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3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契苾何力哼道:「那你來幹什麼?」

  你以為我想來啊!韓藝看了看李績。

  李績突然道:「雖說問題不少,但是老夫認為韓藝的建議也未嘗不可。我方才就說了,我軍作戰多以早也要出奇制勝,我軍雖然缺少海上運輸的經驗,但是高句麗也一定想不到我們會這麼做,這就是奇招。至於是否可行,我等皆不熟悉水戰,可去問問駐守在萊州的將軍。另外,要攻占百濟,就必須動用水師,這海上一戰是避無可避。一個買賣人尚且都敢於嘗試,難道我們這些將軍就還不如一個買賣人麼。」

  拜託,我自稱買賣人,那只是謙虛的說法,我可是戶部尚書啊!韓藝稍稍給李績遞去兩道委屈的眼神。

  李績卻是不管,又道:「這古語有云,來而不往非禮也,他小小一個倭國也敢來我大唐邊上動土,那麼這筆帳遲跟他們清算的,而要打倭國的話,就必須渡海,到時不還得依靠海上運輸。」

  薛仁貴道:「司空說得不錯,這海上運輸利弊各半,但是我們應該想辦法去減少風險,而不是放棄這種做法。」

  其餘將軍也紛紛點頭。

  對於倭國的參與,其實他們都很憤怒的,你一個島上的猴子也敢來太歲頭上動土,太也不把我們當回事了。

  而今日會議的主要目的,就是確定作戰計劃,也可以說是撥亂反正,還是要回歸唐軍最擅長的戰術,不能再寄望於以萬全之策去消滅高句麗。

  這個其實是很有必要的,因為當面對一個實力與自己相差甚遠的敵人時,往往都會選擇穩紮穩打,說得好聽一點,就是要以絕對實力去碾壓敵人,而這樣一來的話,就會出現一個問題,就是戰術將會是根據雙邊實力來確定的,而非是看自己擅長與否,萬萬很多以少勝多的戰役,通常就是因為誤判了雙方實力。

  這畢竟不是二十歲的人去打一個三歲小孩,而且天時地利都在對方那邊,綜合起來,這實力就還不到碾壓的地步。

  通過這一場會議,李績基本就確定了作戰的方案,咱們戰略上可以藐視對方,但是在戰術上,還是得重視對方,要將高句麗視作東突厥來打,以我軍最強的戰術去消滅他們。

  會議結束之後,李績又單獨叫住韓藝,道:「你與我一塊去陛下那裡匯報吧。」

  如果沒有李治的准許,就李績的尿性,他當然不敢召開這種級別的會議,既然李治授意的,那他得去跟李治匯報,畢竟李治已經將自己視為三軍統帥。

  韓藝當即道:「沒有必要吧,我又不懂這些,我去匯報啥。」

  李績道:「此事就你我跟陛下知道,除你之外,我還能跟誰去。」

  「那——那好吧。」

  韓藝點點頭道。

  二人來到兩儀殿。

  「啟稟陛下,此次會議對於我軍而言,收穫不小,而且還有了新得突破。」

  李績一見到李治,都非常激動地說道。

  李治聽得十分興奮,這第一場會議就有收穫,多開幾場,豈不是用嘴都能消滅敵人,忙問道:「不知司空有何收穫?」

  韓藝也是一臉好奇的看著李績。

  李績立刻拿出海上運輸糧草的計劃,跟李治詳細闡述,而且只闡述優點,對於那些弊端,他是隻字不提。

  不過韓藝也不覺得有些不妥,跟皇帝稟報,當然是報喜不報憂呀!

  這李治也不太懂軍事,更加不懂這海上運輸,只覺李績說得很有道理,激動道:「妙哉!妙哉!如此一來,不但能夠為我軍節省不少人力、物力,而且還能打高句麗一個措手不及,破壞其對我軍堅清壁野的戰略。司空真不虧我大唐第一統帥。」

  李績忙道:「陛下,此計非老臣想出來的,而是韓尚書提議的。」

  李治哦了一聲,詫異的看向韓藝,笑道:「韓藝,你還真是深藏不露啊!」

  韓藝有些困惑,他突然感覺自己入到坑裡去了,但是哪裡不對,他又說不準,道:「陛下,臣哪裡懂得打仗,臣這般建議都是出於商人的思維。」

  「商人?」

  李治又覺得有一些虛啊!

  李績立刻道:「陛下,老臣也是今日才知道,原來戰爭與買賣又如此多想通的道理,真是令人感到匪夷所思。」

  這是什麼鬼東西啊!韓藝驚訝的看著李績。

  李治也驚訝道:「竟有此等事?」

  李績點點頭,又道:「關於糧草一事,關鍵有二,其一,籌備。其二,運輸。這恰恰是商人每天都在做的事,故此韓尚書不但能夠想出妙策來籌備糧草,還能提出更妙的運輸計劃。老臣懇請由韓尚書來統管此次出征的後勤。」

  我勒個去,敢情你做這麼多表情,又是要忽悠我去當押糧官啊!韓藝差點沒有噴出一口血來,急忙道:「陛下,這萬萬不可呀,微臣只能為出征籌備糧草,這後勤一事,臣可什麼都不懂啊!」

  李績笑道:「韓尚書謙虛了,當初西征阿史那賀魯不就是韓尚書督運糧草的麼,並且還立下奇功,記得當時陛下與滿朝文武都對於韓尚書是讚賞有加啊!」

  你個老狐狸,那明顯就是一次鍍金之旅,老子來押糧的過程中,半句話都不敢說,而且我立功用得是騙術,跟押糧又毛關係啊!韓藝心裡大罵,但他又不能說自己是去鍍金的,雖然大家都知道,於是趕緊看向李治,這事你老人家是再清楚不過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