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7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而劉仁軌也算是時來運轉,原本他本是在中書省,後來因為那淳氏一案,得罪了李義府,李義府就將他貶到青州來當刺史,而如今要打百濟,青州就變得非常重要,而因為蘇定方是武將出身,這滅國之戰,不可能沒有文官輔助,劉仁軌本是中書舍人,跟皇帝比較近,李治自然也了解劉仁軌的才能,如今李義府已經倒了,李治又啟用劉仁軌來輔佐蘇定方。

  ……

  平靜的海面上,百餘艘艨艟巨艦列陣排開,遠遠望去,十分壯觀。

  但見一艘帆船來到中間的主戰船旁,船上一人攀上得主戰船。

  「啟稟獨孤校尉,倭軍堅守在白江口,任憑我軍如何挑釁,他們始終都閉門不出。」

  獨孤無月聞言不禁一笑,道:「看來這倭人也不傻呀,知道這在海面上與我軍決戰,對他們那小破船極為不利。那咱們如他們的意吧,去白江口與之決戰。」

  他身旁一人道:「校尉,根據我們前面幾番打探,這白江口地形狹隘,風平浪靜,去那裡決戰的話,我軍船隻的優勢恐怕發揮不出來。」

  獨孤無月自信笑道:「我自有滅他之策,立刻傳我命令,全軍開赴白江口。」

  ……

  這說來也真是有趣,如今的倭國主,乃是一個女人,歷史上稱之齊明天皇,是倭國的第一位女皇,和武則天的時代是非常相近的,可見這的確是一個女人的時代。這的老女人與她的太子中大兄,在倭國是南征北戰,所向無敵,還打到了蝦夷島去了,就是以後的北海道,那真是吊的飛起,正是因為一直以來戰無不勝,攻無不克,這無敵真寂寞,所以這位「大胸弟」才想來半島伸伸手,挑戰一下大唐。

  他們是來這裡不是打醬油,是要干一番事業的,他們對此是充滿了信心和希望,如果能夠戰勝大唐,他們就能夠控制半島,如果能夠半島,就能夠入駐中原。

  這倭軍原本受到百濟、高句麗的迷惑,認為唐軍不過如此,故此,初次與唐軍交手,還只是派少量的軍隊出戰,結果讓唐軍無損傷擊退,光用強弩就擊退了,這丟臉丟大了,於是又加派戰船應戰,結果一陣風浪就弄得他們潰敗而逃,跟預想中的有一些不一樣呀!

  不用想也知道,當初倭軍來到百濟時,肯定吹得是天花亂墜,我大倭國精兵強將,區區小唐,何足掛齒。

  可惜兩戰兩敗,這面子上是真心過不去,但是他還是可以找藉口,就是外面風浪太大,非我實力不濟,要是在白江口決戰,我一定勝。

  可這大言都還未冷卻,大唐水師就氣勢洶洶的壓了過來。

  你不就是要爺來這裡跟你決戰麼,爺就如你所願,你看,爺今日來了。

  倭軍見唐軍果然沉不住氣,竟然來到白江口這狹隘的水域,只覺這唐軍果真如傳言一般愚蠢,在這裡他們小船的優勢終於可以得以發揮。

  待唐軍來到白江口,這倭軍水師便沖了過來。

  獨孤無月站在船頭一看,搖頭嘆道:「如此對手,縱使取勝,只怕也無法痛快。」

  別說他了,其餘將士也都看傻了,這倭軍完全是沒有陣型,是一隊一隊的往上沖,唯獨這氣勢還不錯。

  可問題是這倭軍的優勢本就是兵多,兵多你還一隊一隊的往上沖,那對於唐軍而言,就不但是船隻兵器兵甲占優勢,就連這人數上都占優勢。

  完全看不懂。

  殊不知這倭國不是一個統一的國家,他的軍隊是各個藩國出兵組合起來,中間是很難協調的,如今他們看到唐軍自投羅網,再加上前面兩戰皆敗,迫不急的想要一雪前恥,而且也都想搶這頭功。

  這種送法,獨孤無月可不會跟他們講客氣。

  唐軍是巋然不動,列陣以待,箭如雨下,這倭人如今連甲都穿不起,船隻又沒有掩體,這比靶子還容易射一些。

  而且唐軍是那種艨艟巨艦,船體高大堅固,外面還貼著獸皮,居高臨下,船隻上裝有拍竿,就倭軍那小船,一旦靠近,就是一拍竿下,那就跟拍蒼蠅似得,那小破木船當即粉身碎骨。

  這倭人的思維方式,有時候總是難以讓人理解,這要是唐軍,都亂成這樣,那肯定趕緊鳴金收兵,重振旗鼓再來,唐軍要攻江口的話,也是非常困難的,但是倭軍統帥不這麼認為,這樣沖是不行的,所以我們得一起沖,我用人數來彌補陣型上的不足,我這麼多船隻,哪怕是一條線,也是源源不斷的。

  於是乎,五百艘戰船傾巢而出,氣勢洶洶的撲向唐軍。

  在倭軍看來,我的船隻不如你大,但是我的人多,而且都不怕死,我這麼多人,只要黏上你們,你們就是死路一條,我還能得到這麼多戰船。

  獨孤無月站在船頭,見遠處黑壓壓的一片沖了過來,也知道倭軍的意圖,如果讓他們靠近自己的戰船,那就非常危險了,於是立刻下達命令,轉換陣型。站在上面旗手趕緊打旗語,因為唐軍陣型非常完美,並未沒有亂,很快這命令就傳達各個船隻。

  但見唐軍水師突然兩翼張開,陣型是井然有序,絲毫不亂,這些年獨孤無月沒有絲毫的怠慢,天天都在訓練,這種陣型的轉換,那真是太輕鬆了。

  可是不能以己度人啊。

  你這麼玩,考慮過人家的感受沒。

  這殺氣騰騰衝來的倭軍,見唐軍突然散開來了,當即就懵逼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