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5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但是這不但沒有嚇到中原百姓,反而令中原百姓更加氣憤,中原百姓覺得自己是善意,結果卻得道惡報,我們為你們帶去財富,我們跟你們貿易,給予你們技術,對你們這麼好,你們竟然又落井下石。

  不需要害怕什麼,反正現在敵人也夠多,也不差你這個敵人。

  但是勇氣是解決不了問題,只能表明決心,就是決不妥協,哪怕是打贏都不妥協。

  但是還得商量,具體該怎麼去跟敵人決戰。

  武媚娘立刻組建新內閣。

  張文灌他們是非常自覺的離開了政事堂,武媚娘直接表明先將儒家給鎖到箱子裡面去,自然就表明他們必須要離開,因為他們的政治理念,就是儒家思想,如果不准他們說儒家思想,那他們就沒有什麼可說的。

  但是武媚娘也沒有拿他們問罪,而是請他們來到政事堂,讓他們去重要州縣,安撫百姓,貫徹朝廷政策,不要讓百姓活在恐懼之中,維持秩序,中原要是亂了,可就沒法玩了。

  而在新內閣中,是清一色的年輕人,而且全都是主戰派。

  以韓藝為首,崔戢刃、狄仁傑、任知古、王玄道、長孫延、鄭善行、楊執柔。

  這些人的仕途很有意思,平時的時候,他們基本上沒有什麼作為,他們雖然官位比較高,但是朝廷是講究論資排輩的,有張文灌他們在那裡,崔戢刃他們也沒法完全展現自己,只有在危難之時,他們才能夠發揮自己的才能,道理很簡單,這不破不立啊。

  上回危機之時,也是如此,要沒有那場危機,他們這年紀不可能進入政事堂。

  武媚娘問道:「如今局勢是越發不容樂觀,我們得趕緊挽回頹勢,不知各位有何建議?」

  王玄道道:「我們不能不承認,我們對於這一場戰爭是準備不足,而且規模遠超我們的想像,不管怎樣,我們目前最需要的充足的兵力、糧食,唯有擁有這些,我們才能夠遊刃有餘。」

  武媚娘又向韓藝問道:「我們的存糧,可能應付這一場戰爭?」

  「不能!」韓藝道:「不但不能,而且還相差甚大,僅憑倉庫裡面的糧食,過不了多久,我們就會山窮水盡,根據戶部的調查,大量的糧食掌控在農場主和商人手中。」

  狄仁傑道:「這樣的話,朝廷只能夠徵稅。」

  崔戢刃搖頭道:「可是臨時徵稅的話,可能會令中原的局勢也失控,自古以來,徵稅得到往往是惡果。」

  鄭善行點頭道:「我建議乾脆發行代金券。」

  「不可!」

  韓藝搖搖頭道:「代金券的作用,是用於滿足百姓對於貨幣的需求,是根據貿易、生產、交易來計算的,只是一種憑證,當大家都不承認它的時候,它就是一張廢紙。而如今是特殊的時期,大量的商品將會投入到戰爭之中,這是沒有回報的,結果就會出現,市面上商品緊缺,而百姓手中擁有大量的代金券,發行代金券,就等於是在洗劫百姓,即便最終我們勝利了,中原也會出現大亂的,代金券將會跌入深淵,再也沒法用了,這一步是絕對不能走的,而且,朝廷必須回收代金券,維護代金券價值。」

  鄭善行驚訝道:「拿什麼回收?」

  崔戢刃道:「國債。」

  「不錯。」

  韓藝道:「朝廷可以發行戰爭國債,用國債兌換百姓手中的代金券,再用代金券購買百姓手中的糧食,這樣一來,可以穩定住中原的經濟,還能夠避免代金券泛濫。」

  武媚娘黛眉一皺道:「可是上回國債,可都沒有還清,又發行國債,百姓會願意購買嗎?」

  韓藝道:「朝廷可以拿稅收、礦產來做擔保,我們可以事先就跟富商簽訂契約,將還錢的流程都給定好,保證每年從稅收中拿出多少錢來還債,並且支付更多的利息。我想以如今的局勢,百姓會接受的,因為如果大唐完了,他們也都完了,他們如今只有相信朝廷,畢竟朝廷是向他們借錢,並且支付利息,在商業規則下,與他們交易,而不是硬搶他們的,所以我相信他們會答應的。」

  武媚娘問道:「那需要發行多少國債?」

  韓藝道:「從目前來看,至少需要五千萬貫的國債。」

  武媚娘聽得腦袋就疼,上回發行一千萬貫,就覺得壓力很大,這回直接五千萬貫,真是要了親命啊。

  韓藝繼續道:「最長期限,二十年,利息的話,與上回差不多,根據期限不同,上下波動。」

  武媚娘道:「你有把握,我們能夠在二十年內還清麼?」

  韓藝道:「只要給我這個還債的機會,我絕對有把握,因為只要這一仗打贏,我們將會得到了大量的土地、資源和人力,我們的稅收將會成倍的增加。」

  武媚娘點點頭,又問道:「那如何擴充兵力呢?」

  韓藝道:「以前是完全軍籍戶,而如今人力在向工商業流動,而且完全依靠朝廷,也是非常困難的,我們必須集合大家的力量,方能與敵人一戰。我可以借鑑當初出兵南海的方式,給予一些商人招募權,讓他們去招募軍隊,然後去官府登記,且由官府統一調配。不但如此,這種規模的戰爭,工部已經無法支撐,我們必須要允許商人生產武器,研發武器,甚至於生產一切的戰備物資,然後朝廷有國債收上來的代金券,購買他們生產的武器和物資。」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