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8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只不過隨著商業的發展,貨幣流通的是越來越快,數量也是越來越大,韓藝認為是時候再拓展金行的業務。

  在此之前,他先是去到了元家,跟元家談妥一切事宜,主要就是資金分配,以及技術問題,資金分配的話,因為元家的財政早就南移到江淮、江南等地,大本營倒是沒有什麼錢,其實這也是為元行在做準備,到時商人存進金行的錢,直接就撥給元家大本營,而且,元家還會繼續的將資金南移,因為計劃就是這麼定的。為此,元家還特地讓長運集團幫元家打造了一艘非常堅固的船,主要就是負責運送金錢的。

  而技術的話,最終還是決定,將原料與印刷分開,韓藝給他們印版,而紙張、墨汁都是由韓藝在揚州的作坊負責,這不是韓藝不信任元家,他跟元家都已經不存在信任的問題,那就一條線上面的蚱蜢,隨著南進計劃的進行,兩者都已經死死的綁在一起了,這樣分開的話,主要是防止過度印刷代金券,這可是非常危險的行為。

  元家應該不是很懂金行,這個需要韓藝在旁督促的。

  元家也害怕會出問題,他們也覺得應該如此。

  等到與元家談妥之後,大唐日報就正式對外公布消息,首先,將會發行全新的代金券,共兩套,一套是銅錢,一套是絹帛。銅錢有八種面額,絹帛四種。銅錢最大的面額是一貫錢,絹布是五十貫錢。

  此舉也是在力挺絹帛的貨幣地位,因為如今貨幣太少,朝廷目前都還在儲備銅,如果根據市場需求,那必須得大規模發行貨幣,因為工商業發展太快,朝廷跟不上,大規模發行貨幣,必然就會淘汰絹帛,這會讓朝廷後繼乏力,韓藝還是喜歡厚積薄發,而且,絹帛在貿易中地位那是非常重要的,因為是中原盛產,堅持絹帛的地位,其實就是在堅持大唐在貿易上的主導地位。

  從面額上來看,絹帛將會用於資金較大的交易,銅錢就是用來滿足於日常生活。

  因為在擴展西北貿易的同時,絹帛的價值一直都在往上漲,這也是韓藝敢這麼做的原因,不怕絹帛賣不出去。

  以前的代金券也可以用,只是說不再生產,也可以拿來金行兌換新得代金券。

  這個還不算是改變貿易規則,只是說以新換舊。

  然而,還有一個消息,就是金票的誕生。

  這個就是改變了貿易規則。

  這立刻就引起了長安富商、貴族的關注。

  在古代貿易最難的就在於運輸慢,危險係數大,帶錢出門,是要冒很大的危險的,尤其是大量的錢。

  而從今日開始,這個顧慮將會減少很多。

  第1482章 世道變了

  在公布消息的第二日,長安首屈一指的富商就齊聚在金行的貴賓房內,一直以來都非常寬敞的貴賓房,今日變得有一些擁擠,想要喝一口茶,都得將屁股往前挪個幾寸。

  「韓小哥的意思是,這小小的一張紙,最多可以代表一千貫錢?」

  年輕的賀若寒拿著韓藝展示給他們看的金票,眼中充滿了震驚和不可思議,他的想像力無法從這一張紙上面聯想到一千貫。

  「錯!」韓藝笑道:「它就是一千貫。」

  賀若寒手上一哆嗦。

  竇衡道:「也就是說如果有人能夠偽造這金票,他就能夠白白獲得一千貫?」

  韓藝道:「不是白白,而是他用智慧,並且冒著坐牢的危險獲得的,如果你能夠偽造,我不介意給你一千貫。」

  鄭善行笑道:「如果這麼好偽造的話,也輪不到金票了,代金券就能夠令金行倒閉。」

  錢大方道:「可是我覺得這樣做反而更加冒險,一千貫錢要遺失是很難的,但是這一張紙太容易丟了,萬一丟了,那我可就得傾家蕩產了。」

  韓藝笑道:「關於這一點,我們也做過非常多的考慮,首先,如果丟了金票,麻煩肯定是有的,至少無法及時從當地取出錢來的,必須要拿著戶籍在一方進行登基、確認,然後一方會按時派人來長安進行聯絡,到時確認之後才能夠取到錢,但是你們也知道這是一千貫,你們還要將它弄丟,這我也沒有辦法。

  但是,是不是什麼人拿著這金票,都能夠取到錢呢?答案是肯定不能的。因為光憑這一張金票是沒法取到錢的,還要憑藉著戶籍,以及筆跡和指紋的對照,才能夠取到錢。你們存錢的時候,金票上面就會有存錢人的簽名筆跡,取錢的時候,會有筆跡和指紋對比這一環節。也就是說,即便有人將你們的金票給搶走了,他們也無法取錢,你們帶一千貫走,被人搶走了,那只能自求多福,但是帶著金票走,被人搶走了,也不需要任何擔心。」

  「聽上去,這金票還真是方便極了。」賀若寒欣喜道。

  「非常方便。」韓藝道:「為什麼我們金行要聯合元行在這時期推出金票,就是因為我知道,最近有很多長安的富商希望去江南開店做買賣,這需要將錢運送過去的,但是運送錢的風險很大,而且也不便利,必須要等到船隊南下,可是有了這金票以後,隨時隨地就能夠揣上金票,輕裝南下。」

  「最多只能運送一千貫過去麼?如果我要運送兩千貫怎麼辦?」鄭善行突然問道。

  韓藝笑道:「一般情況下,去到江南做買賣,不需要超過一千貫的資金,故此我們暫時還未開通超過一千貫的面額,但是今後肯定會開通的,而且現在我們發行的金票也是有限的,因為我們確保另一方有足夠的錢可以完成這一次的支出。」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