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2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許敬宗聽後,沉默許久,非常失落道:「也就是說,我又被韓藝那廝給騙了。」

  他還正沉浸在打敗韓藝的喜悅當中,這當頭就是一棒,這誰受得了啊!

  王德儉皺了皺眉,道:「有這個可能,但是也不一定。舅舅,插秧機能夠賣出這個價錢,主要是時機好,如果不是兩季稻,插秧機也不可能能夠賣出這個好價錢,那總不能每回都如此吧,如果增加經費的話,那賢者六院就可以高枕無憂,即便韓藝早就有此打算,我想這也是下下之策,他最初的目的,應該還是希望朝廷能夠增加經費。」

  這麼一說,許敬宗就好受多了,但是想想賢者六院直接弄了一千貫,很不是滋味,增加經費也不可能增加這麼多,賢者六院怎麼看都像似因禍得福。

  王德儉又道:「不過我看韓藝很快就會遞上關於自行車的申請了。」

  許敬宗哼道:「這自行車可不是利國利民之器,我不會讓他輕易通過的。」

  王德儉沒有做聲,他認為韓藝既然在大唐日報放出這消息,那韓藝肯定有把握能夠令許敬宗答應,只不過這事純粹就是鬥氣,他也不想多說什麼。

  第1501章 連鎖反應

  為什麼千年之後,上帝會選擇西方,最主要的就是因為,東方不信上帝,上帝沒有義務照顧東方,其次,就還有一個微不足道的原因,就是中國沒有出現商業文明,在小農經濟下,這個科技是很難發展的起。

  這足不出村,還需要汽車嗎?

  兩腿夠了。

  那一畝三分地需要插秧機嗎?

  雙手夠了。

  不是中國人天生理科不行,後世的中國人可是學著全世界最難的數學,只是說沒有必要去發展。

  技術這玩意那就更加不用多說了,你用技術生產的產品,也就是賣給村里人,我花那麼多私人時間,去研發技術,服務村里人,我缺心眼啊!

  可當你需要馳騁萬里時,你就會想到汽車。

  當你有一萬畝地時,你就是會想到插秧機。

  道理就是這麼簡單。

  如今的大唐環境可就不同了,整個國家正在進行市場融合,我長安生產的商品,長安百姓不喜歡,沒有關係,我買到江南去,江南不喜歡,我再賣去西北,我大唐幅員遼闊,那邊還有一個大食,我不愁賣不出去,好比這插秧機,插秧機在北方用處不大,這完全就是為水稻準備的,但是江南那市場這麼大,你一家獨攬,你會怕沒錢賺麼?

  再經過這插秧機這麼一渲染,大家漸漸也重視到技術的重要性,以前有技術,這市場也就是一個村,技術是無法得到充足資金的支持,造成後繼乏力,技術沒法得到突破,可如今不同,市場漸漸開發出來,一個技術就能夠賺不少錢,賺來的錢,又能夠發展技術,這一個偉大的循環,故此很多貴族都趕緊回家看看,有什麼技術可以拿去發財的,以前他們保留的技術,都是什麼祖傳秘方,給自家人用的,你賣給別人,自家人也能用,何樂而不為。

  同時也引來不少人的嫉妒,許敬宗、李義府他們老嫉妒了,怎麼韓藝管得部門都賺錢,真是沒有天理啊,這讓他們形成了一個默契,堅決要否定自行車的申請,好處不能讓你一個人給占了,除非你能夠分點好處給咱們。

  而韓藝也沒有令他們失望,很快關於自行車的議案就呈上來了。

  這小子真是好不知趣,太咄咄逼人了。許敬宗是咬牙切齒的拿著一看,頓時一陣無語。

  韓藝在申請上面是這麼寫的,當初插秧機是用鏈條的,故此在研發插秧機的過程中,做了很多鏈條,而如今插秧機不需要鏈條,那些鏈條就放在那裡,也沒地方用,這就是一種浪費,何不賣了將成本給賺回來,並且還保證,鏈條技術不對外出售,只出售自行車的專營權,這個許敬宗也不在意,關鍵是後面一點,轉印權所賺來的錢,一半算到明年的預算當中。

  話都說到這份上了,許敬宗能不答應麼,不答應的話,韓藝肯定又要開會,不用想也都知道,人家會支持韓藝的,鏈條放在那裡有沒有地方用,何不賣了,自行車的架子又不需要什麼技術,而且還能為國家節省一筆開銷,雖然百般不願,但也只能讓韓藝的申請通過。

  如今長安,最歡喜的莫過於賢者六院,自行車的報批又通過了,那些工匠興奮得都快昏厥過去,一個發明就能賺一千貫,你要早告訴我,我們必須日以繼夜呀,怎麼可能會拖到今日,這浪費了多少時間。

  這太不可思議了。

  整個賢者六院呈現在一片喜悅的汪洋中,而且每個人都覺得充滿了動力,這真是太刺激了,覺得自己真是天才。

  饒是李淳風也是非常高興,見到韓藝來了,立刻道:「韓尚書今日來此,莫不是來籌辦慶功宴的?」

  他認為以韓藝的性格,必定會搞慶功宴。

  韓藝哈哈一笑,道:「不瞞李太史,這慶功宴我比任何人都想搞,而且搞得越大越好,但是今日還不是時候。」

  李淳風好奇道:「為何?」

  韓藝鬱悶道:「我剛剛在政事堂哭窮哭得是淚聲俱下,這要是轉過背來,就開趴體,吃喝玩樂,那人家會怎麼想,這必將會引起公憤的,如今我們一定要低調,外面有很多人都在嫉妒咱們。」

  李淳風嗯了一聲:「言之有理,言之有理,這樹大招風啊!」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