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6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這話一聽就知道話裡有話,錢大方眼眸晃動幾下,心想,哎呦!這一趟可真是沒有白來。道:「好!我聽韓小哥你的。」

  韓藝笑著點點頭。

  ……

  翌日。

  韓藝又來到韓大山的墳墓前清掃,祭拜。

  「東主,你找我。」

  彭靖來到墳墓前道。

  韓藝跪在墳墓前,一邊燒香,一邊問道:「你知道悔過寺嗎?」

  彭靖點點頭,小聲道:「我也去過。」

  韓藝正色道:「我昨日去過一趟悔過寺,生意還挺不錯的,相信那些老尼姑賺了不少錢,你去給我暗中追查,這悔過寺的錢都用在了什麼地方。」

  「是,我待會就讓人去追查。」

  「但是你要記住,千萬不能讓對方發現。」

  「嗯。」

  第1767章 一群賭徒

  以韓藝如今的身份,他也只能去調查一下悔過寺,因為他的格局也就這麼一點大,他可沒法去調查大理寺。

  而與之相反的是,武媚娘憑藉著他的新政,一躍成為大唐政壇中,一顆冉冉上升的新星。

  朝野內外對於武媚娘是讚不絕口,包括一直以來都看不起武媚娘的士族階級,如今也對武媚娘是刮目相看。

  這還得感謝韓藝,正是因為韓藝的資本主義,導致士族與武媚娘站在了一塊,武媚娘的政策是非常迎合士族階級的,因為只有小農經濟下,這士族才能發光發亮,士族最強大的地方,就在於鄉村勢力,老百姓與士族世世代代在一片土地上,那誰能夠撼動他們的地位。

  可是要發展商業經濟的話,可肯定就是城市經濟,鄉村勢力必將走向衰弱,那麼士族當然是支持武媚娘的新政。

  其實武媚娘本來是想利用商業經濟去摧毀士族,只不過她認為想要一舉打垮士族是不可能的,但是可以一舉打垮韓藝,在消滅韓藝這個隱患後,再去跟士族算帳,而且她可以借對付韓藝獲得更多的權力,對付士族也就更加有把握,這是她的政治理念,她不可能放棄的,只不過她如今是審時度勢。

  武媚娘可以說是將韓藝的招數玩得是爐火純青,其實她也是左右逢源,八面玲瓏,要知道如今她都沒有宣布跟韓藝撕破臉,跟以前敵對的士族又暗中勾搭,而且李治也非常信任她,朝中大臣也被她籠絡,非但如此,她還深得民心,百姓也是支持她的。

  這其實都是韓藝的套路,只不過推行的政策不一樣而已,而且她比韓藝玩得還要好,可謂是青出於藍而勝於藍。

  ……

  正如玄機道長所言,當朝廷開始在各個碼頭成立稅務局,攔路收稅,商人立刻開始裁員,尤其是作坊,是大面積的裁員,商人都是現實主義,很少有像鄭善行那樣的理想主義,商人只是挑選那些可以提高價格的商品出貨,也就是說被自己壟斷的商品。

  而那些不被自己壟斷的,就留下供應長安市場的供應鏈,因為一出長安就得交稅,那就沒有什麼競爭力,自然也就不需要生產那麼多,就必須要裁員。

  原本這大面積裁員,肯定會造成非常負面的影響,京師之地,又無天災,結果到處都是流民,這沒法向任何人交代。

  李義府早先就提醒過武媚娘,要防著這一點,並且提出官營的策略。

  武媚娘是非常認同,其實武媚娘也考慮到了這一點,因為官營跟韓藝的私營是截然相反的,是毀滅韓藝政策的致命一擊。但是武媚娘也知道李治不會同意,因為李治非常信任韓藝的理念,朝廷就不能從事買賣,其實他們都在等這一日。

  等到大量的工人失業,武媚娘召集群臣商議,商人不幹了,這些百姓該怎麼辦?

  士族當然不會就此向商人低頭,李義府一帶頭,要求朝廷接盤,大家立刻就都贊成。

  但沒有提出官營的理念,而是說先將這些人給招來,釀酒、製鹽,等等。因為朝廷一直也都是自給自足,以前朝廷的作坊那都是最大的,如今要做的就是再擴大,將這些人安置進來,他們生產的東西,一部分賣出去,賺的錢發工資給他們,避免國庫的壓力。

  這理念是多麼的仁義,多麼的崇高。

  為了那些百姓,李治也不好不答應,先將他們安定下來再說。

  一切的一切的都是水到渠成,不是說刻意為之。

  但是官營那就是毒品,會讓人上癮的,這拿起來就很難放下,而且需求量會越來越大,也會變得更加貪婪。

  而張大象是一直跟在韓藝身邊的,受到韓藝很大的影響,一看朝廷開始自己幹了,心裡就非常害怕,因為這責任太大了,於是張大象就裝病,因為他也不好致仕,明君在位,你又年輕,你要致仕,你是幾個意思呀。

  李義府、許敬宗一看張大象主動認慫了,當即是開心死了,這戶部已經碗裡的肉,他們覬覦戶部很久了。

  武媚娘就想讓李義府去兼戶部尚書,將韓藝的大本營給據為己有,但是她也好做得太明顯,於是就試探了一下李治試,如今戶部尚書在家守孝,戶部侍郎又生病了,這戶部一個老大都沒有,這可不行,戶部掌管著國家財政。

  但是李治這一次沒有答應,不但沒有答應,而且都不跟武媚娘商量,就下旨讓黃門侍郎許圉師檢校戶部尚書,他沒有讓人出任戶部尚書,顯然在他心中,這個位子還是給韓藝的。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