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3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這以後的事情,誰能夠說清楚。

  而在韓藝在跟元禧講解漕運改革一事時,李治也回到了皇宮,與韓藝料想的一樣,當時有不少大臣去迎接李治,因為杜正倫和李義府已經是水火不容,擺開了決戰的架勢,對於這最高權力的爭奪,這已經沒法去改變,那麼皇帝的意思就成為了關鍵,大臣們都想探探李治的口風,但是李治卻以舟車勞頓為由,沒有接見任何大臣,只是說三日之後,召開朝會,然後就直接回寢宮去了。

  意思也非常明顯,就是一切的一切都等到朝會那日再說,現在都別來煩我。

  沒有人知道李治究竟是偏向那邊的,即便是盧承慶他們這些隨行的樞要大臣,都是一回到長安,就閉門謝客,誰都不見。

  而韓藝更是連蕭府都不回,直接住在元家堡,只不過期間以總院長的名義,將南昭儀學院的楊院長給叫到一處偏僻得山野,詢問了一下「工作」進度。不過詢問完後,韓藝並未如往常一般將楊院長送回家,只是送到昭儀學院,因為他知道楊思訥如今也不想見他,因為大家都不知道韓藝跟楊飛雪的情況,韓藝在這個敏感時刻跑去找楊思訥,這會引出很多猜想的。

  這些樞要大臣要麼是閉門謝客,要麼是神龍見首不見尾,這也導致大家更加不敢輕易的選邊站。

  但是該來的終究會來,三日很快就過去了,雖然這三日對於很多人都是煎熬。

  昨日傍晚時分,韓藝已經回到了蕭府,今日一大清早,韓藝就與蕭銳一同入宮,參加朝會,等到他們來的時候,太極宮前已經站滿了人。

  杜正倫、李義府各站一邊,陣營非常明確,兩邊似乎都是胸有成竹。

  而當朝第一人李績,則是一如既往的孤零零站在一旁,雙目微合,仿佛睡著了一般。

  這韓藝一到,立刻引來不少人的目光,張大象等人是蠢蠢欲動,其實他們這兩日一直在找韓藝,只是苦於找不到人。

  「丈人,你待會可不能拋棄小婿呀!」韓藝一看這情況,立刻低聲向一旁的蕭銳道。

  蕭銳聽得呵呵笑了兩聲。

  韓藝目光微微一掃,又道:「走走走,去李太史那邊。」

  二人立刻往李淳風、閻立本那邊走去。

  「二位,別來無恙了!」

  韓藝拱拱手笑道。

  李淳風卻是撫須向閻立本笑道:「閻老弟,我說什麼來著,咱們終究還是逃不過被人利用啊!」

  閻立本聽得呵呵直笑。

  這條神棍!韓藝眼中閃過一抹尷尬,故作沒有聽見,一本正經道:「李太史,我將狄仁傑他們調去洛陽,沒有賢者六院增加負擔吧?」

  李淳風笑道:「若是狄仁傑他們在,那當然更好,但是只要不是離開太久,那也不打緊。」

  「那就好,那就好!」

  他們幾人站在這裡聊著一些瑣碎之事,張大象也不好過來,只能站在一旁干著急。

  過得一會兒,這殿門終於打開來,大臣們開始排好隊伍,準備入殿。

  「韓尚書。」

  張大象總算瞅准一個機會,來到韓藝身後。

  韓藝回頭一瞥,小聲道:「待會什麼都別說就對了。」

  張大象一愣,又與唐臨用眼神交流一下。

  後宮。

  「朝會開始了嗎?」

  武媚娘站在池塘邊,看著池塘裡面的魚兒,向一旁的一個太監問道。

  「已經開始了。」

  那太監恭敬的回答道。

  武媚娘聽罷,往池塘中撒下些許餌料,看到池塘中的魚爭先奪食,嘴角邊露出一抹笑意來。

  第1602章 李杜之爭

  太極殿。

  山呼萬歲過後,大殿內立刻呈現出一片寂靜,靜得有一些嚇人。

  「怎麼都不說話呢?」

  李治目光一掃,微微笑道:「朕原以為今日朕是沒有機會說話,看來你們還挺照顧朕的顏面呀!」

  群臣皆是垂首不語。

  李治又道:「朕才出去一年,想不到朝中就發生了這麼多事……哦,在此之前,朕要好好表揚一下戶部尚書,以往三門山也是頻出事故,但是爾等對此皆是以習慣待之,唯有韓尚書在得知情況後,立刻趕往了三門山,將善後事宜處理好,並且提出非常好的改革計劃,朕對此是非常滿意啊!」

  韓藝立刻站出來,道:「多謝陛下誇獎,這只不過是臣分內之事。」

  「愛卿無須謙虛。」

  李治笑著點點頭,但是目光卻看向杜正倫和李義府,待韓藝退下之後,他又道:「另外還有一事,當初李中書曾上奏朕,認為當今銓選有所不公,建議雜色入流,不加銓選,朕當時覺得李中書說得有些道理,於是就批准了,可是似乎引起了不少大臣得不滿。」

  李義府立刻站出來道:「臣辜負了陛下的厚望,還請陛下降罪於臣。」

  「哎!」

  李治一抬手,道:「此事尚且還未討論,朕也不明白這究竟是怎麼回事,而且,關鍵在於解決問題,至於請罪之言,就不要再說了。」

  李義府眼中閃過一抹得意之色,自信滿滿道:「陛下,若就事論事,臣以為臣並未做錯什麼,自古以來,但凡人事變動,總會引起一些爭議,想當初太宗聖上精簡官吏,不也引起了許多爭議,但事實也說明太宗聖上是對的。」

  李治稍稍點了點頭。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