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第八百七十六章格林代表團抵京

  主席掛上了電話,而唐寧耳朵里還迴蕩著主席剛才的那句話,唐寧有點魂不守舍,他都不知道自己是怎麼掛上電話的,也不知道自己是如何點上香菸的,一直到抽進去的香菸嗆住了,讓唐寧連連咳嗽的時候,唐寧才清醒過來。

  唐寧低喃道:“誰出頭誰死!只要我在,這個位置依然是你的。”

  唐寧漸漸雙眼閃出一絲的神彩,唐寧深吸了一口氣,臉上也浮現一絲的笑意。唐寧很快拿起了電話,他現在必須要打給自己一干部下了,必須要通知他們,讓他們好好配合主席,在特1軍的問題上盡力配合主席,至於洛菲斯等人,我認為主席並不會真的會嚴加懲處,主席需要的是一個姿態,需要告訴別有用心的人,告訴他們主席和我之間完全沒有什麼矛盾!

  接著我又接到了一個電話是陳年親自打給我的,陳年是總參第一副長,某種程度上說陳年甚至超過了參謀總長江宏,陳年在電話里告訴了我一件事那就是總理有點了別樣的動作。我掛上電話後,我又開始了深思。

  很快我就想通了,總理的人品值得自己敬重,總理為了國家付出的心血遠遠超過了自己,他有什麼打算那是很正常的,這個時候是人都有自己的打算,何況總理和主席的交情在那裡,主席能如此和自己通話,總理肯定多少知道點通話的內容。總理是主席的左膀右臂那不是吹出來的,是事實。跟何況總理還是張寧的二個孩子的干爺爺,總理同樣也是老總爺爺的至交。

  唐寧對陳年的小心甚至有點草木皆兵有點無奈,不過陳年同志還是很負責的,態度確實很重要,更何況陳年的職務在那裡不由的他不認真、小心負責。

  想到總理,我知道總理主持外交的種種事情,甚至可以說熟知萬分。記得又一次召開新聞發布會,有位西方記者問總理:“尊敬的總理閣下,中國有沒有妓女?”當時整個新聞會場一片的譁然,個個議論紛紛。總理沒有猶豫很快就說道:“有!”接著整個會場轟動,但是接著總理又說道:“中國台灣有!”接著會場裡一片安靜,很快當場的新聞記者都露出了欽佩的目光。如果總理回答說沒有,那麼那個記者肯定會說出台灣,因為中國政府一直認為台灣是中國領土的一部分,可惜總理沒有被那個別有用心的記者所得逞。

  還有一件事,記得又一次格林代表團訪華,總理接見其中一位記者的採訪,記者在和總理一問一答中看到了總理的桌上放著一支派克鋼筆。那位記者提出了一個尖銳的問題:“總理閣下,難道你們中國還沒有能力生產出鋼筆嗎?到現在還使用我們國家的鋼筆。”總理當時微笑回答道:“這是朋友送給我的,我的那位朋友是曾經的北越將領,這是他戰鬥勝利的繳獲品,他對我說這是值得紀念的物品。”那位記者啞然了,誰都知道當時格林是個實實在在的戰敗了。

  這些事情還有很多,總理就是在如此險惡的環境下開始了他一次次的外交之旅,國家能打破外交牢籠,成功進行突圍,總理實在是功不可沒,換著我可沒有那麼大的本事,打仗或許可以吆喝兩下,論外這種考驗政治智慧的戰場,自己實在是不可與總理相提並論、同日而語。

  這個時候周醫生進來說道:“首長,吃藥的時間到了。”我緩緩點點頭。

  。。。。。。。。。。。。。。。。。。。。。。。。。。。。。。。。。。。。。。

  世界的目光一直在亞洲,他們都在看著中國,現在中國可以說是個戰爭的代名詞,世界近年幾次大的戰爭都和中國有關,這個古老的東方大國似乎越打越大,實力越打越強盛起來。現在這個國家已經吹起了攻打台灣的號角,在和沙俄這個超級大國還沒有分出勝負的情況下,出乎意外的再起第二戰場,悍然進攻台灣,這不得不讓世界各國議論起來,總之世界各國都在等著中國的戰爭結局。

  這些不包括格林,格林是早就知道這場戰爭肯定是中國贏,如果自己加入的話,那中國就不會如此,現在格林來說做生意、做貿易,賺大錢才是當務之急,沒有什麼比發戰爭財更好了!

  格林所說的戰爭財不是傳統的那樣的武器倒賣,而是利用戰爭迫使中國和他們展開貿易,尤其是資源礦產貿易,這是格林目前最感興趣的東西了。同樣格林也需要增加與中國的貿易來滿足國內的失業人員,到現在格林還是不滿足,所以格林邀請一批商貿代表組成了代表團對中國進行訪問。

  而這個代表團里還是有著格林三大軍火商的代表,他們都隱藏著其中,他們必須要隱藏自己的身份,他們這次前往都是奔著單子去的,他們知道現在中國對格林的先進的武器都感興趣,他們也迫切需要對自己的武器進行更新換代。

  這三大軍火商也是在得到國會的默許之下加入到這次代表團中去的,他們底線同樣存在,那就是把當前格林即將淘汰的武器裝備可以賣給中國,哪怕生產線也是可以,當然這需要中國付出足夠的美金!同樣,這個代表團里還有格林不少重工企業,他們手底里同樣有著強大的民用技術,這些同樣吸引著中國的目光,他們同樣可以以此來滿足自己的利益。

  可以說這次的代表團是格林級別最高的一次非官方的商業代表團,而羅比也在這個代表團,他的身份在這個代表團沒有多少人知道,但是還是有那麼一小撮的人是知道的,這些人也就成了羅比在前往中國路程中的聊友,抵達中國北京的時候羅比已經和這些人有了一定的基礎。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