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5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李治面泛猶豫之色,因為這種事確實是沒法操縱的,許敬宗、李義府可沒有這麼大的你能耐,可以操縱這麼多百姓,要他們有這能耐,那他們可以直接當皇帝了,道:「那你們認為,如今該怎麼辦?」

  許敬宗道:「臣以為朝廷應該順從民意,重新回到農本商末的思想中,如此國家方能回到正軌上。」

  「不可!」

  一旁沉默的武媚娘突然開口道。

  雖然李治出來了,但是武媚娘也是此事的參與者,她當然得參與此次會議。

  而她這一聲「不可」,恰恰喊出了李治的心聲,李治是非常支持韓藝的政策,趕緊問道:「皇后對此有何看法?」

  武媚娘道:「雖說商人也有不對的地方,但是商人對於我大唐貢獻也是非常巨大的,在臣妾看來,恰恰是因為農本商末的思想,才導致這一切的發生。」

  許圉師、盧承慶他們都困惑看向武媚娘。

  但是他們都不感到詫異,雖然武媚娘反駁的是許敬宗,但是在他們看來,韓藝也是武媚娘的人,武媚娘也經常護著韓藝,這已經是司空見慣之事。

  李治也聽得糊塗,道:「此話怎講?」

  武媚娘道:「關於農桑,朝廷一直都有著一套非常明確的規定。然而,卻沒有一套明確的規定,去規範商人的行為。這是因為,我大唐建國初期,商人並不是很多,只要管理好兩市便行了,但是如今商人發展的太快,但是又沒有規範,才導致商人中出現許多害群之馬,臣妾認為,朝廷的當務之急,是頒布一套規範商人的律法。」

  這話的確說得是不偏不倚。

  以前都是韓藝跟商人商量著辦,用引導的方式,商業法的話,韓藝也都是順勢而為,沒有強行頒布希麼商業法,山東集團和關中集團,那都是配合朝廷,不是說他們必須要這麼做。

  這跟農民不一樣,農民的話,是非常明確的規定,其中均田制,基本上什麼都規定了。

  許圉師、盧承慶等人也是紛紛點頭。

  這也非常符合李治的心思,又繼續問道:「那依皇后的意思,朝廷又該如何應對當下的情況?」

  許敬宗要回到原有的制度,李治是不可能答應的,因為商人的崛起,也是屬於他的政治遺產,怎麼可能輕易廢掉。

  武媚娘道:「臣妾以為想要平息如今的局面,首先得讓百姓接受商人,知道商人的存在對於百姓是有利的,對於朝廷也是有利的,甚至於對於整個國家都是有利的。朝廷可以用徵收商稅的方式,來減少百姓的負擔,以此來平衡。」

  許圉師道:「前些時候,不是已經開始徵收商稅了。」

  武媚娘道:「那只是象徵性的,為了平息許州的民怨,實際上並未給百姓和朝廷帶來多大的益處。我的意思是,用商稅來減輕百姓的負擔,我大唐一直以都鼓勵輕徭薄賦,國庫也不是很有錢,但是國家又需要這麼多錢,在這情況下,如何減輕百姓的負擔,唯有增開新稅收,如果百姓知道商稅能夠減輕他們的負擔,那自然就不會去反對商人。而商人的話,他們賺了這麼多錢,遠比農夫要多得多,他們理應要承擔更多的責任,這樣百姓心裡也會平衡許多。」

  李治聽得頻頻點頭,這其實就是韓藝當時跟他規劃的,原本這事應該是韓藝來處理,但是因為韓藝不在,而且事情又比較緊急,李治就認為這麼做還是延續著韓藝的政策,並沒有說大規模的改變,對此也是非常滿意的,又向許圉師他們問道:「諸位愛卿以為如何?」

  許圉師他們也認為這挺對的,商人有錢,用商人的錢,來減輕百姓的負擔,這是可以有的,要知道他們都深受儒家教育,心存百姓,而且多多少少都有一些鄙視商人,故此他們都同意的武媚娘的辦法。

  李治便道:「既然如此,那此事就交由皇后來處理。」

  他將這事交給武媚娘,主要還是因為,他如今要靜養,沒有這麼多精力去處理這些事,但這也不是因為他對武媚娘的寵信,而是他不敢將此事交給許敬宗、李義府等人,因為李治這二人跟韓藝有矛盾,交給他們一定亂來,他並不知道武媚娘是要對付韓藝,因為在他的印象中,武媚娘一直以來都是支持韓藝的,他希望武媚娘能夠幫他延續韓藝的政策。

  然而,這麼一來的話,武媚娘就可以制定政策,頒布政策,等於就是將韓藝的權力握在了自己的手裡。因為一直以來,國家政策,其實都是韓藝在主導,這也是韓藝的立足之本。在此之前,武媚娘是沒有制定和頒布任何政策的權力,她只是一個代理人而已,她當時只能聽從樞要大臣的建議,然後擇優而取,而如今的話,國家政策是由她來制定,皇帝是當著樞要大臣的面說得,大臣也都贊成,這也是名正言順的。

  不得不說,她這一招玩得極為精妙,因為看上去她是在維護韓藝,而且大家也都相信,因為在很多人看來,武媚娘與韓藝是盟友關係,緊緊聯繫在一起的,武媚娘當然得維護韓藝。

  另外,武媚娘知道在李治心中,韓藝地位是非常重的,李治是非常支持韓藝的政策,因為韓藝的新政跟李治那種渴望超越李世民的心態,是完全匹配的,再玩貞觀那一套,那他總是在李世民之下,沒法超越李世民。所以,如果武媚娘要反對韓藝的政策,李治是不會答應的,至少目前是不會答應的,李治要不點頭,她是一點辦法都沒有,如今長孫無忌這些元老一死,皇權那是至高無上,李治手握大權,又消滅高句麗,威望也是極高,武媚娘得表面上得支持韓藝,李治才會將這個權力給她。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