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7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這場戰爭的到來,仿佛是給了大唐一劑催化劑。

  原本按照大家的想法,這蒸汽機至少還得兩三年,才能夠在長安普及,但是現在話,大家都知道,必須得馬上普及蒸汽機,因為到處都在打仗,這人力是肯定不夠的,且消耗的物資是巨大的,那麼就必須滿足這個消耗,雲休都親自參與蒸汽機最後的實驗,賢者六院在確保安全前提下,決定大家就先一邊應用著,一邊改進。

  至於什麼鐵、煤等礦產,都沒有人去考慮這些問題。

  因為現在統統都是朝廷來買單,成本高一點其實也無所謂,他們現在拿著自己的錢和物資去購買高利息的國債,然後朝廷再拿著國債換來的錢,購買他的商品,其中利潤是疊加的,大有利潤可圖的,成本高一點也無所謂,反正生產得也越多,他們就賺得越多。

  另外,皇宮釋放出許多的人力來,大家都瘋狂的挖礦,包括朝廷的煤礦也統統都用於蒸汽機,百姓不准用煤來取暖。

  還有樂浪州那邊也是運來大量的煤礦、鐵礦,原本是給山東的份,也全都運往長安。

  煤產量是在暴增中,有了足夠的資源去運作蒸汽機。

  張家是最先採用蒸汽機運作工廠。

  因為車床是人力難以推動的,不靠水力就得靠蒸汽機,蒸汽機顯然要好過不穩定的水力,生產出來的部件就要更加精密一些,那麼蒸汽機就更加完善。

  隨後元家的冶煉廠都紛紛開始安裝蒸汽機。

  賢者六院的九品院士幾乎是全部出動,不眠不休,在幫助他們生產蒸汽機,安裝蒸汽機,以及改裝蒸汽機。

  元家的鐵礦、煤礦甚至都已經開始在嘗試著採用鐵軌運輸,這要是太平盛世時,這個東西不知道要考慮多少年,但是現在的話,也不要考慮這些,現在要求的就是效率和產量,沒有蒸汽車也無所謂,直接用騾子、馬,甚至於人力推著走,總也比用擔子挑著要快得多,總之,要趕緊將煤運到作坊去。

  而張大象眼前的這一切,其實都是得益於漕運改制,漕運改制一個非常重要的改革,就是倉庫改革,經過十年的發展,商業化的成熟,如今沒有誰希望將貨物放到自己的後院裡面,都是生產完就直接放在倉庫裡面,包括糧食,拿到訂單,倉庫就直接發貨,講究的就是效率,而現在中原唯一的大買家,就是朝廷。

  等於,倉庫裡面的貨物立刻就被朝廷全部收購。

  雖然到處在打仗,但是到處也都是倉庫,整個運輸系統在這一刻,爆發出巨大的能量,後勤開始源源不斷的湧向前線,尤其是江南的糧食,這個巨大的糧倉,開發了這麼多年,終於要開始爆發。

  但是最恐怖莫過於涼州。

  涼州作為中原與西北的貿易中心,它自身就有著強大的運輸能力,以及非常豐富的物資儲備,因為涼州就是一個中轉站,馬匹、騾子、駱駝、驢肯定是最多的,那邊沒有河道,全都是陸上運輸,尤其是當楊家開始經營草料,並且賺取豐厚的利潤,導致更多的商人投入到這個行業中來,這草料開始優化,這進一步給畜力集中化提供了資本,倉庫永遠都是滿的,如今全部堆向前線,作為第一波補給,與此同時,長安的貨物是源源不斷的運往涼州,因為那邊才是主戰場,七成的物資都是運往那邊。

  如今走在長安到涼州這一段路上,放眼望去,全部都是馬車、驢車、駱駝,來來回回,日夜不停。

  然而,如此大規模的調度,一切都是井然有序,意外都非常少,來回遇到的車隊,還互相攀談幾句,苦中作樂。

  這倒是得益於儒家教育,跟韓藝沒有什麼關係,要跟韓藝有關係的話,可能就會亂成一片,因為韓藝是最不守規矩的人。

  雖然唐朝風氣開放,但是儒家的禮法也是非常森嚴的,這人都分三六九等,誰要不遵守禮法,那就是犯法,不是說沒有素質這麼簡單。唐朝管理偌大的一個國家,必須要有非常嚴格的制度管理,這導致百姓平時就很守規矩,什麼加塞、超車,根本不可能,萬一你超得是貴族的車,甭管有沒有碰到,你可能會有大麻煩,就寧可走慢一點,百姓就已經養成了這種習慣,什麼事都得按照規矩來。

  同時,駕照出來之後,幫助大唐培養出大量的車夫,工匠就更不用說,隨著專利的出現,工匠是呈現出一個暴增的趨勢,可見唐朝各方面的人才儲備,也是非常充足的。

  有道是,兵馬未動,糧草先行。

  但是唐帝國已經可以做到糧草後行,後發制人。

  這又導致一個非常有意思的現象,就是前線的唐軍到處都打得非常窩囊,可是吃得卻是非常香辣,長安、洛陽大量廚師都奔向前線,現在很少人上酒樓,廚師也沒事做,商人就直接派他們去前線給士兵做飯吃。

  元家鋼鐵廠。

  「動起來了!動起來了!」

  只聽得廠內響起一陣歡呼聲,經過上百名工匠,日夜不停的努力,第一架由蒸汽機帶動的鍛造設備,終於開始運作起來,這真是不得了,這對於生產大型機械設備,絕對是如虎添翼。

  元牡丹也是激動的淚花閃動。

  韓藝輕輕攬住她的腰,笑著點點頭。

  這才是韓藝計劃中最大的利益,因為他的改革,是由下至上的,下永遠比上重要,什麼幫助皇后掌權,以及設計李治、李弘,那都是其次,他最主要的就是希望,加速工業化發展,他知道唯有這種情況下,大家才會凝聚在一起,不計代價發展工業化,全力以赴,加速生產。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