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5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難怪你在樹林外面,就原形畢露,鬼鬼祟祟的,好似生怕人家不知道你是一個假道士。」韓藝苦笑得搖搖頭,又道:「不過一切都過去了,你現在有足夠的時日去練習,我會幫你在周邊縣城混出一點名堂來,讓你成為一名真正的神棍。」

  杜元紀驚喜道:「東主你會算卦?」

  韓藝慍道:「老子堂堂戶部尚書,豈會幹這神棍之事。」

  杜元紀面色一僵,訕訕道:「那——那咋混出名堂,小人也不會啊!」

  韓藝笑道:「算命有什麼了不起的,真正有本事的,是能夠主宰別人的命運。」

  杜元紀想了好一會兒,搖頭道:「小人愚鈍,不太明白東主的意思。」

  韓藝怒其不爭的指了指他,又道:「我觀你面相,今日你財運亨通,等會就會撿到十貫錢。你信不信?」

  杜元紀嘿嘿一笑,道:「這咋可能。」

  「不信?」

  韓藝手往他腳下一指,道:「你低頭看看腳下。」

  杜元紀低頭一看,驚訝道:「代金券。」趕忙撿起數一數,果真十貫錢,微一沉吟,抬起頭來看著韓藝,訕訕笑道:「這——這一定是東主你扔得吧。」

  「當然我是扔的,你還真以為你這麼走運,跑到這鳥不拉屎的地方也能見到十貫錢,若是真的,那定是一個陷阱。」韓藝瞪了他一眼,道:「我扔十貫錢,你就能瀟灑幾日,我扔一千貫錢,你的命運就將會被改變,這就是主宰之力。」

  杜元紀沉思片刻,突然啊了一聲,「小人明白了,小人明白了。」

  韓藝笑道:「好了!趕快回譚主管那裡去,他會告訴你怎麼做的。」

  「是是是!」杜元紀又將十貫錢遞過去,「東主,你的錢。」

  韓藝揮揮手道:「這錢就賞給你了,快些回去吧,記住,切莫在路上停留。」

  「是,小人告辭。」

  等到杜元紀離開之後,韓藝一手搭在小野的肩膀上,道:「我們也回去吧。」

  小野好奇道:「韓大哥,你咋知道那李義府一定回長安來。」

  韓藝搖頭道:「我不知道啊!」

  小野愣了下,道:「既然你不知道,那你為何做這麼多事,萬一李義府回不來,你不是白忙活一場麼。」

  「的確是白忙活一場。」韓藝一笑,又道:「不過花十貫錢買他李義府客死他鄉,我想這筆買賣總不會虧吧。可萬一他要是回來了,那這筆買賣可就賺大了,這種買賣我都不干,那我還當什麼商人,不如去當騙子得了。」

  小野想了想,突然嘿嘿一笑,道:「我明白了,韓大哥,你真是聰明。」

  韓藝笑了笑,又隨口問道:「對了,那飛行員訓練的咋樣?」

  「還成,李司空挑選來的人,都還算不錯。」小野點點頭,又道:「不過那元堡主可真是說一套,做一套,十足一個偽君子。」

  韓藝哦了一聲,道:「此話怎講?」

  小野道:「剛開始的時候,你讓他幫忙訓練,他不是推三阻四的麼,可是最近他竟然還命人在家裡修建了一座宅院,打算在那裡長住,你說他是不是說一套,做一套。」

  韓藝聽得哈哈一笑。

  小野又道:「不過元堡主硬要將那宅院分給我一半,到時那宅院建好之後,我就可以叫你跟小胖去那邊玩,其實山里比城裡要有趣多了。」

  韓藝點頭道:「行,到時我抽幾天空出來,再約上小胖,咱們三兄弟一塊去那邊痛快玩上幾日,順便幫小胖減減肥,不過事先可不能讓小胖知道。」

  小野呵呵直笑,只當沒有聽見,他可不是欺騙小胖的。

  ……

  ……

  這李義府雖然是走了,但是事情可不會就此終止,因為他的離開,只是一個開端,而非是結束,一場更大的風波已經在醞釀當中了。

  兩儀殿內。

  李治將一份奏章合上,卻沒有急著放下,沉思半晌之後,才將奏章放下,斜靠在矮榻上,又思索了好一會兒,突然道:「德勝。」

  一旁伺候的張德勝急忙走到李治身旁,微微彎腰道:「陛下有何吩咐?」

  李治道:「最近朝中還有人在議論李義府得事嗎?」

  張德勝愣了下,道:「倒是還有一些。」

  可別小看這些宦官,在皇城大內的範圍內,這宦官的消息可是最為靈通的,雖然官員之間的悄悄話,他們不見得知道,但是大家在議論什麼,他們還是非常清楚的。

  李治又問道:「他們都在議論什麼?」

  張德勝道:「這議論的內容倒是不少,但都不是什麼好事。」

  李治點點頭,又問道:「是不是還有人在議論應該將褚遂良、來濟召回來出任這中書令。」

  張德勝遲疑片刻,道:「這——」

  「嗯?」

  李治斜目瞧向張德勝。

  張德勝忙道:「倒是有得。」

  李治道:「他們都怎麼說?」

  張德勝道:「他們主要是說,李義府將吏治弄得這麼混亂,光憑劉祥道是難堪重任,唯有將褚遂良和來濟請回來,方可肅清吏治。」

  他說得沒錯,的確有不少人希望褚遂良他們能夠回來,而且聲音還不小,但這也是人之常情。因為李義府他們掌權之後,真心沒有少幹缺心眼的事,每過幾個月,朝中就是人心惶惶,弄得整個朝廷都是烏煙瘴氣的。而長孫無忌他們掌權時,雖然關隴集團一家獨大,但是朝中相對而言是非常平靜的,尤其是房遺愛一案過後,那更加風平浪靜,在那幾年中,連小爭鬥都沒有發生過,就連皇帝問政於臣,除長孫無忌、褚遂良外,都沒有人敢開口,這能不平靜麼。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