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6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韓藝納悶道:「無月為你爭氣?」

  蕭無衣一本正經道:「當然呀,他的兵法可是我傳授的,他是我的徒弟,也是我的弟弟,他打贏了,就等於是我打贏了。」說著,她突然眨了眨眼,道:「要不下回,你也帶我一塊去,咱們三人將功勞都給占了,讓司空他老人家早點回家頤養天年。」

  你還真是什麼都敢說啊!韓藝哈哈一笑,在她的嘴唇上親吻了一下,然後便轉移話題道:「對了,我兒子呢?」

  蕭無衣道:「已經睡了,你要不要過去看看他。」

  韓藝點點頭,畢竟他沒有多少時間。

  夫婦二人,又來到奶娘的屋內。

  只見韓玄牝整個人趴在軟綿綿的棉花枕頭上,兩腮紅潤,流著口水,睡得那叫一個香。

  這一年未見,韓玄牝已經長高了許多,韓藝都已經快不認識了,這小孩真是一天一個樣。

  這令韓藝有一些傷感,只覺虧欠他們許多,他坐在床邊輕輕摸了下兒子的小臉蛋,眼眶微微有些濕潤,又拉著蕭無衣的手,輕聲道:「等我忙過這些事,我就去向陛下請個長假,好好在家陪陪你們。」

  蕭無衣抿唇一笑,道:「你認為陛下會批麼?他現在可是離不開你呀!」

  韓藝笑了笑,道:「可我永遠離不開你啊!」

  蕭無衣一笑,道:「你就知道撿好聽的說。」

  第1719章 定心丸

  看過小玄牝之後,韓藝又去到浴房裡面泡了個澡,蕭無衣非常體貼的安排兩個丫鬟去幫他捏一捏,蕭無衣知道這是韓藝最喜歡的,只不過她沒有這耐性,她捏一下,就沒法堅持下去。

  這對於韓藝而言,真是莫大的恩惠呀,他太需要這一刻,爽得韓藝直接在木桶裡面睡著了,最後還是丫鬟怕他冷著,才將他給叫醒。

  回到房內,韓藝摟在蕭無衣躺在床上,聊著韓玄牝這一年的成長經歷,但是沒有聊多久,他就睡了過去,他又不是鐵人,這日夜兼程趕了回來,確實非常疲憊,明日又還得趕路,交作業肯定是不可能的。

  翌日拂曉時分,韓藝就出發了,他都沒有時間去跟元牡丹和楊飛雪見上一面,而且他這一回也沒有帶著小野一塊去,因為他也不忍心讓小野天天跟著他東奔西跑的,反正李治會派了一支禁衛軍專門保護他,而且那裡大唐也駐紮著許多軍隊,安全方面沒有什麼問題。

  幸好只是去吐谷渾,離長安也沒有多遠,不需要去大都護,不然的話,韓藝的身體還真不一定受得了。

  忽忽數日,韓藝終於入得吐谷渾境內,放眼望去,整個牧場幾乎是看不到一個男人,全都是一個個婦女帶著孩子,或趕著牛羊,或躬身播種。

  沒有辦法,男人都還在前線待著,這些婦女幼兒本是要逃亡到唐朝境內,但是後來擋住了吐蕃大軍,而且春季到了,她們又回到自己的家園,在古代,一年之計在於春,錯過了春季,就錯過了一年。

  這就是為什麼韓藝急著趕來的原因。

  又行得數日,韓藝終於來到河源地區。

  王方翼、趙持滿、王玄策,以及弘化公主,鐸伏,等一干吐谷渾的將領,紛紛出得營帳,親自來迎接韓藝。

  「韓藝見過燕女王。」

  韓藝來到弘化公主身前,拱手一禮,如今這裡這多人在,而且韓藝還是大唐使臣,叫弘化公主就還是有些不妥,得稱呼燕女王。多日不見,弘化公主的美貌卻是更勝以往,她以前只是一個可敦,就是皇后,說得更加直白一點,她就是一個在家相夫教子的婦人,但是如今他可是女王,氣質又往上提升一個層面,站在這裡英姿颯爽,絕對可以說是吐谷渾最為亮麗的一道風景。

  弘化公主忙道:「韓尚書快快免禮。」眼中滿是喜悅之色,略顯激動道:「韓尚書,你可算來了。」

  韓藝笑道:「燕女王真是言重了,韓藝實在是愧不敢當。」

  弘化公主一愣,我哪裡言重呢?你又愧不敢當甚麼?

  又聽韓藝道:「我可不是來雪中送炭的,我只不過是來錦上添花的,燕女王真是巾幗不讓鬚眉,有燕女王在此,我來與不來,吐谷渾都無憂矣。」

  弘化公主不禁抿唇一笑,兩頰生暈,好生嬌艷,「韓尚書過獎了,這還得多虧趙刺史和二位王將軍相助,否則的話……這後果不堪設想啊。」

  王玄策、王方翼、趙持滿等唐軍將領也紛紛出來抱拳行禮。

  韓藝打量了一下他們三人,笑了笑,道:「看到三位將軍安然無恙,我心裡便放心了。」

  王方翼忙道:「多謝韓尚書關心,下官未能完成陛下交予的任務,實在是愧對陛下的信任。」

  韓藝笑道:「是呀,你們都將邊界推倒了白蘭部的邊界,的確跟陛下交予你們的任務有些出入,這我會跟陛下稟明的。」

  「哈哈!」

  鐸伏他們的哈哈大笑起來。

  韓藝又與鐸伏他們這些老熟人,寒暄了幾句,然後就與弘化公主一同往大帳那邊走去。

  來到帳內,眾人依次入席,弘化公主坐在中間,韓藝與唐軍坐在右邊,鐸伏與吐谷渾的將領坐在左邊。

  韓藝笑道:「燕女王,你們真是塞翁失馬,焉知非福呀!」

  弘化公主道:「此話怎講?」

  韓藝笑呵呵道:「那祿東贊此次出兵,本想一舉消滅吐谷渾的,沒有想到卻還丟了整個河源地區,不過我很好奇,為什麼這好的牧場,此時竟然沒有牧民放牧,俗語有云,一年之計在於春,這大好時光,可別浪費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