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2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盧師卦笑著搖搖頭道:「我想這就是陛下為什麼一定要讓你當這尚書令!」

  韓藝苦笑道:「這也是我為什麼要辭去尚書令的原因,這職位可不是那麼好乾的。走吧,我們還有很多事要做。」

  盧師卦當然也知道,目前還新政為主,這是關乎民生,他也不會為了道德問題,而不顧百姓,不管怎麼說,這人命才是最大的,他是一個醫生,他當然知道這一點,所以這一回,他並沒有與韓藝過多的爭論。

  二人來到尚書省,崔戢刃他們已經等候多時。

  韓藝開口便道:「作為尚書令,我對於你們方才的表現,是感到非常不滿。」

  你不滿,我們還感到不滿了。

  任知古立刻反駁道:「我們為何要修訂稅法,不就是為了百姓么,我不知道方才的建議有什麼地方令尚書令感到不滿。」

  「就一個地方。」

  韓藝豎起一根手指,道:「就是你們想事情,都是捧著論語去想的,而不過自己的腦子。」

  任知古非常不服,道:「願聞高見。」

  韓藝道:「如果仁義之事,是這麼簡單的話,聖人有必要天天掛在嘴邊嗎?就是因為此乃最難之事,所以聖人才將自己的一生傾注在仁義思想上面。而你們呢?以為這一切都很簡單,張口便來,就說以家庭考慮稅收的思想,你們的出發點是好的,但是你們完全沒有考慮到後果,如果幼兒和老人能夠避免稅收,也就是這二者都將會產生極大的價值,那麼許多地主都會利用這兩者來為自己逃稅,屆時將會有成千上萬的幼兒和老者因此受到傷害。朝廷得花多少人力物力,才能將每個幼兒的身份都調查的清清楚楚。如果朝廷將這些錢用來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這難道不更好嗎?」

  狄仁傑道:「尚書令雖然言之有理,但這確實是一個問題,我們難道視若不見?」

  崔戢刃笑道:「我想尚書令一定有妙計,來指引我們前進。」

  韓藝道:「這就是我讓你們來開會的目的,想要國家變得更好,想讓百姓變得更加富裕,光憑我們幾個,我可以很肯定的告你們,這是不可能的,不信我們去照照鏡子,我們的能力不足以幫助到每個百姓,這是不可能的,咱們不是神,咱們也是普通人。故此,我們要想辦法引導百姓前進。

  如何前進?當然通過的自身的奮鬥,我們要鼓勵百姓去奮鬥,我們唯一可以為百姓做到的就是,如果你為此奮鬥,你也許可以成為人上人,就好像科舉的精神一樣,而不是看出身,這就已經很不容易了。再說回這家庭問題,與其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什麼能夠令百姓進步,當然是讀書,所以普及教育,才能夠讓百姓擁有奮鬥的工具,這才是我們應該為此去努力的地方。」

  任知古道:「普及教育更加需要錢啊!」

  韓藝笑道:「那為什麼昭儀學院取得如此大的成功?」

  鄭善行道:「尚書令的意思是,利用商人來輔助朝廷普及教育。」

  「正確。」

  韓藝道:「商人也想自己的子女成才的,但是你們也知道商人的子女想要讀書也是非常困難的,還得偷偷摸摸,但是商人有錢呀!朝廷可以頒發政策,只要某一地區,作坊的規模達到一定程度時,就必須要擁有一間學院,來供工人的子女讀書。理由就是,因為工人要上班,無暇照顧家庭,這會引起社會矛盾,商人必須為此負責。而作坊集中的地方,商人就越多,所產生的印花稅也越多,當地官府也將其中一部分印花稅用於教育,好比說貼補教師的工資。但是這不是比喻,普及教育,將會是新政中非常重要的一項政策,作為給予百姓的福利,彌補田地授予帶來的傷害,等到國庫充盈起來,國庫還會繼續撥款,加強全民教育。」

  狄仁傑道:「這倒是好事,可是,商人集中的地方,這能夠普及,但是商業不發達的地方,如何普及呢?」

  韓藝道:「也得建設學院,朝廷要求那些官員兼職學院的老師,作為他們的政績考核,我不管他們的學識怎麼樣,我只要他們能夠教會孩子們認字,識數,因為讀書不是為了當官,而是給百姓提供奮鬥的工具和基礎。你們要記住,你們不是聖人,唯有聖人才有資格去白日做夢,因為他們注重的是思想,而你們是官員,官員的職務要務實,仁義說得再好,執行不了,那就是狗屁,就是在浪費時間,浪費金錢。還有一點,目前我們要全力以赴,其餘其它的事,就先放到一邊,等新政執行之後,再來商量。」

  「下官明白。」

  ……

  「這個盧師卦真是不知好歹,幸虧有韓藝在。」

  李治碎碎念的回到自己的寢宮,忽見門前站著一群奴婢、太監,他們手捧著托盤,而且邊上還放著好幾大木箱子。

  「奴婢參見陛下。」

  「你們在這裡作甚?」李治認識這些宮娥,都是來自於中宮。

  「回稟陛下,奴婢是奉皇后之命,將這些東西給陛下送來。」

  「這些都是什麼東西?」

  李治稍稍看了一眼。

  「回稟陛下,這些都是皇后自己的一些珠寶、地契。皇后希望能夠將這些捐給國庫。」

  李治聽得微微皺眉,過得片刻,他才向張德勝使了個眼色。

  張德勝立刻命人將這些東西給抬進屋內去。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