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5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而西北地區的百姓也在痛苦恢復之中,庭州這個主要的手工業城市,都已經被摧毀的七七八八,什麼又得從頭開始,這牧業一時半會也恢復不過來。

  不過西北有一點變得更好了,就是環境變得非常好,那草原真是一片青綠,望不到邊,道路兩旁全部種滿樹木花草,道路修得也是非常平整,根本不要害怕迷路,來往的商隊也是絡繹不絕。

  這就是因為商業化,以前沒有商業化,那草地都是上天賜予的,我的羊不去吃,別人的羊也會去吃的,就沒有人治理這些,但是如今都是資本家控制住了草原,草原成為私人的,那當然得保養好,草原要是被破壞,是在傷害資本家的利益,而且是根本利益,道路也得保養的非常好,因為這道路可是關乎資本家的命脈。

  雖然這些地方的百姓窮,生活也過得比較艱苦,但卻都是非常樂觀,積極向上的,因為他們的生活正在慢慢變好,他們堅信只要再挨一年,生活就會恢復到戰前,他們已經看到了曙光,而且,如今只要他們努力幹活,至少也不會挨餓、挨凍。

  中原還是給予他們大量的援助。

  而中原地區的百姓,生活倒是沒有那麼艱苦,就是比較亂,主要是因為朝廷正在大規模的改革,這勢必會為中原地區帶來陣痛的。這一年來,國會幾乎是天天開會,討論這個,討論那個,就連一張辦公桌的錢,國會都得斤斤計較,因為目前朝廷負債高,但是收入卻銳減,朝廷上下當然得縮衣節食。

  但是民間經濟卻在高速發展,因為朝廷減免農稅,再加上周邊地區又都急需糧食,導致資本又開始向農業流動,農業是大規模的興起,但是這種「興起」不是小農經濟那種「興起」,而是商業增長的模式,追求的都是最大化利益,農業技術在衝擊著瓶頸,像那蓄力收割機很快就出現了。

  農業發展起來,糧食產量增加,這市場就立刻被激活,因為大家至少不愁沒飯吃,糧價比較低,百姓就有閒錢去購買其它商品,讓自己的生活變得更加充實,從印花稅就可以看出來,商品印花稅是在大幅度的增長,但是這個稅種不會讓人感覺得到痛,這一隻鵝就拔一根毛,鵝是不可能感覺的到,但對於朝廷而言,若有幾百萬隻鵝來讓你拔毛,這數量也是非常可觀的。

  再加上工業化的進步,導致貨物產量也是在與日俱增,物價就在下降,周邊地區都來購買中原的貨物,貿易來往是非常密集,那麼這貨幣就變得尤為的重要,只要交易就一定需要貨幣,那大家都是一個國家,而且除中原之外的地區,原本也都是沒有貨幣的,就是以物易物,因此大家都認同得統一貨幣,就是用大唐的開元通寶。

  然而,長距離運輸,這銅錢是非常耗費財力、物力的,非常非常的不划算,這一萬貫的銅錢就不知道要用多少的馬和驢,代金券就可以很好的解決這個問題,那麼市面上的代金券立刻就變得有些緊缺。

  戰爭爆發初期,在韓藝的政策中,一項非常重要的決策,就是維護代金券的信用度,故此代金券還是深受百姓信任,因為那麼危機的時候,代金券都沒有貶值,證明代金券是非常穩定的。

  然而,如今這貨物多半都是出自中原,同時資本又在滲透周邊地區,資本的滲透必然破壞自給自足的生產方式,那麼就需要購買,那麼周邊地區的百姓自然也都開始用上代金券,除吐谷渾、吐蕃之外,什麼巴蜀、雲南等地,都開始使用代金券,反正只要代金券能夠購買中原貨物,對於周邊百姓而言,那就行了。

  多了這麼多人口和地盤,這代金券的需求那真是與日俱增。

  但是朝廷只是慢慢的將前面收上來的代金券再發放出去,還沒有開始印刷,不過從趨勢來看,韓藝的計劃,正在慢慢實現,只要朝廷發行代金券,財政立刻就能夠得到緩解,因此武媚娘和國會都不感到著急。

  到時時機一到,朝廷發行代金券,那便是眾望所歸。

  毋庸置疑的是,在這期間,商人是肯定發財了!

  但伴隨而來的是,這民間的爭鬥也變得更加激烈,雖然武媚娘成功當上天后,但不代表民間的分裂就能夠立刻癒合,團結在天后周邊,這中原的傳統勢力,並沒有就此罷休,他們不可能讓商人跟他們平起平坐,甚至於取代他們。

  只不過當時國家內憂外患,百姓也不願意再打仗,都願意相信韓藝,支持韓藝的調解計劃,在沒有百姓的支持,這傳統勢力也鬧騰不起來,但是經過一年的發展,中原地區漸漸穩定下來。

  傳統勢力就開始反擊商人。

  近日,二十餘名關中非常有名的士紳,將自由之美給告到了大理寺去了,主要就是因為自由之美最近出了一件用鳥羽來製作成的裙衫,是非常的驚艷。

  但是士大夫認為這些鳥是從秦嶺打來的,不能說是誰打下來,就應該是屬於誰的,這些飛禽走獸理應是屬於生活在這片土地上面的百姓的,也就是說他們都有份。

  雖有「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一說,但問題是現在國家也沒有個皇帝,而且,士大夫還拿出一系列的資料出來,從《禮記》上面,就有記載,周朝就已經有限制砍伐和獵殺動物的法令。

  漢朝也有相關法令。

  歷朝歷代都有類似法令。

  那麼這就是中原的傳統。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