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0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武媚娘點點頭道:「從他的表現來看,應該是的。不知陛下是否打算放手讓他去做呢?」

  李治微一沉吟,道:「你如何看?」

  武媚娘螓首輕搖,道:「這可不是小事,臣妾也不敢亂言。」

  李治低目思考許久,突然道:「如果他真的能夠將運送到的長安糧食增加二十倍,朕倒是願意讓他去試一試。」

  武媚娘道:「不知陛下是出於何種考量?」

  李治若有道:「如今的天下,南北皆已安定,東邊也就只剩下一個高句麗,不足為慮,主要的威脅是來自於西北的部落,以及西邊的吐蕃,西北諸部落,雖以臣服我大唐,但是還得等到西北計劃成功之後,方能徹底控制當地,而吐蕃的話,這些年來一直都在擴張,可見其野心不小,也是朕的心腹大患,若是能夠將更多的糧食從江南運送上來,朕才可以在西北擁有一支更加強大的軍隊,保證對於吐蕃的壓制。」

  韓藝說得果然沒錯,想要將中心轉移洛陽,非朝夕之事,還需要從長計議。武媚娘點點頭道:「還是陛下考慮的周詳。」她之所以一直希望轉移洛陽,就是希望避開關隴集團,可問題是,大唐的趨勢在於西進,而不是東進,因為東邊海,在西進的同時,怎麼可能將政治中心東移,至少也得等西北穩定之後,才有資格談東移。

  李治笑道:「但願韓藝不要令朕失望才是。」

  李治絕非是昏君,他之所以答應韓藝,並非完全是被韓藝逼的,更加不是被韓藝忽悠的,他是可以拒絕的,只不過韓藝的變法與他的戰略布局是高度契合的,李治可是有著雄心壯志的,他絕不甘於居於李世民之下,唐朝在他的統治下,版圖也是最大的,在他之後就漸漸縮減,一直變小。

  目前來說,大唐軍隊掃平突厥,南北皆安,唯獨東西兩邊,還有一些威脅,高句麗的問題,已經不在於他對於大唐帝國有多大的威脅,它只有挨打的份,問題是在於能否一舉將其消滅掉。主要的對手是吐蕃,再加上西北還未完全穩固下來,吐蕃在西北也有勢力的,如果不能保持對於吐蕃的壓制,吐蕃一旦發難,西北可能就會大亂,這是非常可怕的。

  而西北最大的問題就是沒有什麼糧食,故此,李治答應韓藝的請求,唯一的原因,就是那二十倍的糧食,只要有足夠的糧食,他才能在西北擁有更加的強大的軍事力量,那樣的話,他不但能夠壓制住吐蕃,鞏固對西北的控制,如果還能進一步增加的話,他就會要西進,將大唐的版圖擴張到一個中原皇帝從未踏足過的領域,如果他能夠做到這一點,打破地域的限制,完成秦皇漢武唐宗都未完成的偉業,那他就是千古第一帝,他也有資本跟李世民叫板。

  可見這漕運之事絕非小事,因為它承載著大唐的未來。

  經過再三考慮之後,李治就讓中書省草擬聖旨,正式封韓藝為河道巡按使,專管漕運之事,並且將原本掌管漕運的舟楫署歸到戶部門下,其實就是將舟楫署廢除,由戶部直接掌管。

  第1591章 簡單辦法

  「看來陛下這回是要動真格的了!」

  李義府接到李治的指示,不禁長長一嘆,因為李治不但封韓藝為河道巡按使,並且還將舟楫署直接歸到戶部門下,這明顯就是要大刀闊斧的搞。又道:「不過此事陛下處理的未免也太草率了一點,怎能憑韓藝那一番話,就下如此重大的決定。」

  說著,他瞟了瞟許敬宗。

  他是想許敬宗出面阻止,他如今要全力應付杜正倫,如果他在這事上面阻止韓藝,那麼韓藝可能就會幫助杜正倫報復他,他如今真不太敢去得罪韓藝。

  但是許敬宗可以啊!

  許敬宗卻是輕鬆一笑,道:「既然陛下這麼做,自有陛下的道理,我等照做就是了。」

  李義府一愣,什麼時候許敬宗變得什麼溫柔了。

  殊不知許敬宗被韓藝的那一番話給打動了,將漕糧交給商人的話,這商人是什麼人,他能不受宰相約束麼,宰相要託運個什麼東西,商人能不幫忙麼,但是如果漕運的,他們身在長安,的確鞭長莫及,洛陽的官員對於漕運影響要更大一些。

  這消息一出,李鳳、權懷恩、王大禮都大驚失色,如果只是加封韓藝為河道巡按使,那只是一個特殊,是可以扭轉的,但是舟楫署一旦歸到戶部,那麼他們將可能失去對於漕運的影響力。

  這動作真是太快了一點,他們根本無暇反應。

  可要說去阻止的話,那首先得拿出更加好的方案,他們都認為韓藝說得是天書,自己怎麼能夠拿的出更好的,只能先看看,韓藝打算怎麼弄,只要韓藝稍有過失,他們才能反擊,他們也堅信韓藝一定會出錯的,畢竟這不可思議呀。

  而韓藝得到權力之後,立刻告別了與沈笑的醉生夢死,移居到東郊的莊園裡面,當然,在此之前,先將沈笑的那些紅顏知己給請了出來,雖然韓藝也希望她們能夠留在那裡,這男女搭檔幹活不累呀,可問題是,他覺得自己擁有蕭無衣、元牡丹、楊飛雪這三位佳人,應該滿足了,不能再貪心不足,這也是千門大忌,因為老千千人,憑得就是對方貪心的心理。

  與此同時,他先是派人去請關中集團、山東集團、長運集團、萬里集團的主事人前來洛陽商議。隨後,他又調來舟楫署所有檔案,從中挑選出一百個經驗豐富,且從未發生事故的漕運官,命令他們立刻趕來洛陽。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