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7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那邊又將國債券的糧食直接算是存入金行和元行,利用這兩個私營,暫時去控制地方官府的財政,李治如今是真的非常害怕,他從未經歷過這麼恐怖的貪污事件。

  抽查是很快的,而且皇家警察目前是隸屬中央的,他們跟地方官府沒有什麼勾結,他們還是非常公平,反正誰接管,跟他們關係也不大,而且這又是臨時的,很快就將官員給選出來了。

  有了錢,有了官員,這官府就能夠運轉起來,官府一旦運轉起來,朝廷就對於地方上有了控制。

  而官府做得第一件事,就是招商引資,官府目前最為緊要的是重新建立起信任,抽查並不能夠建立其多大的信任,關鍵還是得給一口飯吃,招商引資就是為了解決失業問題。

  這些州縣別看一片亂糟糟的,但是對於商人,這裡簡直就是天堂。

  因為這裡有著大量的人身自由且擁有勞動要素而又無足夠生活資料的勞動者,這真得感謝李義府與那些大地主們,李義府先強行徵稅,又抬高鹽價,迫使農夫破產,因為小農經濟是受不了任何暴力摧殘的,那邊地主又趕緊補招,兼併農夫的土地,農夫們背井離鄉,顛沛流離,這就為商人提供了絕佳的勞動力。

  更美妙的是,作坊都是現成的,你來就可以開工。

  揚州、睦州大量的富商們,趕緊帶著糧食就往這些地方沖,生怕落於人後,甚至於直接將人招到睦州來,如今百姓什麼都不求,就求一口飯吃,這種低廉的勞動力,你上哪去找呀。

  要知道在這一次危機中,誕生了很多有錢人,但他們這些人沒有土地,他們只有一條路可走,就是資本之路。

  不但如此,農村裡面也開始進行商業化。

  最先就是從揚州開始,揚州本地倒不是因為暴力而開始的原始積累,是因為這兩年揚州的經濟實在是太好了,給人造成一種資本天堂的假象,其實都是給走私販炒起來的,當人們意識到,如今當一個酒保都比種地划算,而且後代還有機會讀書,那我還去種什麼地?

  揚州周邊的百姓就不願意繼續待在農村裡面,士紳、地主都已經攔不住他們,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揚州的花花世界實在是太吸引人了,他們就將土地租給地主,你幫我將稅交了就可以,我自己去城裡賺大錢。

  地主手中的土地多了,也開始商業化管理,又到處僱人來集中生產。

  到後期揚州、睦州的商人找不到投資的方向,於是也跑去各州縣買土地,他們都是商人,那寧可僱人生產,也不願意將土地租給農夫,讓他們做自己的佃農,因為商人要的是資源,收租那點點錢,商人還真看不上,橫收豎收也就那麼多,商人求得是生產資料。

  其實這個僱農,是韓藝當初在長安推廣,但是這正當性推廣,過程是非常緩慢,而且引發了地主與商人之間的矛盾。

  而這一場曠日持久的經濟危機,是非常徹底的將生產力和生產資料分開來,給資本提供了發展的土壤。

  當然,這一場危機主要就是集中在整條運河這一條線,因為這是從官營開始的,官營也需要交通的,肯定是從交通最發達的地方開始,這一代可是水路最發達的地方,巴蜀、嶺南就沒有受到什麼影響。

  巧合的是,商人也非常喜歡這一代。

  這也可以說是一個分叉口,以往歷朝歷代發展到這一步,通常是要面臨重新洗牌,朝廷缺錢,就只有徵稅這一招,而且是對農民下手,因為地主本來就是封建統治階級,地主的稅很難徵得上,但是那種情況如果再徵稅,肯定要爆發內戰的,就開始新得輪迴,不斷輪迴輪迴再輪迴,但是這一回,就直接拐了一個彎,不再去輪迴。

  ……

  但是,這病來如山倒,病去如抽絲。

  雖說局勢已經漸漸控制下來,但是要恢復過來,肯定還是需要一定的時間。

  商人的資本積累,肯定也是需要時間的。

  這對於唐王朝而言,造成的傷害是不可估量的,幾千萬貫那是隨隨便便丟掉了,唐朝可不是宋朝,丟幾千萬貫那真是傷筋動骨呀,因為唐朝完全是小農經濟,宋朝工商稅比農稅還要高。

  但不管怎麼說,總算是苟延殘喘的活了下來,這才是最重要的。

  時隔多日,在渭水碼頭上,終於又看見楊帆而來的貨船。

  長安的百姓可真是激動死了。

  而在碼頭上也站著不少人,正是韓藝與兀可烈他們那些西北商人。

  「韓小哥,韓小哥!」

  這船都還未靠岸,就聽得甲板上傳來激動的叫喊聲。

  只見錢大方、趙四甲他們激動的朝著碼頭招著手。

  韓藝也是微笑的招著手示意。

  過得好一會兒,這船終於靠岸了。

  錢大方他們立刻從船上下來。

  韓藝笑吟吟道:「你們要是再不來的話,你們就錯過最佳的時機了。」

  錢大方忙道:「我們已經是立刻趕過來,但是貨物太多,這都需要時日的。」

  其實他們還順道,投資了其他州縣。

  兀可烈聽得神色一喜,忙喊道:「老錢!」

  錢大方哎呦一聲,「老哥,你咋還在長安啊!」

  兀可烈頓時面色一僵,尷尬的說不出話來。

  錢大方他們哈哈大笑起來。

  兀可烈他們也笑了起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