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8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韓藝笑道:「不會的,前面我遇見李太史,他剛好也在跟我說,煉鋼需要資金,我還剛準備跟你談這事,沒想到你自己就送上門來了,哈哈……」

  「你……你這混蛋。」

  元牡丹氣得滿面通紅,揚起粉拳來。

  韓藝輕鬆抓住,倏然親吻了上去,這動手不是他的強項,動嘴才是。

  但這還真不是巧合,因為資本、市場、生產力、生產資料、技術,這幾者的關係是相互促進的,是共同進步的,其中一點進步,其餘得幾點就肯定是要進步的。

  因為資本的出現,勢必會讓市場擴大化,市場擴大,那麼需求就增加,需求增加,資本又會加大對於生產力的投資,爭取滿足需求,首先是肯定招更多的勞動力,而勞動力的增加,又進一步又擴大了市場,需求又再進一步增大,使得生產力也必須進一步提高,那麼機器必然就會出現,可要出現機器,資本又必須加大對於技術的投資。

  水力紡紗機的出現和市場的擴大,讓很多大富商現在都在追求機器研發,那麼冶煉和鍛造、採礦方面的技術,就成為大富商們最為關心的產業,以前這些都是屬於朝廷壟斷的行業,民間不需要太多,給我一個耙子就可以了,很少商人對此感興趣,但是現在不同了。

  其實這也於是到了瓶頸。

  但是這個瓶頸來的太快了一點,韓藝都有些始料未及,根據他計劃,至少得等到運河一代這個大盤穩定下來,才會促發這一點。

  不過這樣也不會打亂他的計劃,只要糧食和紡織不出問題,其它方面的需求,不會引發混亂。

  而就在韓藝忙於貿易的時候,長孫延、崔戢刃他們也沒有閒著,他們一直在忙著修訂律法一事,這一次修法,主要就是配合朝廷無為而治的主張,因為主張是一個很空洞的東西,光在報紙上宣傳,這還是不行的,得有實際的政策,去體現你的主張。

  在大臣看來,在頒布其它政策之前,先得將律法修訂完善,而在修訂律法之前,要先確定一個律法思想,究竟是以儒為主,還是以法為主。

  朝中兩派爭論的是非常激烈,這可不是樞要大臣之爭,而是整個朝堂都在爭論。

  樞要大臣也不能擺平,因為他們自己內部也是爭論不休,武媚娘也處理不了,於是跑去找李治,這事我管不了了,還是你來吧,我只是一個臨時工,這麼大的事,你不能交給我這個臨時工來決定。

  李治很滿意武媚娘在這事上面的態度,便召開朝會,公開討論這事。

  經過一系列激烈的爭論,最終儒家思想和法家思想是各退一步,確定了不採取法家的重刑輕罪思想,但也不是延續以往的律法思想,以往是以道德倫理為主,刑罰為輔,如今是以律法為主,然後減輕刑罰。因為道德這東西,還是說不清楚的,嚴明律法是非常有必要的。

  當然,整個大前提還是要維護皇權,這個是唐朝律法是非常鮮明標誌,就是必須保證皇權是至高無上的,其實這個也沒有人去爭論。

  在這一點確定之後,就開始貫徹這一思想,去修訂律法。

  首先一點,唐朝的等級制度,就放寬了許多,因為等級太森嚴,不利於自由,也有違於無為而治的主張,關鍵是社會上也需要改變,工匠地位明明是在上升,律法卻還死死的壓著人家,那就肯定會出現矛盾,政策也得慢慢放開一些。

  地主階級的特權,就被削弱不少。其中最鮮明的特徵,就是削弱良賤制度,但是這個削弱是很巧妙的,以前良賤那是唐朝律法明確規定的,但是因為如今戶籍上寫得也是公民,修改之後,良賤制度只看契約,契約雖然具有律法效應,但不再是朝廷明文規定的,等於朝廷將良賤制度給抹去了大部分,將契約法案引入過來詮釋良賤。

  又在契約法案中,保障了奴婢的生命,主人殺死奴婢,那不管你是蓄意,還是失手,都得面臨很重的刑罰,失手殺死奴婢,倒是不需要坐牢,但是你得繳納巨額罰款金,保證你這個罰款金能夠讓你再賣四五個奴婢。如果是蓄意殺死,不但是要繳納更高的罰金,而且還得面臨牢獄之災。

  雖然沒有徹底廢除良賤制度,但是韓藝做任何事都是一步步來的,先是奴婢法案,又是更換戶籍,最後削弱良賤制度,這事也沒法一步到位,因為擁有奴婢,非富即貴。

  當然,僅限於擁有本國戶籍的奴婢,沒有戶籍的就不管,而當初韓藝辦法戶籍的時候,就已經闡述什麼人可以領取戶籍,外國奴婢都沒有獲得戶籍的資格。

  這不是韓藝比較邪惡,只不過他也沒有辦法,這本來就是一個過度時期,不能一步到位,一步到位,那樣對統治階級傷害太大了,完全沒有奴婢,人家也不答應,而且這能夠獲得軍方支持,本國奴婢,將軍是玩不贏地主、商人,外國奴婢,他們就能藉此發財,上回打樂浪州,將軍都不拿朝廷的犒賞,直接賣奴婢發財。

  其次,就是廢除限制百姓流動的律法,以前為了發展農桑,朝廷是明文規定,限制百姓流動,你必須種地,不能亂走,但是後來商業發展之後,也沒有人管,這律法在運河一代就變得形同虛設,現在是徹底開放,不限制百姓的流動。道理很簡單,圈地運動出現之後,新得農業模式出現了,那地主巴不得農民走,你要走的話,將地賣給我就行了,反正繳納印花稅,朝廷就承認土地是我的。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