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2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說完他便將木盒打開來,只見裡面有著一套非常精美的貨幣,共有五枚貨幣,大小顏色都不一樣。

  商人看得兩眼發光,這銅幣比以前的可還要精美的多呀!

  要知道唐初的貨幣一直以來都是非常精美,沒有說偷工減料,唐中期才出現劣質貨幣的。

  這就是生產技術提高帶來的變化。

  韓藝拿出其中最小的一枚銅幣來,道:「這一枚銅幣,就是按照一文錢的十分之一來鑄造的,這叫做一分錢。」說著,他又拿出一枚色澤略黑的貨幣來,道:「這是五分錢,雖然大小與我們現在銅幣像似,但是裡面摻雜了其它原料的分量,拿起來比較輕一些。」

  說著,他又拿起其中最大的一枚銅錢來,道:「這也是最新的貨幣,單位為元,這是一銅元,十分為一文,十文為一元,百元為一貫。關於貨幣的原料的配置,我們到時會公開,並且可以讓你們來監督,保證每一枚貨幣的價值,是名副其實的。」

  那些商人紛紛圍上前來,拿著最新的貨幣,仔細看著。

  「這個主意倒是不錯,有了這一套的貨幣,咱們今後商品定價也更加靈活一些。」

  「還更加方便一些。」

  ……

  這些商人對此都是非常支持,因為唐初的貨幣那是分量十足,如今貨幣又走俏,但是貨幣最低就是一文錢,這給消費者和商人都帶來了諸多不便之處,雖然他們方才沒有想到,但是經韓藝這麼一說,便是立刻看到其中對自己有利的一面。

  韓藝又道:「另外,代金券也會根據貨幣的價值來制定面值,另外,還會有百文、五百文,一貫錢的面值。」

  趙四甲道:「韓小哥,既然如此,朝廷是不是要廢除絹布為貨幣的政策?」

  韓藝搖搖頭道:「這當然不會,因為絹是主要貿易的商品,其本身就具有價值,不過將來絹的單位只能按照一匹來算,不能低於一匹,而且關於絹的價值,將會更多考慮貿易方面的因素,你們也知道,隨著水力紡紗機和織布機的出現,絹的數量會大增,若以物以稀為貴來論,絹的價值肯定會大跌,這得用貿易來穩住絹的價值。另外,金行到時也會發行面值一匹絹的代金券。除此之外,還有金、銀。」

  賈富貴道:「可是金、銀咱們用得可是非常少啊!」

  韓藝笑道:「但是貿易中會有這方面的交易,朝廷將來也會鼓勵大家去貿易,朝廷規定金銀與銅錢的兌換,實則是在未雨綢繆。」

  竇衡突然問道:「那不知朝廷將會如何分配這三百萬貫的貨幣?是全投在長安,還是分散去各地。」

  商人都期待的看著韓藝。

  他們當然希望都投在長安,那麼他們的貨幣就非常充足。

  韓藝點頭笑道:「多半都是投在長安,其次就是揚州。」

  眾人聞言,不禁一喜。

  韓藝又道:「之所以這麼做,是希望其它州縣將糧食運送到長安來兌換貨幣,各位也都知道,長安的糧食已經不可能維持長安的人口需求,這一定需要從各州縣進口,以往都是依靠漕運,但是朝廷和百姓都無力負擔這麼沉重的漕運,因此朝廷希望改變方式,利用政策調控和市場的需求,來吸引更多的糧商運送糧食來長安,貨幣政策就是其中之一。」

  「這樣做就比較公平了!」竇衡開心道。

  這對於他們是非常有利的,一來,長安資源本就不如江南地區,貨幣要還放在江南,那長安就沒得玩了。二來,朝廷漕運,對於私人運輸是非常不利的,因為朝廷漕運都是百姓服役,人工什麼的都是免費,那私人怎麼競爭的過。

  賀若寒問道:「那不知道到時會在哪裡印刷代金券?」

  「那裡!」

  韓藝指著坊中間兩間大屋,道:「到時朝廷會和元行、金行將會在那兩間大屋印刷代金券,同時我們會讓長安的大富商來此監督,也就是你們這些人,儘可能的去做到完全透明。」

  錢大方道:「韓小哥,你也別怪我小心之人,我就想問問而已,你這如何防止某一方偷偷印刷代金券呢?」

  某一方指的不就是朝廷麼,金行、元行不可能這麼做,這麼做的話,金行、元行就會倒閉啊。

  韓藝笑道:「關於這方面,我其實比你們更加緊張,因為這小小一張代金券,就直接關乎著金行和元行的生死存亡,因此全新的代金券將會使用我們金行最新的印刷技術,叫做兩面印刷,一面將會由朝廷來印,用的都是宮廷秘方,但是另一面是由我們來印,這樣便能相互監督。」

  這麼一說,那些商人就更加安心了。

  代金券說到底就是一張紙,玩得就是信用,那關於代金券的一切,必須得透明。

  然而,這個貨幣政策,可不僅僅是發行紙幣這麼簡單,畢竟韓藝下了這麼大的功夫忽悠,這裡面可以延伸出許多政策來,其中一項是非常非常重要的,就是官員的俸祿。

  唐朝的官員俸祿是雙軌制的,有俸錢,也有職田,糧食,等等。

  韓藝打算在俸祿方面,進行全面的改革,不搞什麼雙軌制,就是單軌,統一用貨幣結算,發糧食,發衣物,需要很多人力,計算又複雜,發貨幣的就省事多了。

  這也是一項浩大工程啊!

  戶部!

  「哇哦!原來我年薪有八百貫之多啊!」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