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1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元哲立刻問道。

  韓藝點頭笑道:「閻尚書在此,我又豈敢亂言。」

  幾人聞之,不禁大喜。

  韓藝可是他們商人的代表,一直以來也在為商人爭取利益,他們能有今日,全憑韓藝,故此韓藝的權力越大,他們越是開心。

  要知道,在當今朝堂之中,支持商人,並且有足夠的能力,唯有韓藝一人,哪怕長孫無忌願意支持商人,他也不知道如何發展。

  那麼這事,肯定就得重新考量了。

  竇衡、鄒鳳熾等人可是非常激動。

  「不知韓尚書究竟是何打算,若需要我等相助,盡可吩咐。」

  竇衡是兩眼放光,他隱隱察覺到,機會已經來臨了,而且是一個足以決定長運集團未來的機會,這可一定得抓住。

  韓藝微微笑道:「隨著我大唐的國力蒸蒸日上,朝中官員日益增多,以及整個西北計劃,從而導致漕糧的規模也將會越來越大,這勢必會增加對於百姓的勞役,當今陛下仁義為懷,不願繼續增加百姓的負擔,故此,希望將一部分的漕糧交予商人來運送,從而減輕百姓的負擔。陛下還說了,倘若商人做得不錯,並且合作得愉快,那麼朝廷將會逐漸將更多的漕糧交予商人,儘可能的縮減漕運的規模。」

  他沒有說要廢除漕運,他得給自己留有餘地,如果說直接廢除漕運,那麼商人有恃無恐,要價自然會高一點,一點一點的給他們,讓他們嘗到甜頭,想到更大的訂單,這樣他手中的籌碼就會增多,而且這籌碼是對兩邊都有效的。

  鄭善行立刻道:「若是朝廷相信我們,我們自然願效犬馬之勞。」

  元哲一愣,忙道:「我們關中集團也是如此。」

  雖然他們都急於答應下來,但是他們二人想得卻不是一樣,鄭善行答應的這麼快,就是認為漕運勞民傷財,若交予他來做,定比漕運要做得好。而元哲卻認為,如今漕運一家獨大,將來關中集團發展起來,漕運的勢力勢必會壓制他們關中集團,既然如此,何不先發制人,藉此先削弱漕運。

  他們兩家答應了,竇衡和鄒鳳熾是開心的要命,他們只是造船的,關中集團和山東集團的業務越大,需要的船隻就越多,他們就可以發大財了。

  「你們先別忙著答應,如果只是如此的話,任何人都可以做到,陛下也不需要專門派我來處理此事。」

  話說到此,韓藝又道:「我打算藉此機會,徹底去除以前的那種舊模式,採取一種全新的運輸模式,將整個河運變得更加有效和規範,爭取為你們節省更多的成本,讓更多的糧食運送到長安來。」

  元哲驚喜道:「我等願聞其詳。」

  其餘人也是紛紛點頭,期待的望著韓藝。

  韓藝並未急著說,而是命人拿來了一卷畫布,掛在廳堂中間。

  鄭善行等人凝目望去,只見此圖亦非工程圖,也非畫作,不知是什麼東西。

  韓藝拿著一根細竹指著那圖道:「這便是我整個計劃的演示圖。」

  演示圖?

  除閻立本外,其餘人皆是一愣。

  閻立本撫須笑著,此圖乃是他所畫,但是他見到此圖,還是覺得非常了不起,如今的計劃都是用字詞來表達的,韓藝竟然想到用字圖結合來展示,實在是太精妙了。

  這越好的東西是越簡單,越容易理解。

  當韓藝開始講解後,大家立刻就明白過來,這真是通俗易懂呀!竇衡、鄒鳳熾可不是什麼文化人,尤其是竇衡,最近幾年才開始惡補,學習認字。

  而韓藝的整個運營模式,就是打造出一個高效的運輸系統來,其中也包括陸運。將其拆分成若干,什麼河流就用什麼船,分段運輸,再在各個轉接地,設置大倉庫,用來銜接,另外,像類似於三門山這種天險,一律在當地設立倉庫,改陸運,繞過天險,除非有足夠的科技支持,否則的話,不拿人命去跟天斗。並且儘量在各個州縣都設立小倉庫,盡一切可能的細節化。

  另外,就是儘量在每段河流最適宜行船的時候行船,但是這個光憑閻立本和韓藝是搞不定的,需要熟悉那些河道的人來出主意。

  四大集團的主事人,聽得極其入迷,目光急閃,仿佛看到一片新大陸似得。

  這個辦法,說來是簡單,但是其中蘊含了許多管理哲學,這可都是非常先進的。

  別得不說,光這一席話,讓他們去為那二十里路買單,他們也是不虧的啊!

  當然,韓藝也不會將每個細節去跟他們解釋,他只是非常大概的解釋了一下,主要就是告訴他們這一套管理模式的奧妙在哪裡。

  大概就是花了半個時辰,韓藝便放下細竹。而四大集團的主事人,卻還凝眉望著那演示圖,沉默不語,他們得好好消化一下。

  這筆帳的成本真心超出了他們的理解範圍內,簡單來說,這一個人高效工作與低效工作,產生的價值差是多少呢?一艘船在最佳時段行走,與平時行走差別又有多大呢?這些他們都沒法具體計算,既然算不出利益,那就不好去估算投入。我投一千貫進去,賺得這一文錢,這就是虧本,我投資到別得地方我能夠賺取幾十貫。

  韓藝也不著急,與閻立本來到沙發上坐下,品著香茗,靜靜得等待。

  過得好一會兒,這四大集團的主事人一邊思索著,一邊走了過來,身子微微有一些搖晃,給人一種頭重腳輕的感覺。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