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1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韓藝道:「這你可是誤會了,我絕沒有偏袒牡丹,我會親自在旁輔助你的,我最多是閒聊的時候,跟牡丹談談買賣上的事,我是支持你的。」

  蕭無衣哼道:「你有本事倒是不支持我,你如今要在這裡守孝,你要去城裡做買賣,楊展飛非得將你抓起來不可。」

  說得你好像不用守孝似得。韓藝揮揮手道:「且不論這一點,你倒是反駁我說得,哪怕是你能夠反駁一點,我絕對向你低頭認錯,如果你不能反駁,那你就是最好的老師,既然如此,你就有責任肩負起教育孩子的責任,也只有你教,咱們的孩子才能夠出將入相。」

  話都說到這份上,蕭無衣還能說什麼,點頭笑道:「好吧,我答應你就是。」

  元牡丹立刻給韓藝遞去兩道感激的目光。

  韓藝沒好氣道:「我說牡丹,你還遮掩什麼,無衣這麼聰明,難道她看不出你的小心思麼?無衣之所以答應,不是因為我忽悠,而是因為她深明大義,早有此打算,你難道是第一天認識無衣麼,如果她不想幹什麼,誰都勉強不了。」

  元牡丹登時尷尬的兩腮通紅,就跟打了胭脂似得,她從未見過如此卑鄙的丈夫。

  「還是夫君了解我。」蕭無衣卻是得意一笑,又朝著元牡丹道:「就你那點雕蟲小技,焉能瞞過我。」

  元牡丹甚覺委屈,被他們調侃的說不得話,但她畢竟是一個商人,她有著商人的思維,這本是她的責任,如今蕭無衣幫她分擔,她才有精力去打理元家在江南的買賣,那麼讓蕭無衣諷刺兩句,又有甚麼關係,索性也就不與蕭無衣爭。

  蕭無衣見元牡丹出奇的沒有做聲,心裡那個痛快呀,略帶感激朝著韓藝眨了眨眼。

  韓藝笑了笑,讓大家各有所得,並且得到的是自己想要的,這一直都是他追求的,也是他最擅長的,不然怎麼當老千。

  第1745章 年輕就是優勢

  韓藝是回家守孝的,根據規矩而言,是不能會見賓客的,知趣的人,也不會來打擾韓藝。

  但是韓藝不同,整個揚州的發展,都與韓藝息息相關,身為揚州刺史的楊展飛,是無論如何都要與韓藝見上一面,好好談一番。

  今日,楊展飛就親自將楊飛雪給送了回來。

  「韓藝,無衣姐她們呢?」

  「在後院教韓玄牝和韓蕊讀書了。」

  「是麼?那我過去看看。」

  楊飛雪當然知道楊展飛找韓藝有要事商談,故此她非常識趣的去到了後院。

  她一走,楊展飛便向韓藝笑道:「你也別嫌我煩,我可是沒有辦法。」

  「你要再不來,我都要去找你了。」韓藝笑著搖搖頭,又伸手道:「請坐。」

  今日天氣不錯,韓藝也就沒有請楊展飛去屋內坐下,二人便在院中坐下。

  楊展飛好奇道:「你急著找我有何事?」

  韓藝笑道:「我可不是一個人來的,我還帶了這麼多人回來,他們可不是來幫我爹守孝的。」

  楊展飛笑道:「是關於顧傾城她們吧?」

  「你眼裡怎麼儘是女人,我鳳飛樓在這邊有分店,她們哪裡用得著你來操心。主要是賢者六院。」韓藝道:「你別說沒有收到我的信。」

  楊展飛一陣尷尬,道:「這只是小事,我已經都幫你安排好了,改日我帶你去看看。」

  韓藝笑道:「那不知楊刺史認為什麼是大事呢?」

  楊展飛忙道:「我指的小事,並非說賢者六院是小事,我的意思是這個事情非常簡單,至少比起揚州的發展而言,是這樣的。」

  韓藝笑道:「可我看揚州發展的挺好的。」

  楊展飛嘆道:「表面上是發展的不錯,但是實際上,問題也是不少的。雖然揚州是江南最繁華的,但並非是江南地區經濟發展最為迅速的,你可知道你的商業計劃在哪個州發展的最好麼?」

  韓藝愣了下,道:「難道不是揚州?我一直都以為是揚州。」

  「揚州發展的好,那是因為揚州乃是運河的中轉站,但並非是商業發展最好的州。」

  「那是哪個州?」

  「是陸州(杭州地區)。」

  「陸州?」

  韓藝微一沉吟,突然道:「陸州不是陳碩真造反的大本營麼?」

  「這你還真是說到點上了。」楊展飛道:「正是因為陳碩真,這陸州才發展的最好。」

  也不知道那個女人如今怎麼樣?韓藝不禁思念起陳碩真。

  楊展飛見韓藝低眉不語,好奇道:「你怎麼呢?」

  韓藝一怔,道:「沒什麼,只是感覺到比較詫異。」

  楊展飛笑道:「你這麼聰明,難道連這個都想不明白。」

  拜託!我想女人去了好麼!韓藝稍一沉吟,道:「你想說的是地主、鄉紳。」

  「正是如此。」楊展飛道:「當初陳碩真造反,殺了不少人,其中也包括當地的士紳和地主,而當時跟隨她造反的地主和士紳,後來又被朝廷給殲滅,導致陸州的鄉紳、地主勢力是非常薄弱的,而當地的百姓都還處於恢復的過程中,你的商業計劃一到陸州,就立刻得到了百姓的認同,江南最好的瓷器作坊、絲綢作坊,都是建在陸州的,而非是揚州。

  這是因為當初咱們保住了揚州,揚州的鄉紳、地主勢力都未遭到衝擊。在一開始的時候,長安的貨物來到揚州,是大受歡迎,但是隨著越來越多的貨物進入揚州,扶植起不少的商人,這引起了當地士紳、地主的警覺,他們認為商人威脅到他們的地位,但是當時來講,這是大勢所趨,他們故此只是在暗中阻擾商人的發展,好比說限制百姓來城內務工,以及在輿論上面,攻擊商人。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