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3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於是他們就開始研究這水車,他們最開始研究的方向是利用水力做木具,這非常困難,弄了幾個月,一點頭緒都沒有,直到有一日,曹春看到妻子在用最新式的紡紗機,這才想到做木具可能差點,但是紡紗也許可行,因為紡紗機就是轉,水車也是轉,二者有想通的地方。

  經過一兩年的研究,他們終於研究出來這水力紡紗機,好死不死,剛好又遇上了經濟危機,曹氏兄弟都快哭死了,他們為了這水力紡紗機,幾乎花光所有的積蓄,他們甚至都跑去過金行借錢,可是那時候別說水力紡紗機,哪怕你發明出電力紡紗機金行也不會借,因為沒有人買得起,生產多少就賠多少。

  正當兄弟絕望之時,剛好遇到到處收購作坊的蒙達,蒙達知道這事之後,就立刻答應投資他們兄弟的紡紗作坊,但是讓他們別急著生產,先將機器完善一些,等到危機過去再說,於是他們兄弟又不斷的改進水力紡紗機,因為有充足資金支持,沒有什麼後顧之憂,他們可以潛心研究,又在他們的妻子幫助下,改進了這紡紗機,不說水力,光紡紗機也比如今的紡紗機要先進得多。

  等到韓藝回來之後,一切穩定下來,他們就開始啟動了這個水力紡紗作坊。

  而就在昨日,他們跟自由之美簽訂了一筆大單,可以說是一飛沖天啊!

  韓藝笑著點點頭,突然問道:「你這機器圖紙可有外漏?」

  曹氏兄弟頓時一愣,警惕的看了眼韓藝。

  蒙達突然道:「敢問尚書令,那專利法案何時頒布?」

  元牡丹稍顯驚訝的看了眼蒙達,但立刻就反應過來,崔戢刃就是樞要大臣,他能想到這一點,並不稀奇。

  韓藝笑道:「應該快了,最遲也就是下個月,怎麼?你們有興趣嗎?」

  蒙達稍一沉吟,道:「若是合適的話,我們希望能夠申請專利。」

  韓藝笑著點點頭,道:「我們也非常歡迎你們的到來,這種技術,就是需要保護。」

  賀若寒立刻道:「那我的雜交技術呢?」

  韓藝笑道:「如果你能夠將雜交變成一種技術,並且可以大規模養殖,那當然是可以的。」

  這些商人聽得真是激動不已。

  意思非常簡單,朝廷以律法的形式,去保護商人的壟斷,這對於他們商人是絕對有利的呀。

  韓藝手往前一揚,「去裡面看看吧!」

  蒙達、曹氏兄弟陪著左右,往裡面走去。

  韓藝突然道:「你這機器雖然先進,但是管理模式過於落後了,不太適用於你的作坊。」

  曹春激動不已道:「若是尚書令能夠點撥小人幾句,小人感激不盡。」

  這可是偶像呀,他從來想過,此生還有資格得到韓藝的點撥,只覺定是祖墳冒青煙了。

  「不需要,這是我分內之事,你們活得更好,朝廷才能夠更好!」

  韓藝點點頭,又將後世一些工廠的管理經驗告訴了他們。

  那些商人聽得是如痴如醉,原來作坊還能這麼玩,其實這已經不再是作坊,而是工廠,曹氏兄弟雖然建造起工廠,但是他們也是頭回接觸到工廠,他們也不知道該怎麼管理,本來需要大家自己去摸索的,但是韓藝的到來,令這一切變得更加簡單、快速。

  這水力工廠,韓藝自然也不陌生,對於水力工廠誕生在唐朝,他倒是覺得這是理所當然的,本該如此。

  要知道中國人是世上最先運用水力的民族,因為地理環境好,那小不列顛就一條泰晤士河,水流還非常平緩,跟黃河、長江哪能比呀。不管是水力技術,還是紡織技術,中國都領先歐洲好幾個世紀,發展到宋朝,已經出現了許多水力作坊,這也是因為宋朝商業發達,宋朝又重視商業,故此水力發展非常快,可令人鬱悶的是,明清之時水力技術就仿佛消失了一般,不但沒有進步,反而還在退步。所以,真的要根據中國水力技術和紡織技術的發展以及積累,唐朝出現這種水力紡織廠,其實也並不奇怪。

  因為本來就有這個底蘊在,唯一不同的是,唐朝在韓藝帶領下,出現了手工工場,不再是家庭作坊,這是宋朝都沒有的,沒有手工工場,就不能進化為工廠,宋朝那些水力作坊,還是家庭式,小本經營。而且,如今出現了許多思想開明的大富商,他們都願意去投資,如果沒有蒙達的資金投入,曹氏兄弟也不可能研究這麼一大套機器,最初的那一套設備可遠沒有現在那麼好,這可真是需要燒錢呀。

  ……

  既然是順理成章,韓藝也沒有說表現出過多的激動,但是他還是狠狠誇獎了曹氏兄弟一番,他們的這種精神,真是華夏民族最為缺乏的,並且還傳授他們許多管理的知識,一旁的徐九、蒙達他們也都是受益匪淺。

  從曹氏兄弟作坊出來之後,韓藝又沿著河邊走著,指著對岸向郭瑞道:「對面那些土地是誰的?」

  郭瑞道:「那些土地都是屬於朝廷的?」

  韓藝點點頭,道:「都給我留著。」

  賀若寒嘿嘿道:「韓小哥,朝廷還打算做買賣麼?」

  韓藝微微一笑,道:「就那塊地,你買不起的。」

  賀若寒訕訕一笑。

  大家都不傻,以前三門山那就是鬼門關,船可都不敢走了,但是橫看成嶺側成峰,三門山的急流,若是用於水力發展,那無疑是一塊上佳的土地,就看你怎麼運用。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