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1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於是乎,他又偷偷找到武媚娘。

  「皇后,我先前遞給陛下的名單上,明明寫著趙持滿、王方翼、裴行儉一干人等,而如今中書省起草的詔令上面,這些人卻不在名單上了,我方才已經問過劉祥道,他說陛下給予他的名單就這些人,這其中是不是出了什麼問題?」許敬宗非常激動地說道。

  武媚娘第一反應就是此事定於韓藝有關,非常慎重道:「少了那些人,你具體說給我聽聽。」

  許敬宗對於這份名單是倒背如流,因為他這精心策劃的,立刻將少了的那些名單,告訴了武媚娘。

  武媚娘聽著有些迷糊,因為少了的人,除了她安排的蕭鈞之外,最高級別就是戶部侍郎張大象,但是韓藝保張大象這她能夠理解,其次涼州刺史趙持滿,裴行儉,王方翼,至於剩下得,都是一些小角色,是受到株連的,要不是許敬宗解釋給她聽,她不知道這些人是什麼人,而其中關鍵人物是一個沒少,就連韓藝以前的上司高履行都沒有少。

  長孫無忌與韓藝勾結,就為了保這些人?

  目的何在?

  武媚娘百思不得其解,思索半晌,道:「你先去問問陛下,看看陛下如何說?但是你也別強求,這些人都不過是一些小魚小蝦,不足為慮。」

  第1641章 大清洗

  一直沉寂的韓藝突然出來冒了個泡,故此武媚娘是如臨大敵,她一直都在等著韓藝出手,她並不害怕韓藝,只不過韓藝老是不出手,這令她很難受,可是卻沒有想到,韓藝只是做了這麼一件微不足道的事,這令她感到非常詫異,你們這麼關鍵的兩個大人物密會,就為了這點事,你們至於嗎?

  殊不知那天晚上,其實長孫無忌與韓藝確實也沒有聊什麼大陰謀,那晚的主角其實是武媚娘,雙方都想讓武媚娘知道他們的關係。

  但是任憑武媚娘再聰明也不可能想到這一點,就連長孫無忌這個當事人都沒有料到。

  而那邊許敬宗在得到武媚娘的支持,於是又跑去找李治。

  「陛下,老臣方才見到中書省起草的詔令,甚感不解,這其中是不是出了什麼問題?」

  許敬宗一臉困惑的向李治說道。

  李治心如明鏡,嘴上卻道:「有什麼問題?」

  許敬宗道:「那涼州刺史趙持滿乃是長孫詮的外甥,與長孫家的關係非常親密,又掌控著通往西北的要衝,他不可能不知道長孫無忌與韓媛、來濟勾結一事,可名單上為何沒有他?」

  李治道:「要說親密的話,趙持滿他家有皇室與長孫家的關係親密?另外,趙持滿這幾年在涼州政績斐然,大家都有目共睹,涼州能有今日之繁華,趙持滿是功不可沒,就連弘化公主都對他讚賞有加,朕前些日子還命人去表揚他,而又沒有確切的證據證明趙持滿參與其中,縱使有錯,朕認為也可以再給他給一個機會,讓他將功補過。」

  許敬宗立刻道:「陛下,這可不行,趙持滿與長孫無忌的關係非常親密,如今長孫無忌被貶,萬一他心生報復,而他又掌握著涼州重地,這可是非常危險的。」

  李治風輕雲淡道:「愛卿莫要過分擔憂,朕相信趙持滿能夠明白事理,不會做出大逆不道之事來,此事就這麼辦吧。」

  雖是笑著說得,但是語氣非常堅決。

  因為這本就是一樁冤案,他要保誰,理由太好找了,你有本事拿出確實證據出來,一句話就能夠將許敬宗給堵回去。

  許敬宗一看李治態度這麼堅決,也不敢再多說什麼,這事他只能與李治默契行事,而不能跟李治較真。

  其實李治在此事上面考慮的那是非常周詳,而且他是從自己的利益去考慮的,韓藝只是一個原因而已。他是權力也要,就名譽也要,再怎麼清洗,這國家一定要繁榮昌盛,而在治國方面,他最為倚重的就是韓藝,因為他心裡比誰都清楚,許敬宗他們沒有什麼治國的能力,故此,他還提拔了盧承慶、許圉師、韋思謙、劉祥道等有真才實學的人,後起之秀中也有王玄道、任知古、崔戢刃,以他為中心的大臣班底已經形成了規模,由此可見,他絕不是昏君,他周邊還是有很多人才的。

  這就是帝王之術,帝王用人,不能光用君子,也不能光用小人,得將他們摻雜在一起,這樣才能達到平衡。

  而且,只要將這些元老大臣都給清除出去,關隴集團就已經完了,留著趙持滿這些年輕人,是決計無法危及到皇權的,因為李治也只是保住了一小部分人而已,這些人又是零零散散的,成不了氣候,不足為慮,他們要敢有異動,隨時可以要他們的性命,但是他們這些人對於許敬宗這些人是一個隱患。

  因為此案是許敬宗搗鼓出來,他只不過是被逼無賴,這些人要恨也是恨許敬宗、袁公瑜這些人,不會去恨他的,因此他也很放心。

  可見李治針對任何人都留了一手,因為如今清除了關隴集團,那麼許敬宗他們這個勢力會不會膨脹的非常厲害,李治他也得防著這一點,這也是他保留韓藝身邊官員的一個原因,他要將權力分散給這些大臣,而不是集中在某一派。

  當然,許敬宗也不是害怕趙持滿,他這麼驕傲的一個人,怎麼可能害怕趙持滿,他在意的只是李治沒有完全尊重他的勞動成果,但是這問題不大,完全不能影響大局,既然皇帝這麼堅決,許敬宗當然不會傻到再咄咄逼人。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