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7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第1573章 戶部尚書不是那麼好當滴

  西郊,關中旅店。

  「妙啊!妙啊!此物真是巧奪天工。」

  鄭善行一邊操作著多錠紡紗機的模型,一邊忍不住為之稱讚,玩了一會兒,他又向韓藝問道:「不知這紡紗車是何人發明的?」

  韓藝笑道:「這是許多九品院士的努力,不是哪一個人發明的。」

  元牡丹也是驚喜的看著韓藝,道:「真是想不到你們賢者六院這麼快就能夠創造出來。」

  「我們賢者六院又豈是浪得虛名。」韓藝笑道:「到時只怕等你們的棉花、羊毛還未大量的生產,上百架多錠紡紗車就已經虛席以待。」

  鄭善行聽得哈哈一笑。

  元牡丹看著這模型若有所思道:「既然此紡紗車能夠安裝四個紗錠,那麼再多加幾個也無妨吧?」

  「對呀!我怎麼沒有想到。」

  鄭善行心中一喜,心中也在想,這究竟能夠增加多少個?

  哪怕就再增加四個,可就是原先的八倍之多啊。

  韓藝點點頭道:「理論上是這樣的,但是在具體設計中,我也不知道究竟還增加多少個。另外,這只是一個模型,還不能當做是紡紗車,這主要是我們九品院士都不太熟悉紡紗,我希望你們派一些經驗豐富的紡紗工去賢者六院幫忙設計。」

  元牡丹道:「這不是什麼問題。」

  鄭善行也點點頭。

  「還有這個!」

  韓藝將掏出兩份清單來,放在桌上,道:「我相信憑藉這個模型,這點點捐助,是合情合理的吧。」

  元牡丹抿唇一笑,道:「我終於明白你做這個模型的原因了。」

  韓藝哈哈一笑,道:「既然是買賣,那當然得規章制度化,萬一我們設計出來,你們不滿意,那我們找誰哭去,這種模型就不需要耗費太多的材料,但卻是智慧的化身,我們賣得也是智慧。」

  二人拿起清單來,可真不是一點點,但是這個模型就值這個價。元牡丹和鄭善行都沒有討價還價,對於他們這種級別的富商,捐助這點東西,也確實算不得什麼,都非常痛快的點頭答應了下來。

  鄭善行又道:「但是紡紗機只能夠紡織棉、麻、毛,無法用於紡絲。」

  韓藝道:「如果賢者六院全力去研究的話,就目前的理論基礎,想要改進我想是可以做到的,但是我覺得此時還不是改進紡絲工具的好時機。」

  元牡丹聽得一愣,道:「更為先進的工具,利國利民,豈還需要看時機的?」

  鄭善行也是一臉困惑的看著韓藝。

  韓藝道:「區別就在於棉花、羊毛是你們兩家獨有的,基本上我大唐的百姓是不生產這些的,百姓生產的主要就是絹布。那我們不妨設想一下,如果紡絲的速度也提高了四倍,並且你們兩家置辦大型的紡絲作坊,那麼紡絲的成本自然會降低,那麼百姓耗費的時間、精力比你們多得多,賣得價錢卻要比你們得還要低,哪怕價格一樣,他們也賣不過你們,這樣一來的話,那麼百姓的收入會大大減少,從引發非常嚴重的問題。

  這也是為什麼在棉布出現前,朝廷主導的西北計劃,全都用絹布來作為貨幣,並且對西北、西域、吐蕃等地大量的出口絹布,因為棉布的誕生一定會降低中原地區對於絹布的需求,從而導致中原絹布就要高於中原百姓的需求,那麼這價格自然會下降,這就會傷害到百姓的利益,增加貿易的話,就能夠保證中原內部的絹產量不過剩,維持絹布的價格。」

  元牡丹點點頭道:「棉布出現之後,長安的絹布價格的確有一點點下降,但是前面西北計劃開始之後,絹布的價格一路上漲,這一點點回落,倒是不影響什麼。」

  鄭善行面色凝重道:「這個問題我倒是沒有考慮過。可若是如此的話,那豈不是我們永遠都用不了更為先進的紡絲工具?」

  「那當然不是。」

  韓藝道:「這就需要推動工商業的發展,如果婦女都來自由之美工作,誰還在乎絹布的價格是否降低。還有,我們需要更大的市場,如果擁有更大的市場,那我們就可以出口更多的絹布,這樣一來,即便大量生產,也能夠出口到外地,不會影響到國內的行情。」

  鄭善行聽著都覺得複雜,別說他事先沒有想到,就算如今韓藝告訴他們,他還是不知道該怎麼玩,苦笑道:「這個戶部尚書還不是一般人能夠當的。」

  這可是一句大實話呀,絕非謙虛之語,他跟元牡丹可都不會想得那麼長遠,他們都認為進步肯定是好事,個人進步的確是好事,但是對於一個國家而言,重在平衡,如果一點沖的太快,但是其餘的都跟不上,這就肯定會出問題的,尤其是在全民經濟上面,農桑是大唐所有百姓的根本經濟,就靠這兩樣,故此在這兩點上面,一定要慎重又慎重。

  韓藝嘆道:「可惜不是你發俸祿給我啊!」

  鄭善行哈哈一笑,忽然想起什麼似得,道:「對了,你收到宇文修彌的請帖麼?」

  韓藝愣了下,笑道:「沒有,估計他送到北巷去了,我已經有幾日沒有去北巷了,他的車行要開張了麼?」

  鄭善行點點頭道:「再過三日,他的車行便要正式開門了。你會不會去?」

  韓藝苦笑道:「那小子跟賢者六院有合作關係,我還指望他賺大錢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