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4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楊氏驚訝道:「你為何要這麼做?這李義府不是一直都在盡心盡力的為你辦事麼?他若倒了,對你的傷害可也是非常大的。」

  李義府武媚娘身邊最為忠心的狗,是完完全全屬於武媚娘的人,韓藝、許敬宗他們,主要還是將自己視作是李治的臣子,只不過李治與武媚娘是夫妻,又是政治同盟,就是大當家與二當家的關係。李義府一開始也是如此,但是後來就完全倒向武媚娘。

  「娘,你覺得李義府這人如何?」武媚娘不答反問道。

  楊氏微一沉吟,道:「李義府這人雖然行為不太檢點,德行也不太好,可是他忠心於你呀,這一點可是毋庸置疑的。」

  「娘還真是給李義府面子啊。」

  武媚娘咯咯一笑,又道:「我看李義府可遠比娘說得要差得多了,此人雖然精明,且才華橫溢,但同時也心胸狹隘,心狠手辣,無良無德,貪得無厭,故此這種人可用,但是切忌不可留,若是一直將他留在身邊,只會惹得一身麻煩,弊大於利。」

  這武媚娘翻臉翻得太快,楊氏都有一些無法接受,雖然武媚娘說得都是事實,但是你這麼說自己的人,不也是在抹黑自己的麼,訕訕道:「但是李義府可是你一手推上中書令的,這可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職位,他若倒了,對你總歸不是一件好事吧。」

  「此一時非彼一時!」武媚娘笑道:「他若留在朝中,反而會對我有著諸多阻礙。」

  楊氏好奇道:「此話怎講?」

  武媚娘笑道:「我雖然授意李義府提拔了很多人上來,但是娘,你認為這些人是誰得人?」

  楊氏沉吟不語,似乎明白了一些。

  武媚娘笑道:「是他李義府的人,如今李義府是聽話,是忠心,可等到他羽翼豐滿,他還會這麼聽話嗎?以他的性格,還真不一定。且就算他一直都對我忠心耿耿,可這上樑不正下樑歪,他只會從中提拔一些與他臭氣相投的人上來,這種人不堪大用,沒有能力在朝中力爭上遊,而如果李義府走了的話,這些人群龍無首,他們出身寒門,沒有家族可依靠,必然會心向於我,而我就能夠從中提拔一些可用之才上來,如今陛下勵精圖治,國家也需要治理,唯有有真本事的人,才能夠位居廟堂。

  另外,關於朝中的士庶之爭,李義府的存在只會讓庶族蒙羞,到時百姓都會認為,庶族不堪重用,還得依靠貴族。真正要讓庶族在朝中站穩腳跟,那麼就得出幾個如同韓藝這樣有真本事的人才上來,讓百姓明白,庶族不比貴族弱。可就李義府那嫉妒之心,他決計不會提拔真正有才幹的人上來。」

  楊氏道:「如此說來,女兒你是早就打算將廢了李義府?」

  武媚娘點點頭道:「是我讓李義府將大量的庶族進士、胥吏給招入朝中的,我也知道這些人多半都是一些無能之輩,但是沒有關係,這麼多人,我相信總會有幾個人才的,這便足以。」

  楊氏總算是明白了武媚娘的用意,武媚娘之所以急著讓李義府將人都給弄進來,其目的就是她迫不及待要將李義府給廢除,如果等到李義府將這些人都整合起來,她就沒法掌控李義府了。李義府走了,她再從中挑選可用之人,她知道這人才難得,那就只能靠數量去堆,這一百個裡面出一個人才,她就心滿意足了,她又不需要一百個人才,真正有用人的,幾個就行了。

  但是李義府這人心胸狹隘,嫉妒心極強,你讓他去挑選人才,他一定會挑那些比自己弱的,這沒有懸念的,他不可能將韓藝給挑出來,然後踩到自己頭上,但是武媚娘想要干預外庭,那必須手中得有幾個可用的人才,不管怎麼樣,你首先得有本事,你才能有機會進入樞要機構,給出正確的政策,這樣才能夠幫助到她,那些只會溜須拍馬之輩,就算讓他當了中書令,他提不出什麼建議,政策,那只會越弄越糟。

  楊氏道:「可是女兒,你這是不是太急了一點,就算你打算廢李義府,也沒有必要這麼早動手,我看李義府還是有用武之地的,如今將他給廢了,你也找不到合適的人選補上去。再者說,如今太尉可還在長安,李義府一走,你難道就不怕太尉捲土重來麼?」

  武媚娘眼中閃過一抹精芒,「我不怕那老狐狸捲土重來,我就怕他閉門不出。」

  楊氏聽得一怔,困惑的看著武媚娘。

  武媚娘道:「娘,關於這人才一事,那不過只是原因之一,而且還並非是最主要的。當今世上,能夠威脅到我跟弘兒的,除陛下之外,唯有長孫無忌這隻老狐狸,他若不死,我就寢食難安。可恨的是,這一隻老狐狸總是閉門不出,我拿他也沒有辦法,我廢除李義府,最為主要的目的,就是引誘這隻老狐狸出動。」

  說到後面,她眼中是殺氣陣陣。

  楊氏聽得吞咽一口,道:「可是女兒,你這麼做,未免也太冒險了,你捨棄一枚恁地重要的棋子,去引誘太尉,到時他若真得出來了,就怕贏不了他。」

  武媚娘笑道:「在最開始的時候,李義府的確是一枚非常重要的棋子,我能夠當上皇后,他是功不可沒,當然,我也給給予了足夠的回報。但是現在,尤其是在此事上面,李義府反而成為了累贅。

  娘或許還不知道,其實李義府早已經引起了陛下的不滿,他畢竟是中書令,我只能在旁推波助瀾,但是沒有能力將他廢除,能夠動他的,唯有陛下。在此事朝會之前,陛下就曾多番暗示我,倘若李義府在此事上面,有所不慎,那麼將不會再給他機會。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