號:劉憲章寫匿名舉報信的動機,難道真的像他自己所宣稱的那麼純潔,沒有摻雜一點個人恩怨嗎?
最驚險的行刑經歷 ㈡
李鐵兵看完劉憲章的陳述,方才相信了他的舉報動機是純潔的。雖然,劉憲章當時並沒有直接動手殺人,但是他也是直接參與者,毫無疑問他也應當受到法律的追究。舉報徐遠雄,對他個人絕不會有任何好處,他這麼做的確是出於良心的驅使。
徐遠雄被刑事拘留和批准逮捕關押進看守所後,在李鐵兵執勤時,曾和他打過幾次照面。即便被關進了看守所,徐遠雄與那些形象猥瑣的社會垃圾和人渣們,也有天然的區別。徐遠雄一米八五的個頭,身體魁梧而勻稱,挺胸收腹,氣宇軒昂,國字臉,大背頭,濃眉闊腮,雙目炯炯有神,走路步伐穩重而敏捷。李鐵兵當時看見徐遠雄後,並沒有看見許許多多人犯時的鄙夷與厭惡的感覺,甚至對他有一股好感,有一種惋惜的心理。他似乎一下子明白了,為什麼他當造反司令時會有那麼多人追隨他。李鐵兵從內心裡暗自感嘆,徐遠雄生來就是一塊當官的料!
第20節:最驚險的行刑經歷(3)
在李鐵兵的印象中,徐遠雄那種領導幹部的架勢和做派始終沒有改變過。他沒有普通人犯的那種精神委靡、悲觀喪氣的樣子,仿佛不是進了牢房,每天頭髮梳得絲毫不亂,衣服乾淨著裝整齊,心胸豁達樂觀,談笑風生,詼諧幽默。每天總有幾撥人來探視他,有市里和機械工業局大大小小的領導幹部,但大多數是重型機械廠的幹部職工,其中也包括那個舉報他的廠人事處處長劉憲章。大家給他帶來各種食物和營養品、水果鮮花等,還給看守所交了不少現金,讓看守所食堂為他開小灶另外炒菜。
舉報信從北京的中央信訪部門批轉到公安部,再由公安部首長加批語後轉到省公安廳,然後再由省公安廳領導加批示意見後,由省公安廳刑事偵查處(當時尚未改為刑事警察總隊)派員,會同南江市公安局,組成專案組共同偵破此案。
由於年代久遠,案件的知情面很狹窄,調查取證的難度很大。了解案情的當事人,有的已經死亡,有的已經退休回外省原籍老家養老去了,有的又不願意作證。為了不打草驚蛇引起徐遠雄的警覺,偵查工作是在十分秘密的狀態下進行的,更增加了調查取證的難度。
李鐵兵執刑之前,在了解徐遠雄罪行時,曾經看到那封舉報信。由於信中所舉報的徐遠雄槍殺對立組織人員的事實,都有具體的時間、地點、參與人員和詳細經過,包括有關當事人當時穿的什麼衣服,講了什麼話,各人都是什麼態度,所以雖然是匿名信,但是所有看到這封舉報信的人,都對所舉報的事實深信不疑。因為如果不是已經發生的真實事情,是不可能有那麼多的具體細節的。
第19節:最驚險的行刑經歷(2)
公安機關的專案偵查人員,先根據匿名信分析,圈定了一個大體的範圍。然後以南江市市志編寫辦公室工作人員的身份,以到重型機械廠收集史料的名義,收集到所圈定範圍內人員的筆跡資料。經過文字鑑定技術人員的鑑別,確定了寫匿名舉報信的人。
這個人是重型機械廠的人事處長劉憲章,是徐遠雄重用的心腹干將之一,也是當年徐遠雄槍殺對立組織人員的參與者。不過他只是奉命執行了押解工作。
劉憲章一直深懷內疚,當年那幾名被槍殺的年輕人痛哭哀求的可憐相,深深地印在了他的腦海里,這些年來一直在噬咬著他的良心。良知尚未泯滅的他,經常為此通宵失眠。徐遠雄在重型機械廠的倒行逆施,更是激起了他的反感,堅定了他檢舉揭發此案的決心。
公安機關通過文字鑑定確定寫匿名舉報信的人是劉憲章以後,以市人事局開會的名義將他約到市里,在十分秘密的情況下,由省公安廳刑偵處的領導直接和他進行了談話。劉憲章很爽快地承認了匿名信是自己所寫,但是他以黨性擔保,一是他與徐遠雄之間沒有任何過節和私人恩怨。徐遠雄提拔重用了他,他照理應當感謝他,他寫這封舉報信,完全是出於良心驅使,沒有其他任何個人動機;二是他在匿名信中所反映的問題,是他親眼所見的完全真實的事實,既沒有誇大也沒有縮小。組織上完全可以對他進行調查,如果他向組織上說了謊,甘願接受任何最嚴厲的處分!
李鐵兵腦海里冒出了一個大大的問號:劉憲章寫匿名舉報信的動機,難道真的像他自己所宣稱的那麼純潔,沒有摻雜一點個人恩怨嗎?
最驚險的行刑經歷 ㈡
李鐵兵看完劉憲章的陳述,方才相信了他的舉報動機是純潔的。雖然,劉憲章當時並沒有直接動手殺人,但是他也是直接參與者,毫無疑問他也應當受到法律的追究。舉報徐遠雄,對他個人絕不會有任何好處,他這麼做的確是出於良心的驅使。
徐遠雄被刑事拘留和批准逮捕關押進看守所後,在李鐵兵執勤時,曾和他打過幾次照面。即便被關進了看守所,徐遠雄與那些形象猥瑣的社會垃圾和人渣們,也有天然的區別。徐遠雄一米八五的個頭,身體魁梧而勻稱,挺胸收腹,氣宇軒昂,國字臉,大背頭,濃眉闊腮,雙目炯炯有神,走路步伐穩重而敏捷。李鐵兵當時看見徐遠雄後,並沒有看見許許多多人犯時的鄙夷與厭惡的感覺,甚至對他有一股好感,有一種惋惜的心理。他似乎一下子明白了,為什麼他當造反司令時會有那麼多人追隨他。李鐵兵從內心裡暗自感嘆,徐遠雄生來就是一塊當官的料!
第20節:最驚險的行刑經歷(3)
在李鐵兵的印象中,徐遠雄那種領導幹部的架勢和做派始終沒有改變過。他沒有普通人犯的那種精神委靡、悲觀喪氣的樣子,仿佛不是進了牢房,每天頭髮梳得絲毫不亂,衣服乾淨著裝整齊,心胸豁達樂觀,談笑風生,詼諧幽默。每天總有幾撥人來探視他,有市里和機械工業局大大小小的領導幹部,但大多數是重型機械廠的幹部職工,其中也包括那個舉報他的廠人事處處長劉憲章。大家給他帶來各種食物和營養品、水果鮮花等,還給看守所交了不少現金,讓看守所食堂為他開小灶另外炒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