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3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韓藝搖搖頭道:「我看不一定,這些年我們與吐蕃的爭鬥,多半都是因為吐谷渾而起,如果不解決這個問題,重歸於好也就無從談起。」

  李績凝眉思索半晌,道:「如果真如尚書令所言,並且他們能夠給出我們能夠接受的條件,那當然是最好的,不過,防人之心不可無,無論如何,我們也不能撤出吐谷渾的軍隊。」

  李治皺眉道:「這個問題,朕也想與你們商量一下,如果吐蕃願意撤兵,吐谷渾會不會要求我們撤兵?」

  韓藝道:「這一點還請陛下放心,據臣所知,吐谷渾上下非常滿意現在的情況,有我們的保護,他們能夠騰出更多的人手發展經濟。而且吐蕃撤兵,也不可能會全部都撤,因為那邊還有一個白蘭部,吐蕃是不可能放棄白蘭部的,而白蘭部又本是吐谷渾的地盤,故此吐蕃一定會留些兵力保護白蘭部的。不過臣絕不贊成和親,因為和親除了給我大唐帶來屈辱之外,什麼好處都沒有,和親是決不能再出現在我大唐帝國,兩國談判,針對的主要還是利益,只要利益令雙方都滿意,才會出現和解的可能,任何國家都不會因為一個女人,而放棄本國的利益。」

  李治點點頭,心裡也覺得,大唐如今這麼強盛,還談和親的話,真是有些屈辱,道:「愛卿之言,甚和朕意,到時朕會以身體不適,先讓尚書令去跟他談,談得攏,則見他一面,談不攏就算了。」

  是底氣十足啊。

  韓藝道:「微臣遵命。」

  第1981章 外交內政

  李治雖然沒有明確表態,但態度其實是非常明確的,也就是說,如果吐蕃真是帶有誠意來的,是認真的想與大唐講和,那就跟他們認真的談,但如果又跟祿東贊一樣,玩得都是一些外交策略,那就沒有什麼可談的。

  畢竟國力的上漲,而且也就剩下吐蕃這麼一個主要對手,要真打起來,李治也不會像以前那樣瞻前顧後。

  「你怎麼看?」

  出得兩儀殿,李績便向韓藝問道。

  韓藝嘆了口氣,道:「我也不清楚,如果是祿東贊來的話,那我們只需要準備一場豐富的晚宴招待他便可,沒有什麼可談的,畢竟大家都是知根知底。但是如今祿東贊已死,我也不敢完全否定吐蕃的政策就不會發生任何改變,正如陛下所言,這可能是一個轉機,但是沒有談過之前,也只是可能而已。但如果吐蕃真是懷著誠意來的,司空以為我們是否該他們講和呢?」

  李績稍稍皺眉,道:「老夫當然還是傾向於一勞永逸,但是如果吐蕃方面非常有誠意,那咱們也沒有理由對吐蕃動兵,不但朝中那些大臣不會答應,就連百姓也不會答應,如今國內安定,四海昇平,發展的非常好,貿然對吐蕃發動戰爭,陛下跟我們都得承擔非常大的風險。」

  那吐蕃的國力可是遠遠要勝過高句麗,而且戰爭成本低,關鍵是它還擁有著極其特殊的地理優勢,使得吐蕃始終占據著主動的地位,大唐也沒有哪位統帥敢說一定能夠取勝,要這麼容易解決問題的話,李世民當初就直接開幹了,而不是選擇和親,那時候的吐蕃還沒有如今的吐蕃強,而當時大唐軍方可是人才濟濟。所以,如果不是吐蕃那邊主動挑釁,大唐就貿然出兵,那不管是陷入消耗戰,或者乾脆打輸了,那真是沒有辦法想天下百姓交代,這要是承擔極大的政治風險。

  韓藝點點頭,道:「司空請放心,我會慎重對待的,儘量摸清楚吐蕃的用意。」

  李績稍稍點下頭,眉宇間透著一絲憂慮。

  狡詐的祿東贊,給大唐留下了一個不太好的印象。

  二人一邊聊著,一邊向皇城走去,剛來到皇城,正好碰到楊思訥。

  「下官見過司空。」楊思訥向李績抱拳一禮。

  韓藝也趕緊向楊思訥行得一禮。

  李績笑著點點頭,又道:「老夫還有事,就先走一步了。」

  「司空慢走。」

  等到李績離開之後,楊思訥又向韓藝道:「正好,我有些事要與你談談。」

  韓藝心如明鏡,但卻故作不知道:「什麼事?」

  楊思訥嘆了口氣,道:「其實也不是什麼大事,就是關於我堂弟的。」

  韓藝道:「你堂弟?」

  「楊思止。」

  韓藝一臉關心道:「堂叔他怎麼呢?」

  楊思訥聽他很自然的叫聲堂叔,不禁面露笑容,道:「其實也沒有什麼事,只是他對於工商局局長一職,不是很了解,據他所言,他如今成天都無所事事,也不知道該幹什麼,你知道他以前可是一州刺史,這突然閒下來就有一些不適應。」

  韓藝點點頭,道:「目前工商局的確沒有什麼事做。」說到這裡,他話鋒一轉,道:「可是丈人,這工商局局長可是具有極強的潛力,你看看民安局局長,幾年前,民安局根本沒有什麼權力,但是如今的話,誰還敢小瞧民安局?最近民安局不是又再加強交通措施麼,這事事可都關係著民生問題。」

  楊思訥點點頭,危機之後,民安局的確不可同日而語,從報考皇家訓練營的人數來看,就可見一斑,又問道:「可是這上有戶部,又有稅務局,工商局的作用又是什麼呢?」

  韓藝道:「那真是數之不盡,因為長安的城內建設,兩市得以開放,那麼市署肯定是要歸入工商局的,以後的商標登記,店鋪登記,等等,可都需要工商局。」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