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3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揚州又有糧食,如今市面上的酒可都是出自他的酒坊。

  朝廷的酒肯定貴,畢竟朝廷幹什麼都成本高,效率又慢,跟私人的沒法比。

  再加上走私集團跟士紳的關係,士紳也得買他們的酒,還得掩護他們賣酒。

  趙四甲試探道:「老錢,是不是韓小哥給你支了什麼妙招啊!」

  「我來的時候,韓小哥正在守孝,自家的買賣都顧不來,哪裡還顧得了我啊!」錢大方說著話鋒一轉,道:「但是我一直都相信,韓小哥去哪,我就去哪,這一定沒錯。所以自從韓小哥去旅行,我這心裡倒是有些不安了。」

  趙四甲他們聽的很不是滋味呀,三年前,他們幾乎還都在一個層面,而如今可不在一個層面上了,他們這幾年都沒有賺什麼錢。

  當初他們還是捨不得長安這個大市場,沒有跟錢大方一樣,一看情況不對,就馬上來揚州找韓藝,這效果立刻體現出來,人家都開始住莊園了,而且在揚州大有名氣,那官員見到他,都得客客氣氣。

  沒有辦法,錢大方捐了不少錢給政府,因為揚州的大富商心裡都很清楚,官府暗中幫了他們很大的忙,所以楊展飛好,他們就更好,不就是錢麼,所以楊展飛幹什麼,資金立刻到位,光揚州城內就有八所昭儀學院,全部都是免費入讀,非常的誇張,比長安的都多,這就是因為揚州有錢人太多了,他們當然想自己的子女能夠讀上書,而且不缺人才,大量的人才往揚州跑。

  那這周邊環境、設施都得跟上去。

  遊樂園也在建造當中。

  揚州的消費早已經打破了長安的消費記錄,很多人因為走私發了財,其實韓藝只是一個領頭人,他手下是譚洞,譚洞下面又有人,是一層一層下去的,而且他沒有壟斷這一行,揚州興起很多走私集團,這些走私的人,錢來的太快了,而且今日不知明日事,有錢就花,這有消費,經濟當然好。

  這經濟好,那人才、人力都往這邊跑,揚州周邊的那些士紳再也攔不住鄉民往城裡跑,要是我住太遠,我不知道這是,那就算了,可我就是揚州的人,我去城裡隨便幹個活,也比在家裡賺得多啊!

  甚至於樂浪州那邊的原料都是直接走海路到揚州來,去長安,長安誰買得起啊?

  而且走海上,連關稅都不用繳,揚州官府根本不管,這麼長的海岸線,我哪有這麼多人啊。

  這就導致揚州擁有生產力,資金,生產資料。

  發展起來是非常迅速的。

  相對揚州而言,睦州就比較低調一些,睦州其實很有錢,畢竟作坊都集中睦州,揚州只是灰色市場,不過睦州的百姓都在努力的幹活,他們並不知道自己生產商品都被銷售到那裡去了,他們也不管,他們只想掙錢,不要再回到以前的那種生活。

  揚州官府。

  「楊刺史,卑職奉陛下之命召韓藝立刻回長安。」

  「韓藝他早就去旅行了,如今不在揚州。」

  「不知韓藝是哪裡旅行呢?」

  「這我也不清楚,因為他只是說想去看看我大唐壯麗的河山。」

  第1802章 都是渣渣

  亂了!

  全都亂套了!

  這一場經濟危機以驚人的速度蔓延全國,物價上漲,朝廷胡亂徵稅,這要都還不亂,那就真成怪事了。

  這官營真不是那麼簡單的,你要搞官營,首先,中央對地方上要有極強的控制力,但是就唐朝的制度而言,那是非常寬鬆的,而且地大人稀,一般州縣的官府,那都是小政府,衙役也就那麼幾個,徵稅都是由當地士紳去徵稅,講究的官民合作,這朝廷突然要官營,那只能從外面招人,而這些人又都是良莠不齊,魚龍混雜,他們也只是混口飯吃,不是那種有抱負的專業人士。

  這些草包,遇到那些走私精英,不就是被玩弄的份,士紳自己都走私,官府更加是無能為力。

  百姓一看,走私這麼賺錢,那我也去搏一搏,留在這裡也沒有飯吃,朝廷又要徵稅,物價又上漲。

  大量的百姓開始逃亡,這樣一來,逃稅、漏稅的反而就更多了,朝廷就更加征不上稅,官府又養著這麼多人,官府也被逼得運作不下去,你不發工資,大家就都不幹活,他們不但不幹活,反而還跟走私集團勾結,跟這邊勾結,至少有錢賺,到最後他們直接都拿著官鹽去走私,這走私就更加猖獗,地方官府基本上面臨關門的窘境。

  這就是在不斷的惡性循環。

  但是最最最嚴重的,還是國家財政的赤字。

  這國庫一旦沒錢,就沒有辦法支援地方政府,那地方政府就只能自己干,也不顧什麼朝堂制度,怎麼幹有錢,那就怎麼幹唄。

  一些鹽產地的官府,自己也從事走私。

  等於從長安發出去的鹽和其它的貨物,以及地方上所剩的資產,都落入私人的腰包裡面,有些官員直接攜款出逃,他知道管不了了,留在這裡,怎麼都是死,這真是雪上加霜啊。

  「憨厚」的李義府還不知道外面已經亂成這樣,他心中只有他自己,他才不會管那些百姓的死活,他還在不斷的下令,催各地繳稅上來,可惜那些地方官員都不知道去哪裡了。

  ……

  自由之美。

  「公子,有人想從咱們這裡購買一萬件貨物。」

  徐九很小聲說道,就跟做賊似得。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