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1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今日在下請諸位前來,是有一事想各位商量。」韓藝開門見山,大家都沒有什麼交情,有事趕緊談,談完走人,「其實這事本是我戶部之事,只不過如今陛下不在,錢財之事,我覺得還是談清楚一點好,免得到時糾纏不清。」

  大家都沉默以對,靜待下文,可見他們是真的沒有什麼交情。

  韓藝繼續說道:「此事是關於賢者六院的經費問題,因為賢者六院開展了許多研發工作,費用用得比較多,如今已經見底了,我希望能夠再增加經費。」

  許敬宗笑道:「原來韓尚書是恁地通情達理之人,早知如此,我門下省就不用省吃儉用。」

  「許侍中千萬別這麼說。」

  韓藝趕緊制止許敬宗,他要不表態的話,絕對沒有人反對他增加經費,只要你增加,那麼其餘官署也必將會申請經費的,道:「這也是我找你們商議的原因之一,賢者六院不是說將錢那去吃喝玩樂,而是真正投入到研發當中,各位對於兩季稻應該都非常了解,以前農夫一年種一季,如今一年得種兩季,這加大農夫的勞作量,為此賢者六院本著以民為本的宗旨,這一年中都在加緊研發一種插秧機,當初各位也都見過,如今已經取得了巨大的成果,明年絕對可以投入使用。這錢可都是用在百姓身上,賢者六院申請經費是有原因的,而不是無的放矢。」

  盧承慶稍稍點了下頭,他是見識過插秧機的,他認為這有利於百姓,賢者六院將錢花在這上面,那是值得的。

  許敬宗卻道:「難道自行車也是為百姓做的嗎?」

  韓藝笑道:「如果將來許侍中可以騎著自行車去門下省工作,那麼將士們就多了一匹良馬,不知許侍中認為自行車是為誰研發的呢?」

  許敬宗愣了下,隨即又道:「敢問韓尚書,三省六部有哪個官署不是在為民做事,難道就賢者六院是以民為本麼,當初韓尚書削減官署經費時,可不是這麼說的。」

  韓藝道:「我削減官署經費,你們可有吃不飽,穿不暖,我那只是避免浪費而已。」

  許敬宗爭鋒相對道:「你憑什麼說其它官署浪費,就制度而言,這也並非你們戶部之事,你們戶部只是管理國家財政的,國庫裡面的錢可不是戶部的,也不是你韓藝的,官署經費是規定好的,不能隨意增加。」

  韓藝道:「要是根據制度而言,我就不需要來跟你們商量了,賢者六院有著充分的理由,我有權力增加賢者六院的經費。」

  許敬宗道:「什么正當的理由,你那插秧機且不說能不能行,就算能行,我問你插秧機是用什麼做的,金子,還是銀子,還是銅,金銀銅做的,百姓能夠用得起麼,若是用木頭做的,可木頭還沒有墨水值錢,那你是不是也得給三省增加經費。」

  「你這是強詞奪理。」

  「老夫只不過是就事論事。」

  許敬宗很爽,在這一點上,他有著絕對的理由去阻止韓藝,以前老是爭不過他,這回怎麼也得爭個長短來。

  李義府突然開口道:「二位且消消氣,請聽在下一言。」

  二人互瞪一眼,但也都沒有說話了。

  李義府就道:「若真是如此韓尚書所言,那的確是利國利民的一件大好事,增加經費也無可厚非。但是許侍中之言,也不無道理,這研發費用可是最難算的,即便賢者六院拿出帳簿來,上面清楚寫明這錢是用在哪裡,但是這不是軍費,也不是購買什麼,這無從查起,這研發的帳目可是不好算啊!」

  韋思謙直點頭道:「李中書言之有理,非但如此,朝廷還得嚴格限制賢者六院的經費,決不能增加一文錢,倘若有此先例,將來賢者六院即便有人貪污公款,也無從查起。」

  韋思謙與李義府是仇深似海,但是韋思謙就是太正直了一點,公事上,他就是就事論事,今日我支持你李義府,如果有證據證明你徇私舞弊,包庇兒子,下一刻我就得將你送入大理寺。

  所以李義府也沒有任何感動,這仇可大了去。

  其實他們說得很有道理,研發的經費,是肯定算不出來的,你一次研發成功,可能只需要一貫錢,如果是你失敗一百次才成功,可能就需要一百貫錢,如果沒有成功,錢花了,還拿不出什麼來,那就更加糟糕。其實科研的經費,是看一個國家是否看重科研,是不能去預算的,而如今的大唐,都不能用重文輕理來形容了,賢者六院那就是另類,奇淫巧計,你還好意思要錢,插秧機算什麼狗屁,抵不上一篇好文章。

  韋思謙認為縱使你再有理由,但是一旦開了這口,將來就沒法堵上,會出現很多腐敗問題,一旦朝廷開始腐敗,那什麼都完了,所以必須得制止。

  韓藝道:「如果不增加經費的話,那賢者六院可就得關門了。」

  許敬宗譏笑道:「說起這事,老夫甚感好奇,韓尚書善於理財,這一點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就連老夫都欽佩不已,韓尚書作為賢者六院的院長,又是戶部尚書,這錢該怎麼用,應該沒有人比韓尚書更加厲害了,怎麼可能令賢者六院陷入財政窘境,這著實令人費解啊!」

  其餘幾人也紛紛點頭。

  許敬宗是得理不饒人,「老夫當然相信韓尚書看不上這點錢,此乃肺腑之言,絕不含半點譏諷之意,可是韓尚書能者多勞,一年到頭,能有今日待在賢者六院,這下面的人是如何辦事的,我想韓尚書應該也不是很了解,韓尚書應該重視此事啊!」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