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5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武媚娘道:「是呀!我差點忘記,我們還有銅的。」

  韓藝道:「但是一定要經濟發展起來,這些銅儲備還會有用處。」

  武媚娘道:「那你打算減少多少稅收?」

  「一半。」

  武媚娘點點頭,突然又問道:「聽說國會最近在討論軍政改革之事。」

  韓藝笑道:「你是想問關於關隴兵工廠的事吧。」

  武媚娘道:「你是答應交出來的。」

  韓藝道:「問題是國庫如今買不起啊!」

  「你想反悔!」

  武媚娘猛然抬起頭來,卻被韓藝吻了一個正著,不禁鳳目一睜,但為時已晚。

  一番唇舌交融之後,武媚娘已是兩頰通紅,一手抵住他的胸膛,稍顯緊張道:「這裡是兩儀殿,你可不能胡來。」

  雖然她已經成為天后,但是她也並不想立刻結束與韓藝的親密關係,雖然韓藝是她最不信任的人,但是物極必反,從某種意義來說,韓藝也是她最信任的人。

  兩儀殿才刺激啊!韓藝心裡雖是這般想的,但是他也不敢真的亂來,笑道:「其實交不交,我真的無所謂,但是不交出來,對於大家都好。你想想看,國會已經掌控著軍隊,如果再讓他們掌控武器,這同樣也是很危險的。」

  武媚娘眯了眯眼道:「但是在你手中,我也不放心。」

  韓藝笑道:「其實在我手中,對你是最有利的,今時今日,你還認為我有什麼企圖麼?保護你,就是保護我的利益。」

  ……

  ……

  其實韓藝的策略非常簡單,就是刺激商業發展,增加對於代金券的需求,然後又將代金券與製造業掛鉤,這樣就能夠統一貨幣,統一金融。

  武媚娘也採納了韓藝的建議,屈尊駕臨國會,上演了一番感人肺腑的演說,要求國會減少一半的農稅。

  首先,這一次戰爭,農夫可是發揮了極大的作用,理應褒獎他們,報答他們。

  其次,周邊已無強敵,官府儲備也不需要那麼多。

  最後,這也能夠刺激農業增長,保證農業為國之根本的重要方針不被動搖,這是對國家非常有利的。

  為此她還願意削減自己的俸祿,削減皇宮支出。並且提出以儲銅來擔保這兩年的支出。

  最終,這個方案以四十五比是十四的絕對優勢得以通過,因為盧師卦沒有回來,故此少了那麼一票。

  這個減稅議案得以通過之後,百姓是歡欣鼓舞,人人都開心。

  減稅就是減輕百姓的負擔,百姓負擔減少了,那麼消費自然就會上漲,同時就刺激了商業發展。

  同時,武媚娘又頒布重商政策,消除針對商人的一切限制,以及一些不利於商業發展的限制,比如說顏色,以前顏色是有限制的,但是武媚娘允許什麼顏色都可以穿,但是龍袍、官服是肯定限制。

  另外,將六詔、鐵勒、靺鞨、吐蕃、西北這些地區,全部劃為自治區,這麼一來,又出現一個問題,就是完全自治,還是部分自治,朝廷當然是選擇部分自治,完全自治就跟羈縻府沒有什麼區別,這就需要憲法。

  憲法適用於所有地區,憲法之下,再保證各自的特色。

  大唐如今的國情,憲法是必須要存在的,因為是很多民族融合在一起,風土人情都不一樣,沒有憲法的話,什麼政策都得以偏概全。

  武媚娘就要求刑部對此立法。

  長孫延欣然接受,興奮的要命,他終於可以一展抱負。

  同時武媚娘還要求刑部加強「神聖的君子契約」的應用,在各個方面,都得加上這一條律法,這也是為了促進商業發展。

  工商階級也是十分的高興。

  而且商人是賺錢的,不是免費幫助,是兀可烈他們從金行貸款,然後購買他們的商品,只不過價錢要便宜一點,但是他們無所謂,他們還正愁著,生產這麼多商品不知賣到哪裡去,他們的規模是在戰爭狀態下擴大得,戰爭結束,這規模是減小,還是怎麼做呢?

  如今就不需要考慮這些問題。

  工商階級可是武媚娘的基本盤,就是他們將武媚娘給扶上去的,這力是相互的,武媚娘一上台,就給予商人各種支持,商人自然也是投桃報李,堅決貫徹武媚娘的政策,拼了命的援助西北和吐谷渾等地區,武媚娘越好,他們就越好。

  與此同時,國會也一直在進行著一場激烈的爭論。

  就是關於軍政的。

  十六衛軍面臨著裁員,國家養不起那麼多常備軍,而且國會也認為不需要這麼多常備軍,因為吐蕃都消滅了,周邊又沒有強敵,國會又不是皇帝,不需要那麼多軍隊來保護。

  裁軍是肯定要進行的。

  但這也是國會面臨得一大難題,這事不處理好,軍人可就不會聽國會的。

  鄭善行提出一個非常重要的建議,就是將一部分退伍士兵安排到兵工廠當工匠。

  兵工廠是已經決定不收回國有,理由很簡單,沒有錢。

  但是以武器發展的趨勢來看,刀弓已經不是那麼的重要,關鍵是關隴兵工廠,因此,國會與關隴兵工廠達成一份協議,首先,就是技術不能外泄,由朝廷監管,其次,朝廷將是兵工廠的唯一買家,你不能賣給私人,最後,兵工廠的工人必須得以退伍軍人為主。

  並且還與那些與朝廷有買賣的集團,簽訂了同樣的契約,必須得以退伍軍人為首選,不然的話,朝廷就選擇跟別人合作。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