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0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他說得不錯,是老天在幫他啊!武媚娘本來還沒有想到這一點,如今聽得心裡很不是滋味,為什麼上天要幫他,道:「不管是不是命中注定的,你能夠這麼想,我就感到非常放心了,你如今還很年輕,待守完孝,陛下還會找你回來的。」

  韓藝只是笑了笑,這個問題他可不好回答。

  武媚娘又是感慨道:「自從那一場山洪後,你一直是我最為信賴的幫手,在我身邊幫我出謀劃策,一直到如今都是,並且屢屢獲得不俗的效果,不瞞你說,在你面前,我就連說話都要放鬆一些,有些不方便與其他人說得,但可以與你說,可以說,若是沒有你相助,我也無法挫敗這麼多的強敵。然而,如今的局面,對於我而言,是一個全新的開始,我的心腹大患皆已經都倒下了。在這時候,我真是需要你在旁提醒我,只可惜,你馬上就得離開長安,但此時此刻我非常希望能夠聽聽你的建議?」

  韓藝正色道:「臣回來不久,許多事都沒有參與,沒法幫助皇后顧到方方面面,臣就說說自己的看法,皇后作為參考即可。」

  武媚娘笑著點點頭。

  韓藝道:「臣以為皇后當下最需要做的事,乃是鞏固自己的地位,畢竟這一切都來得非常不容易。」

  武媚娘點點頭,又稍顯期待的看著韓藝。

  韓藝繼續說道:「而最重要的就是三點,其一,太子。」

  武媚娘眼中精芒一閃,這要是以前,她非常欣慰,如今的韓藝提到太子,她反而感到有些緊張。

  又聽韓藝說道:「臣對於太子是非常看好的,因為太子所表現出來的天賦,以及待人處事,都是非常非常難得的,培養好太子,對於皇后而言,是意義重大,但是自古以來,太子都是大臣巴結的對象,可是這會引發很多的問題,故此皇后一定要注重培養太子,莫要讓那些大臣將太子帶入歧途,畢竟太子此時還非常年幼。」

  武媚娘當然明白其中的意思,點點頭,笑道:「難道你能夠如此為太子考慮。」

  韓藝笑道:「皇后言重了,臣畢竟是太子的朋友,幸好是朋友,若是老師的話,臣真的無顏面對太子,因為不管怎麼說,臣始終是忽略了父親大人,枉為人子,光憑在這一點,臣就沒法為人師表,而朋友之間,是相互幫助的。」

  武媚娘笑掩唇笑道:「既然是朋友,那你待會若不去跟太子道別,他肯定會很傷心的。」

  「臣一定會去跟太子道別的。」

  韓藝笑了笑,又繼續道:「其二,就是皇后你的名望,當初皇后聽從了臣的建議,走了一條有別於其他皇后的親民路線,而且皇后的努力、奮鬥、堅持,也會令百姓視皇后為榜樣。我覺得這對於皇后而言,是非常難能可貴的,決不能輕易放棄,而且,如果皇后現在就放棄的話,那麼百姓就會想,長孫無忌他們一走,皇后你就……他們會認為皇后是在利用他們,是非常的虛偽,皇后應該繼續推廣昭儀學院,臣剛好也向陛下建議,在犒賞三軍時,將昭儀學院作為一種獎賞,皇后應該利用好這昭儀學院。」

  「這事我也聽陛下說了,我也是非常贊成的,正所謂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武媚娘笑著點點頭,又道:「你說得不錯,這雖然不是什麼困難之事,但人們往往就是容易忽略這些看似微不足道事,結果也就敗在這上面,我會將你這一番話銘記於心!」

  韓藝道:「這最後,就得老調重彈,也就是我們一直以來的目標,也是所有爭鬥的源泉,就是那士庶之爭。長孫無忌雖死,但不代表這一切的終結。士族始終會堅持去維護自己的地位,關於這一點,他們是不會輕易認輸的。而皇后你的光芒越是強盛,他們就會越覺得刺眼,因為只要皇后你還在位,那就是對於士族最大的反對。這太遠的年代臣不是很清楚,但是從前朝到如今,可還從未出現過小姓皇后,獨孤氏、蕭氏、竇氏、長孫氏、王氏,全都是大姓出身。

  關於這一點,其實臣已經為皇后提供了非常上佳的素材。這幾年,臣很少去跟士族發生什麼衝突,而且近年更是在外征戰,但是如今那些罵臣的,可都是士族,這就是因為臣出身不好,如果臣這種出身都能夠當上宰相的話,那士族和庶族也就沒有分別,因此他們一有機會,就一定會攻擊臣的,不是因為臣與他們的個人恩怨,歸根結底,還是士庶之爭。」

  武媚娘聽得沉思起來,過得半晌,她才道:「那我又該如何應對?」

  韓藝道:「士庶之爭不是一夜之間冒出來的,而是經過一個漫長的過程形成的,故此不可能如比武一般,大家一決勝負,這肯定也是一個漫長的過程,而臣在這方面,一直堅持著兩點,就是科舉與商人。科舉能夠幫助庶族進入朝中,削弱士族在朝中的權力,而商人勢力能夠用平衡士族在民間的威望,這必須要雙管齊下,方能有效的平衡士庶,而當二者趨於平衡,即便有爭鬥,也不再是士庶之爭。」

  韓藝在說的時候,武媚娘一直都在認真思索著,沒有半點敷衍的神色,韓藝說完有一會兒,她才感慨道:「李義府、許敬宗等人雖然才華橫溢,但他們有一點始終比不上你,就是遠沒有你看得那麼長遠,每回聽完你的建議,我總有一種豁然開朗的感覺。」

  「皇后過獎了。」韓藝微微頷首道。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