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1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邊上那些將軍,紛紛點頭,交頭接耳,竊竊私語。

  如果皇后繼續掌權,論功行賞,可就沒有張文灌他們什麼事,他們是最大的功臣。

  契苾何力道:「豈有此理,國不可一日無君,怎能不讓太子即位。」

  「嗨!你們爭個什麼勁啊。」

  阿史那彌射突然一拍桌子站起身來,指著在坐的將軍們道:「咱們這群人,也就會打仗,朝中那些事,可不是咱們能夠玩得來的,咱們要是跳進去,死了都不明白是怎麼回事,依我看呀,這時候就應該等尚書令回來,由他來決定。」

  「阿史那將軍說得對,這事應該等尚書令回來再說。」

  「不錯,尚書令本就是咱們的統帥,理應由他來決定。」

  ……

  這些武將們也不傻,朝中這種情況是非常危險的,稍有不慎,就是全家死光光的節奏,李治即位的時候,多少武將慘死,武媚娘上位的,又是不少武將死於非命。

  打仗他們厲害,但是要說朝中爭鬥,他們哪裡是那些文臣的對手,貿貿然衝進去,那真是太危險。

  然而,這一戰下來,他們對於韓藝的手段那真是心悅誠服,玩陰謀詭計,那韓藝簡直就是神一般的存在,他們覺得現在就應該團結在韓藝身邊,跟著韓藝走,那至少不會被人害了,還幫人數錢。

  忠心固然重要,但也不能說動不動就拿全家老小的性命去效忠。

  雖然契苾何力還是希望能夠趕緊回去勤王,但是其他人已經統一共識,一切的一切等韓藝回來做主,契苾何力也沒有辦法,韓藝怎麼也是三軍統帥,此時此刻理應聽他的。

  好在韓藝也已經在回吐谷渾的路上。

  韓藝在邏些城那真的是快刀斬亂麻,他耗不起的,必須得快,這麼多人聚在一個地方,時間一久,糧食肯定不夠用,那些王公貴族,奴隸主一律全部剷除,在那刻有「永不為奴」的石碑前,絞殺了不少犯下虐殺奴隸的奴隸主,或者士兵,或者將軍。

  即便不殺的,也必須押回中原,同時釋放不少奴隸回家,胡人回胡地,漢人回漢地,天竺奴隸就回天竺去,給他們一些糧食。

  然後又頒布均田制,將土地分給那些百姓們,也就是以前的奴隸們,行政區域是早就劃分好了,讓他們回到自己原先居住的地方,你們現在就是土地的主人,但是這個均田制跟中原不一樣,是永久性的,如今給你的,就永遠是你的,唯一的條件,就是三年之內不准買賣,三年之後,如果發現你沒有耕種土地,或者放牧的話,那麼這土地就不屬於你的。

  說到底,你們還是得幹活,得生產糧食。

  好在吐蕃本土沒有打過什麼戰,很快就結束了,不跟西北、吐谷渾一樣,打得是一塌糊塗,而且殺了這麼多奴隸主、王公貴族,弄了很多糧食來,韓藝是將所有的糧食都分給他們,並且保證,五年之內他們不需要納稅,這五年內你們生產的一切財富都是屬於你們自己的,任何人都不能夠剝削他們的財產。

  吐蕃百姓當然非常高興,這一下子不但擁有了土地,而且還不要納稅,所有東西都是屬於我自己,這真是不要太爽。

  但是他們畢竟是生活在一個奴隸社會下,突然沒有人管他們,那也是不行的,他們可能會不知所措,不過韓藝連官員都給他們準備好了,官員都帶著他們生產。

  而那些特工人員,暫時也都留下來,輔佐這些官員,這些官員與那些奴隸三不生,四不熟,韓藝也怕會出問題,但是那些特工人在奴隸心中,是有著非常崇高的地位,是他們領導者奴隸起義的,有他們在中間平衡,韓藝就更加放心。

  韓藝也不敢吐蕃久留,他身邊還有三萬士兵,這些人也要吃飯的,所以等到官員們都領著奴隸回家之後,他就馬上啟程返回吐谷渾。

  雖然他身在吐蕃,但是他對於朝中的事,是了如指掌,心中是激動萬分,但是他並不感到著急,美酒是需要陳釀的。

  第2058章 萬變不離原始積累

  在回到吐谷渾之後,韓藝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將欽陵這些戰犯交給吐谷渾審判。

  這是很重要的事,畢竟吐蕃跟吐谷渾已經是結下來血海深仇,那總得給受害者一個交代吧,怎麼也得是受害者說這事過去了,才能算是過去了,不可能說吐蕃認為我們現在是大唐子民,你沒有道理找我報仇,這就太不公平了,必須得吐谷渾認為這樣才能夠了結,那這事才算是過去了。

  這是第一回用審判的方式來結束戰爭。

  當初大唐消滅突厥的時候,頡利還能夠在長安善終,那頡利絕對是中原的仇人,他當年打到渭水的時候,他不可能沒有殺人,但是唐帝國不但沒有殺他,還養著他。

  當然,畢竟是泱泱大國,總得有一些風範,不能什麼都斤斤計較,但是主要原因,可能還是因為李世民當時也得考慮到突厥百姓的感受,若將頡利他們都給殺了,那些忠於頡利的百姓,肯定不會願意臣服,是一定要報仇的,好歹頡利是突厥的黃金貴族,可能無休止的繼續打下去,因為當時中原管不到那邊,只能採取羈縻制度,為了大局著想,就沒有殺頡利,以及那些貴族。

  其實殺人的話,都是在戰場上殺的,李靖、李績他們就殺了不少突厥貴族,李靖這個老司機,可不會心慈手軟的,該搶的還是得搶。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