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1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說完,他便坐了下來,稍稍呷了一口茶。

  那些地主相互看了看,似乎都有一些蠢蠢欲動,但就沒有一個人舉手。

  這帳真是太容易算了,他們這些大地主,靠得也就是糧食,這糧價要是相差六文錢,那點稅又算個屁啊!

  那屈本信突然道:「既然尚書令說是交換,那如果我們答應繳納這印花稅,不知我們又有什麼好處?」

  操!這才像似談判的語氣。韓藝笑道:「好處就是朝廷會維護你們的權益,道理很簡單,你們要交一個人的稅,那你們在朝廷心中,你也就跟普通百姓一樣,沒有任何區別,你們將會失去一切的特權,但是你們如果繳足夠多的稅,朝廷自然就會維護你們的權益,保護糧價不受到外面糧食的衝擊,並且控制物價不上漲。

  也就是說,你們的糧食可以換取足夠多其他的貨物。反之,朝廷將會無限制引入大量的糧食,同時將你們的稅加到商人身上,保證物價上漲,至少鹽鐵茶都會漲價,不過也不會太離譜。在坐可都是有錢人,有錢人就要享受生活,你們一天也就吃那麼多糧食,如果糧價低,物價高,而且人力都高,我不知道在關中當地主還有什麼意義?」

  「我贊成印花稅。」

  一人突然高喊道。

  正是宇文修彌,宇文家如今是他當家做主,他本來也是支持韓藝的,但是他也怕這些叔叔伯伯揍他,一直悶不吭聲,如今聽到一方面降低糧價,同時另一方面又要徵收商稅,這對於他這種新貴而言,那真是雙重打擊,這誰受得了呀。

  很多涉及買賣行業的新貴都紛紛表示支持印花稅。

  關中地區的新貴那是特別多的,因為當初長安就已經進入了城市經濟,可以說是世界上第一大都市,人口非常密集,而他們這些貴族都是有錢有勢,多多少少都有涉及,當時經濟太好了,那些始終不願意做買賣的,都是相當保守的一些人,畢竟這關中貴族都是胡漢雜交出來的,他們本身就有鮮卑的血統,他們對於買賣也不是非常排斥,元家就是代表性的家族呀。

  那些保守派就是咽不下這口氣,紛紛怒睜雙目,看著韓藝,你這是耍賴呀!

  但是他們也不想想,他們難道就不是耍賴麼?

  韓藝笑道:「別這麼看著我,首先,我只是代表朝廷,你們氣我沒有意義。其次,在這一場危機之前,長安的變化,你們都應該是感觸良深,也都應該深受其益,畢竟紙張、香水、衣物這些你們非常需要的商品,都變得便宜不少,生活也變得更加簡單。但是你們也不能有好處就占,卻一點也不肯付出。尊重是彼此的,你們尊重朝廷,朝廷也會尊重你們,反之……算了,我也不想將話說得太絕。我可以向你們保證,如果你們支持印花稅,你們的生活一定要好於現在。」

  說罷,韓藝又道:「贊成印花稅請舉手。」

  陸陸續續有不少人開始舉手。

  這要是別人,他們或許不虛,咱們拼一拼,看誰能夠笑到最後。

  但是韓藝的話,尤其是在買賣方面,他們是真的害怕,在這方面,沒有人會懷疑韓藝能力,而且韓藝在關中本來人氣就挺高的,不僅僅新貴支持他,朝中那些關中大臣和關中百姓都支持他。

  韓藝點頭笑道:「多謝各位的支持,也請各位放心,對於新政,朝廷還會再三考慮的,直到完善之後,才會正式頒布。」

  第1835章 這是重返天下第一之路

  開始了嗎?

  已經結束了!

  這就是張大象此時此刻的心情,要知道他這一杯茶可都沒有喝完呀!

  速度之快,令他覺得有些夢幻。

  他原本認為要談妥這個問題,那決計是一個漫長的談判。

  但是沒有想到韓藝三言兩語,便讓這些頑固的貴族們俯首稱臣。

  這……

  憑什麼呀?

  張大象都已經無言以對!

  在談完之後,韓藝又設宴招待這些關中大地主,有些保守派都不願意參加,他們覺得這人丟大了,他們是心不甘情不願呀,但是韓藝又從尚書令變回了韓小哥,笑呵呵的拉著他們一起入席。

  「尚書令,你向來對於這生財有道頗為了解,何不藉此機會,點撥我等幾句。」

  作為韓藝的忠實信徒,宇文修彌可不會放過這個取經機會,畢竟他方才給予了韓藝支持,那你總得回報我一些吧。

  可見他已經徹底蛻變成一個商人。

  但是這話說得有些人就挺不開心,尤其是那些傲慢的貴族,他們可不是心甘情願答應的,只是說韓藝在耍賴,他們沒有辦法。

  點撥?誰點撥誰呀!

  「不敢,不敢。」

  韓藝站起身來,道:「這話可不敢當,這裡許多人都是我的長輩,交流一下,那倒是可以的。」

  「那也行啊!」宇文修彌興奮道。

  韓藝道:「在坐的都是土生土長的大地主,平時接觸最多的也就是糧食,那我就跟各位談談這糧食吧。」

  大家一聽,都有些期待的看著韓藝。

  要是談商業,許多人都沒啥興趣,你要說糧食,那可不同了。

  韓藝道:「有道是,八百里秦川。由此可見,關中地區那是沃土千里,之所以糧食供應不足,主要是人口太多,全國上下四成的府兵都是集中在關中地區,糧食供應不了,不是說關中土地貧瘠。我們關中地區的小麥,那可是全國數一數二的,你們也都應該吃過那兩季稻,你們認為兩季稻能夠咱們關中的小麥相比麼?」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