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3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這別人也就罷了,可對方是李績,如果李績要保杜正倫的話,李治還真不能不給李績這個面子,如今也只有李績敢在這時候上門。

  武媚娘笑道:「陛下無須擔憂,司空言行向來謹慎,而且忠於陛下,豈非那杜正倫、李義府可比的,我想司空不會令陛下你難做的,若非如此的話,在殿中,司空就會站出來求情,而不是等到現在。」

  這話說得李治稍稍安心一點,起身去往兩儀殿。

  「老臣參見陛下。」

  李績站在殿中拱手一禮。

  「司空快快免禮!」

  李治趕忙伸手示意,又道:「司空請坐。」

  待李績坐了下來,李治笑問道:「不知司空這麼晚來找朕,是有何急事?」

  李績臉上露出些許尷尬,道:「陛下,老臣此番前來,主要是——是想求陛下開恩,饒杜正倫一條性命。」

  李治聽得神色一松,因為他也沒有要打算殺杜正倫,嘴上卻道:「司空,今日你也在大殿上,朕本不想他們鬧成這樣的,可是他們二人,根本沒有將朕放在心上,還在大殿上打了起來,這成何體統,朕是被他們逼著沒有辦法啊!」

  李績點點頭道:「臣明白,陛下當時已經給了他們諸多暗示,但是他們卻辜負了陛下的一番好意,有如此下場,的確是咎由自取。」他頓了頓,又道:「只不過杜正倫年事已高,上任以來,也從未犯過什麼大錯,今日之事都乃意氣之爭,這罪不至死,臣希望陛下能夠念在他一直以來忠於陛下的情面上,給他一個好去處,讓他能夠安享晚年。」

  他心裡清楚,杜正倫是不可能留在長安,因為這事只有兩種做法,第一,以皇帝的名義將他們都給趕走。第二,留下他們,立案調查。不可能說,又不調查,又留他們在長安,找不出這麼一個理由來。但是貶的話,也分好壞的,這要是貶去嶺南,就杜正倫這把年紀,在半道上估計就掛了。

  而且他沒有說讓李治給自己面子,而是希望李治念及杜正倫沒有功勞也有苦勞的份上,他就是害怕李治會為難,如果他真的求情的話,李治都不好拒絕,說話是滴水不漏。

  李治是大鬆一口氣,這個要求還真是一點也不過分,況且人家李績也沒有說錯,杜正倫雖然有失臣子之禮,但是杜正倫拿出來的是真的證據,不是誣告李義府,至於結黨營私,這個東西,挺不靠譜的,杜正倫可沒有野心說要做到權傾朝野,他就是看不慣李義府而已,於是點頭道:「好吧!朕答應你。」

  「多謝陛下。」

  見過李績後,李治又回到後宮。

  「媚娘,你說得沒錯,司空還是明事理的。」李治一臉輕鬆的向武媚娘說道。

  武媚娘道:「不知司空說了什麼?」

  李治將李績的要求告訴了武媚娘。

  武媚娘聽後,又道:「那不知陛下是何打算呢?」

  李治沉吟片刻後,道:「朕打算讓杜正倫回他的老家魏州去,讓他在家鄉安享晚年吧。」

  如今魏州就是之後大名府,現在已經漸漸發展起來了,是養老的好地方。但是一開始李治可沒有這麼打算,反正不是巴蜀,就是嶺南,杜正倫雖然講得是實話,但是那些實話可能就會毀了半個朝廷,甚至於牽連到他頭上去,這對於李治的衝擊是非常大的。

  「如此安排倒也妥當。」武媚娘點點頭,「順口」就問道:「那李義府呢?」

  李治皺了下眉頭,道:「這李義府的話,朕倒不想對其開恩,朕已經給過他許多機會了,是他自己沒有珍惜罷了,朕打算將其貶去黔州。」

  這黔州如今就是蠻夷之地,不是什麼好地方。

  武媚娘點頭道:「其實若以過錯而論,杜正倫其實乃是意氣之爭,而李義府則是咎由自取,這麼做也算是合情合理,不過陛下似乎還忘記了一人。」

  李治好奇道:「誰?」

  「李洋!」

  武媚娘道:「今年秋收之後,李洋就要被處理斬刑,而如今李義府這一走,到時連一個親人送行都沒有,而李義府連自己兒子最後一面也見不到,這是不是有些太殘忍了,畢竟當初李義府也幫過咱們。」

  李治這心腸比較軟,當然,前提是不能危機到他的利益,李洋的話,他都已經忘記這號人,就問道:「那你說該當如何?」

  武媚娘思忖片刻,道:「臣妾認為,何不將李洋改判死刑減等,流放黔州,讓他們一家人去那邊過吧。我想那李義府落到如此境地,那裴家也不會再糾纏不休了。」

  李治點點頭,道:「如此也好,不瞞你說,朕也不想再看到他們這一家人了。」

  ……

  而就在這時候,韓藝也應約來到竹林小屋,與長孫無忌見面。

  「太尉真不應該此時約我前來。」

  韓藝見到長孫無忌,就一臉鬱悶道。

  長孫無忌皺眉道:「為何?」

  韓藝道:「因為我如今也在消化此事,恐怕不能給太尉提供什麼信息。」

  第1606章 天上掉餡餅了

  「你對此也是毫不知情?」

  長孫無忌問道。

  韓藝搖搖頭道:「我恐怕也跟太尉你一樣,事先根本沒有想到,事情會發展到這一步,對此也是深感震驚。我當時唯一希望的是,陛下能夠偏向杜正倫一點,給李義府一點壓力,好讓他收斂收斂,戳戳他的銳氣,這就已經夠了,哪裡想到會發展這種地步。」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