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8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這個議程很快就定下來了。

  今日,大臣們陸陸續續的來到東宮。

  「待會咱們是以國事為重,還是以太子為重?」

  「當然是以太子為重,如今太子才多大,要是談國事的話,太子也未必聽得懂,我看三省召開這一次會議的目的,也就是為了教育太子。」

  「可既然是朝會,那總得涉及到國事吧,總不能跟老師教學生一樣,那咱們談一些什麼是好呢?」

  「我看就說秋收之事吧。」

  「哎!你這主意好。」

  但凡涉及到太子,大臣們總得是耗盡心思,這太子的教育實在是太重要,歷朝歷代都是如此,最主要的是太子就這麼點點大,都還沒有十歲,你不能不談國事,你也不能談太複雜的事,得說一些太子能夠理解的事。

  「韓尚書,你何不告訴他們,這是為你準備的,免得他們思前想後的,待會又用不上。」張大象看著那些大臣低頭私語,哪裡不知道他們在聊什麼,不禁向身旁的韓藝道。

  韓藝道:「瞧你這話說的,讓人聽了去,我這都成什麼人呢。這一次會議還是以太子為主,讓太子熟悉一下朝會,我那事微不足道,留在最後說。」

  張大象道:「我真的分不清你哪句是真,哪句是假,我真怕待會你又掀起什麼風波來,這好不容易才清靜一會。」

  韓藝鬱悶道:「我要這麼說你才會相信,這一場會議鐵定是愉悅的,如果有人落淚,那一定是感動的淚水。」

  感動的淚水?張大象打量了一下韓藝,滿眼都是不信。

  說話間,二人入得大殿,先來的大臣已經跪坐在鋪墊上,其實現在大家已經習慣了坐椅子,只是在正式場合,尤其是宮中,就還是跪坐,這可是傳統。

  這些人清一色的文臣,像李績、楊思訥這些武將可都沒有來,因為文臣在這裡,個個能言善辯,武將是肯定說不過他們的,如今也沒有戰事,坐在這裡也是閉目養神,要不然就跟文臣開干,那還不如不摻合,等到太子要學習打仗方面的事宜,武將再開個會議就是了。

  這些文臣一看到韓藝,真是仇人見面分外眼紅,事關女人,試問誰能輕易忘懷。

  張大象非常後悔跟韓藝走在一塊,但是沒有辦法,一個是戶部侍郎,一個是戶部尚書,分開走也不對,跟著韓藝走到面前,坐了下來。

  他們到了一會兒,李義府、許敬宗、杜正倫、盧承慶他們也相繼到來。

  等到大臣都到齊後,李弘才在一個太監的保護下,從門外走了進來,看得出他有一些小緊張。

  「臣參見太子。」

  等李弘坐下之後,大臣們齊齊彎身向太子行得一禮。

  李弘也是畢恭畢敬向大臣們回了一禮,小眼珠左右瞟了瞟,有些不知所措,這興奮歸興奮,但是他完全不知道該說一些什麼。許敬宗急忙站出來,向太子稟報秋收事宜。

  其餘人一看許敬宗準備的也是秋收之事,便放下心來,開始踴躍的發言,談論朝廷在秋收前後要做什麼,秋收的重要性,以此也牽扯出農桑、百姓,從秋收中體現出仁政思想,仿佛秋收就是國家的一切。

  一開始李弘還有些興趣插嘴問幾句,可是越聽越乏味,這些文臣實在是太能說了,秋收就說秋收事宜唄,偏偏又扯到君愛民,民愛君上面,這些道理書上都有教,李弘自己都能夠倒背如流,而且他年紀也小,不懂掩飾自己的情緒,大半天過後,他一手托著小臉,索然無味道:「難道朝中最近就只有秋收之事可以談麼?」

  這場面頓時瞬間尷尬不已,尤其是那些口沫橫飛,說得很是起勁的大臣,他們只是想在太子面前表現一下自己,可是李弘這表情,無疑是一桶冷水從他們頭上潑下,不禁都面面相覷,他們都是準備同一件事。

  而此時張大象卻面露驚訝之色,偷偷瞥了眼韓藝,心想,難道他已經算到這些大臣都會拿秋收來說事,而且殿下一定會感到無趣,這才讓他們先說,這未免也算得太細緻了一點。

  正當他愣神間,韓藝突然開口笑道:「殿下,方才臣聽到諸位談論秋收一事時,臣突然為諸位大臣,以及天下書生文人而感到驕傲。」

  張大象一怔,果然如此。

  李弘一見韓藝發言了,神色有些激動,但更多的是好奇,道:「這秋收事關農夫,怎又與文人以及大臣扯上關係呢?」

  韓藝笑道:「諸位大臣只知道保護農夫的利益,只知道農夫的辛苦,卻毫不在乎自己的利益和汗水,難道這種節操不值得令人敬佩嗎?」

  第1487章 有陰謀

  諷刺!

  這絕對是在諷刺我們!

  大臣們見韓藝都這麼喪心病狂的恭維他們,這百分之一萬是黃鼠狼給雞拜年,不安好心,他們嘴上是滿口的仁義道德,甚至於非常的自傲,但是他們還沒有蠢到會相信韓藝這等鬼話,誰人都是將自己的利益放在最前面,他們方才那麼說,其實也只是想在太子面前表現一下自己,哪裡都是為了農夫著想。

  這分明就是顛倒黑白,如果你真心要拍馬屁,也別拍得這麼假啊!

  李義府、許敬宗等人均想,早就知道你這廝是無利不起早的,倒要看看你又想玩什麼把戲。

  「不敢,不敢,我們可沒有韓尚書說得這般高尚!」

  「是呀!韓尚書此言,我等可擔待不起。」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