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6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慧澤一臉尷尬,道:「尚書令,咱們來此,主要還是為了新政。這自古以來,咱們佛寺就不用繳稅,因為佛寺可不同於作坊,那些商人是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來選擇招多少工匠,而且可以從中獲得利潤,可是咱們佛寺可不能這麼做,我們要廣開佛門,但是我們佛門又無法產生利潤,故此之前朝廷才規定,每個僧人也都有授田的,可是如今根據新政來看,這僧人沒有了授田的資格,而且,還得繳納稅收,這咱們佛寺如何開得下去?」

  不提還好,提到這個茬,韓藝更是一肚子火,許多寺廟專門將那些沒有土地的人吸收到寺廟來,給予僧人的身份,然後向朝廷索要土地,還有不少百姓為了避稅,就選擇出家,這就是一筆買賣,還說得這麼高大上,關鍵是這人都去當僧人,誰來提供生產力呀!

  韓藝直點頭道:「我是非常贊成大師說的,這佛寺跟作坊是不一樣的。作坊是根據市場的需求來決定招多少人,而佛寺應該是根據信徒的捐贈來確定僧人的多少。如果拿著土地去吸引百姓出家為僧,那人家沖得也是一口飯去的,這樣的話,跟作坊就沒有區別,沒有區別那就得交稅,有區別的話,倒是不用繳納稅,你們先將土地給交出來,朝廷就不向你們納稅,新政中可是明文規定,香火錢可不在計稅的範圍內。」

  玄明立刻道:「尚書令,太宗聖上當初這麼規定,也是為了推崇佛教,你這麼做,可是大有悖於太宗聖上之意。」

  韓藝笑道:「問題是那時候也沒有太多的僧人與地主勾結,肆意的兼併土地,或者利用佛寺的特權,去奴役百姓,剝削百姓,要是沒有這些情況,朝廷怎麼會向佛寺徵稅,所以問題不在朝廷,而是在佛門中。再者說,太宗聖上也不是推崇佛教,而是敬重佛家思想,可是很多僧人幹得都是世俗之事,跟商人地主也沒有什麼區別,這可不是太宗聖上所推崇的。正如大唐日報上面所寫的那樣,向佛寺徵稅只是為了整肅佛教界之流弊,因為佛寺已經危及到了百姓,你們佛門中的事,我不想管,但是傷害百姓,那就是不行。」

  說到這裡,他站起身來,道:「我在重申一次,朝廷這麼做,不是為了打壓佛教,也不是為了打壓任何教派,而是為了國家的發展,朝廷還是會在其它方面,給予佛教的支持,佛家經典,朝廷也會重視的。但是我想奉勸各位一句,佛教的立足之本乃是佛家思想,如果你們認為財富、土地、奴婢才是你們的立足之本,那你們就離滅亡不遠了。再者說,佛曰,眾生平等。如今人人都交稅,為什麼你們不交稅?」

  玄明、慧澤等方丈相覷一眼,眼中滿是無奈,起身行一佛禮,然後便離開了。

  他們雖然很有勢力,很多貴族、皇親國戚都崇尚佛家思想,要知道在高祖、太宗時期,佛教和道教就斗過兩次,最終佛教都贏了道教,佛教才能夠在唐朝繼續發展,但那是思想之爭,這裡爭得不是思想,不是道理,而是利益,站在這個層面上去爭,他們怎麼可能爭得過韓藝,韓藝是真的給他們面子,否則的話,韓藝將他們那些齷蹉事都給抖出來,他們不死也得扒層皮,最主要的是他們那些信徒也不敢為他們出頭,因為那些人自身都難保,武媚娘推崇佛教,但是武媚娘的人都給清除朝野了。

  倒是沒有什麼道士來找韓藝理論,雖然唐朝將道教視為國教,但是在政治上面,道家一直沒有什麼太大勢力,佛教這幾年在政治取得很大的突破,另外,唐朝的道士多半都在潛心煉丹,追求長生不老,然後拿這個忽悠皇帝,只要皇帝相信這個,那他們還愁什麼,種地這玩意忒慢了,煉丹的話,錢來得多快。

  這玄明、慧澤的上門,也是韓藝遇到的最大阻力。

  這是非常有意思的現象,就是雷聲大,雨點小,這邊將韓藝的祖宗十八代都被罵得是體無完膚,但是那邊老老實實的配合新政。

  他們確實是害怕了,長孫無忌、李義府、許敬宗,這些人難道還不足以警示他們麼?

  而且,這普通百姓都非常支持,因為新政對於百姓是最有利的,另外,新政中還重新確立勞工法案,工人也是開心極了,他們幹了一年的苦力活,被剝削的夠慘了,如今總算是盼到這勞工法案,另外,朝廷還要普及教育,百姓支持的聲音比當時武媚娘新政頒布時,還要大得多。

  那些反對的人就更加不太敢聲張,他們一沒實力,二沒人心,就連輿論都是被韓藝掌控著,這還要強行出頭,那跟找死沒有什麼區別。

  除此之外,在當初韓藝解決危機的期間,他還打造了一條高速通道,北至萊州,南至江浙,韓藝在這一條線上,投入了大量的快馬,反正如今的大唐是真心不缺馬,自己就有幾個大馬場,後來又拿下西北地區,扶植弘化公主在吐谷渾上位,大家就都是一家人,西北地區也不會限制對於中原出售馬匹,因為馬匹能夠換取非常多的中原商品。

  韓藝要求以最快的速度將訊息傳到地方上,當然,像巴蜀、嶺南這些地方,慢一點也就無所謂,韓藝主導的是商業政策,看重的是那些商業發達的地區,但即便如此,那些地方接受訊息的時間還是比以往要快的多。這雖然增加國庫的開支,但是這年頭訊息就是錢,這一點點錢,可以換來非常豐厚的回報。

  而且這一代商業比較發達的地區,支持的聲音是遠遠高過反對聲,尤其是在表面上,就是說州縣的中心,這裡的聲音會顯得非常突出,因為很多人在那一場危機中,被迫來到城裡務工,他們這些人是絕對支持新政的,因為他們是沒有土地的人,繳稅跟他們沒啥關係,你們將我們土地兼併了,你們就該承擔這麼多的稅,這真是太公平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