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5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大臣們可不敢懈怠,早早就來到太極殿,站得是整整齊齊。

  「天后駕到!」

  隨著一聲高亢的喊聲。

  只見武媚娘身著金鳳袍,頭戴冕冠,從大殿外面走了進來。

  雖然是天后,但是她裝扮,那就是帝王的裝扮,只不過龍改成鳳,因為冕冠這個東西就是皇帝的象徵,她也給戴上了。

  文武大臣也沒有覺得有什麼不妥,總不能讓皇后弄個墜馬辮走上來吧,這也看上去也莊重不少,人人都是神情莊重,唯獨韓藝偷偷瞟了瞟武媚娘,心想,要是還有機會滾床單的話,非得讓她穿這件衣服不可。

  確實,武媚娘的氣質穿上這金鳳袍,真是美艷到不可方物,令人不敢直視,全天下的女人,也只有她能夠駕馭這一身裝扮,蕭無衣、陳碩真其實都無法駕馭,那麼這就是獨一無二的美。

  武媚娘緩緩上得台階,雖然她在戰爭期間從這裡走過無數次,但是因為她當時並不覺得她是這裡的主人,她只是一個臨時工,而今日,她是以太極殿主人的身份走上去的,這感覺自然是完全不一樣。

  當她坐上龍椅上時。

  群臣齊齊行叩首大禮,「臣參見天后!萬歲,萬歲,萬萬歲。」

  因為如今這「萬歲」一詞,是代表著喜慶,不是長命百歲的意思,目前就還不是皇帝專屬,宋朝才是專屬的,在民間你要勇敢一點,也可以取名「萬歲」,你開心的時候,也可以高呼「萬歲」,因此大臣三呼萬歲,也不代表什麼,只是習慣而已。

  高高在上的武媚娘目光掃去,看來殿內外臣服的文武大臣們,心情真是極度澎湃,微笑道:「諸位愛卿免禮。」

  而這第一次朝會,武媚娘就說了這麼一句話,因為她不是要討論什麼大事,而是一系列的宣布。

  基本上是張文灌在宣讀。

  這個制度在於平衡,武媚娘當上天后之後,就必須將制度全部落實,不然的話,人家也不會幹了,你這是耍賴。

  武媚娘也不敢耍賴,因為軍權現在目前還不在她手裡。

  但最開始宣布的,不是什麼政策,而是關於皇室的安排,首先就是尚書令制度,從今往後,尚書令將是太子專有,不需要任何人授命,十六歲就自動成為尚書令,這樣的安排的話,尚書令就肯定不具有實權,因為新皇帝即位,萬一太子才一歲,也就表明十五年都沒有尚書令。

  同時冊封李靈夔、李元嘉、李元曉為太師、太傅、太保,並且還表示,將來這三個職位,必須是皇室成員擔任。

  她一上來就先安撫皇室,表明我們是一家人,我只是李家的媳婦,不是武家的人,我武家的那些親戚,我自己都不知道他們在那裡,這不是改朝換代,你們大可放心。

  這是很有必要的,雖然這三個一品爵位,沒有什麼權力,但是待遇是極高的,如今的大唐,只要有錢,那就能夠過得輕鬆愜意。

  這確實也讓皇室感到一些欣慰。

  接下來,就是改革軍制。

  這槍桿子裡面出政權,這個必須得立刻落實,大家才會放心。

  因此武媚娘先是宣布重啟天策府。

  這天策府是當初李世民設立的,後來基本上已經成為象徵,現在重啟也就是為了表明,這江山還是李唐的江山,我武媚娘也是李唐的人,如果她只是普通百姓的話,那也得稱呼她為「李武氏」。

  但是這個天策府的意義不一樣,這個天策府其實是一個軍令機構,如契苾何力這等統帥,全部都得進入天策府,將來打仗的統帥,都是出自天策府,而武媚娘自己擔任天策府府主,軍令是歸她的,她得緊緊握在手裡,只是因為李世民天策府上將,這個自然是不能取代的,府主之下,就是大將和中將。

  同時,將軍政交予國會。

  其實不交也不行,因為皇帝的錢也已經打空了,很多資產都抵押出去了,就沒有錢養這麼多兵,只有國庫才養得起,可能還要裁軍,這也是國會的第二個議題。

  而十六衛軍的全部將領都由國會來任命的,武媚娘只是負責宣布而已。

  這個倒是早就安排好了,還是繼續由楊思訥擔任兵部尚書,作為掌管軍政的最高長官,因為楊思訥在當時,表現的非常不錯,他沒有選擇哪邊,而其餘的人,就基本上被清除去,因為他們都是老司機,國會也不知道他們是不是武媚娘的人,或者是太子的人,必須得全部清除,之所以保留楊思訥,也為了穩定交接權力,帶這些新人上路。

  但真正的意義,就是防止武媚娘染指軍政,我都採用新人,跟你沒有瓜葛的人。

  這是老司機也都願意被清除出去,不是他們高風亮節,而是將要啟用的人,全都是來自於軍事學院的學員,就是李敬業他們這些人,而這些人基本上就是他們的後代。

  這不就是子承父業麼,還是這麼合法的,他們當然願意,他們年紀這麼大,也待不了多久,如今能夠給自己的子孫後代,那真是再好不過了。

  除此之外,還有一個重要的決議宣布,就是任命崔戢刃為御史大夫,長孫延為刑部尚書,狄仁傑為大理寺卿。

  這個任命,是必須國會和武媚娘都同意的人選,但是一旦任命,就誰也不能輕易撤換他們,除非他們違法,才能夠依法將他們給撤換,權力是不能撤換他們的,那麼司法權、立法權就已經徹底獨立出去。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