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8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裴行儉率領三千精銳,日夜行軍,在大食軍過河的時候,突然發動攻擊,非常漂亮的擊敗了大食軍。

  大食軍原本聽說唐軍才三千人,自然沒有放在眼裡面,因為他們也剛剛橫掃整個中亞,甚至還打到歐洲去了,士氣高昂,他們認為他們是最強的,過河得時候也是非常囂張,卻沒有想到裴行儉竟然會突然出現在這裡,他們到底還是沒有跟唐軍交過手,這其實是唐軍招牌戰術,就是以驚人的速度長途奔襲,打對方一個措手不及。

  「將軍,如今敵軍被我們迎頭痛擊,我們應該立刻繼續追擊。」

  唐軍士氣高昂,將軍們紛紛請求繼續追擊。

  裴行儉卻擺擺手道:「此時與大食為敵,我們雙方都得不到什麼,我們是無法消滅大食的,也不可能占領大食的領土,繼續打下去,只會兩敗俱傷。我方才特別留意了一下,這大食軍可也不是一幫草包,他們也都是驍勇善戰之輩,只是被我們打了一個措手不及,等到穩住陣腳之後,我們不一定能夠敵得過。」

  說到這裡,他頓了頓,「另外,我想大食應該是受到吐蕃的挑撥,才來進犯的,而且從他們的後勤調動來看,應該只是試探性的。如今,我們已經讓大食軍知道我軍戰鬥力,我們應該見好就收,派使臣去與他們談和,將俘虜送還給他們,表示我大唐與大食向來非常友好,也無意與他們為敵,且願意繼續貿易來往,繼續打下去,不管孰勝孰敗,彼此都得不到什麼,只會讓吐蕃從中漁利。」

  「將軍,如今咱們士氣如虹,主動求和,這……這末將無法理解啊!」

  「而且朝廷都已經下令,不准與敵人談和,必須戰鬥到底。」

  一眾將軍們都無法理解,他們真的認為這是在錯失良機啊!

  裴行儉微笑道:「皇后那麼說,那主要是針對吐蕃,而非是大食,我們現在連去到大食境內的能力都沒有,不談和怎麼辦?另外,蔥嶺那邊岌岌可危,我們得趕緊回去。此事我已經決定,若朝廷怪罪下來,我裴行儉一力承擔,趕緊派人前去大食那邊談和。」

  他可是文官出身,他以前乃是長安縣縣令,後來被貶這裡,才開始領兵的,可見他是文武雙全,這種人是很可怕的,因為他們有著出色的大局觀,如果是純粹的武將,就肯定就會打過去,必須乘著敵軍立足未穩,一舉就殲滅所有的敵軍,但是裴行儉認為,就算殲滅敵軍,也沒有任何戰略意義,也就是殺了一些人,只會招來更多的大食軍,得不償失。

  但要是蔥嶺全部失守,那可就虧大。因此裴行儉打這一仗,其實就是想逼迫大食談和,然後自己再回去跟吐蕃打,那才是最主要的敵人,大食畢竟太遠,威脅不到中原。

  然而,這新羅與大食,其實都是吐蕃弄來牽制唐軍的,避免唐軍從四面八方進攻吐蕃,當初祿東贊不敢發起決戰,就是害怕唐軍從四面八方進攻吐蕃本土,所以這兩個戰場其實都是非常次要的,吐蕃也沒有對他們抱有希望,吐蕃真正聯合的是鐵勒和六詔。

  真正主戰場還是在西北。

  雖然大食首戰失利,但它還是幫了吐蕃大忙,主要是將裴行儉給牽制走了,小勃律又被大勃律占領,已經不知道被洗劫多少回,因為它身在要道,吐蕃必須往那邊出兵,小勃律丟掉之後,蔥嶺大部分領土全部失守,重鎮疏勒也接連失守,但是吐蕃軍沒有北上,去狙擊裴行儉的部隊,而是馬上迂迴到裴行儉的大本營安西都護府。

  因為欽陵跟裴行儉耗沒有意義,得趕緊將唐軍在西北戰場的主力殲滅,裴行儉就是瓮中之鱉,他沒有多少軍隊。

  安西都護府本來是西北的中心,如今卻成為第一線戰場,吐蕃的一支軍隊已經兵臨城下,他們終於可以與鐵勒合軍,而且基本上大半個西北,全部落入吐蕃與鐵勒的控制當中。

  這其實也跟韓藝收縮戰略的有關,韓藝只要求他們守住西州、伊州這些地方,不讓敵軍壓到玉門關,那就行了。

  這可是唐軍的生命線,不管唐軍防守吐谷渾,還是調兵去沙洲,都是為了保護玉門關,唐軍始終是處於守勢。

  得虧西北百姓死也不願意跟吐蕃和鐵勒站在一邊,他們是堅定的站在大唐這邊,為什麼?就是因為大唐有錢,這筆帳其實並不難算,如果吐蕃和鐵勒贏了,那肯定是由他們來為這場戰爭買單,他們雖然沒有中原富庶,但是吐蕃、鐵勒更窮,但如果是大唐贏了,肯定是來中原來買單。

  百姓都往中原方向跑,跑到這裡,立刻就變成士兵,如果僅憑契苾何力那點點人馬,根本沒法打。

  而如今,高原的兵力又在往這邊增加,雙方都是如此。

  唐朝所有的名將都集中在這邊,阿史那彌射,薛仁貴、龐同善、阿史那道真、郭待封,等等,而且還是清一色的都是騎兵。吐蕃也是如此,良將盡出,要不是狡猾的韓藝待在吐谷渾,欽陵都恨不得親自來這裡,這裡變成了決戰場。

  薛仁貴、阿史那彌射這些將軍們,在高原上憋了一肚子窩囊氣,如今就如山下猛虎一般,一路席捲,這又不是高原,橫衝直撞都可以,幾日之間,就拿下播仙鎮和石城鎮。但是很快,吐蕃援軍也趕到這裡,他們只能又退了回去,因為他們這番進攻,就是出一口惡氣,憋得太久了一點,上高原就沒有打過一場暢快的戰爭,就一直縮在裡面,他們並沒有考慮到什麼後勤,但是他們可也不傻,一看吐蕃援軍到了,就趕緊撤回去。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