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1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許敬宗若有所思的點點頭。

  ……

  李府。

  「老爺,刑部那邊傳來消息,刑部已經正式向大理寺提出訴訟,要告三公子故殺之罪。」

  「什——什麼,故——故殺?」

  李義府聽得大驚失色。

  「嗯。」

  「砰!」

  「豈有此理!」

  李義府猛地一拍桌子,站起身來,「好你個盧承慶,竟然落井下石,我不會放過你的。」

  正當這時,一個婦人從側門走了進來,「夫君,這可如何是好,洋兒還這麼年輕,你可不能讓他就這麼死了。嗚嗚——!」

  「你就知道哭,一天哭到晚,有本事你倒是將你的寶貝兒子給哭出來啊。」李義府揮舞著雙手,咆哮道。

  「我一個婦道人家能有什麼辦法,你倒是宰相,可是你連自己的兒子都保護不了,你憑什麼凶我。」這李夫人也是豁出去了。

  「你——!我懶得跟你說。」

  李義府一揮手,氣沖沖的就離開了,如今他還真沒有辦法可想,因為武媚娘這一上來,就讓他在家閒著,無非就是暗示他不要輕舉妄動,因此在這期間,他真的一點動作都沒有,老老實實在家,而且,岸邊韋思謙隔三岔五就來找他聊聊,將他給盯得死死的,他想動也動不了,因此他是將希望都寄托在武媚娘身上。

  可是事到如今,武媚娘還是一點動作都沒有,這要判決了的話,再想操作可就難了。

  此時李義府也慌了,他得自己想辦法。

  「準備馬車,我要去許府。」

  「是。」

  可李義府剛剛來到門前,正準備上車時,餘光忽然見到兩個熟悉的面孔站在街角處看著他,不禁咬牙切齒道:「好你個韋思謙,想對我趕盡殺絕,要是我兒子有個三長兩短,老子要你一家人陪葬。」

  「老爺,咱還去不去?」

  李義府一語不發的上得馬車,道:「給我圍著這長安城轉一天,不,給我去郊外轉。」

  「啊?是是是。」

  然而,他的憤怒並沒有阻止刑部的訴訟進程。盧承慶也不傻,訴訟的前一刻,就讓人放出消息,說刑部已經提出了訴訟,要告李洋故殺之罪。

  這個罪名大家都沒有意見,大家只是對大理寺有意見,因為畢正義一案,令大理寺的名譽受到了重創。這些貴族們紛紛盯著大理寺,大理寺內部也有關中貴族,張睿冊就是代表人物,辛茂將想拖也拖不了,只能照章辦事,對於李洋、柳元貞一干人等進行審判。

  柳元貞是沒有懸念的,其實辛茂將他們都沒有太關注柳元貞,因為他的罪名比較輕,而且有官職護身,因為封建社會的律法是明確的維護官員的權益,所以一審就將他給定罪了。

  關鍵還是在於李洋。

  辛茂將是親自主審,他是想將李洋引向斗殺,可是盧承慶早有準備,這回一定要告李洋故殺,絕不能姑息,提出各種證據,要論律法,辛茂將不是盧承慶的對手,沒有一會兒,就敗下陣來,辛茂將也不敢亂來,沒有跟盧承慶撕破臉斗下去。

  不過根據唐朝的制度,大理寺還得開內部會議,商量到底是定什麼罪,這就是所謂的八議制度,參與審判的大部分官員,都得表達自己意見,這就是為了避免一個人做主,而造成冤案,即便大理寺卿強行判罰,參與審判的官員,還是在要在判決書上寫上自己的意見。

  而大理寺內部本來就分兩派,一派是關隴集團,還有一派就是李義府、許敬宗一邊的。

  李義府一邊的自然就希望定罪斗殺,張睿冊為首的關隴集團勢力,一定要定故殺之罪。其實李義府一派的人還要多一些,他們當初要奪取大理寺,就是為了保護自己的權益啊!可是下面還有一個刑部在,證據確鑿,人多也不能逆天而為。

  辛茂將不願擔這責任,但也不願得罪李義府,因為御史台還沒有弄到確實證據,李義府極有可能置身事外,那他就還是中書令,當朝宰相,身為官員不能不顧忌這一點,這可是頂頭上司呀,這也是封建社會的弊端,一定要維護統治階級的利益。故此,辛茂將最終決定通過刑部的訴訟,判法李洋故殺之罪,因為你不判處故殺之罪,你就不能呈給天子,只有死刑才有資格讓皇帝親自過目。不過根據規定而言,他必須將大家的意見都寫入奏章,而且他還在奏章寫明,可酌情處理。

  武媚娘讓他們將此案當做普通命案處理,但這是不可能的,你要是能夠先將李義府給弄下台來,那就不用多想了,往死里搞就對了,這牆倒眾人推,可問題李義府極可能脫罪,這誰敢亂來呀,哪怕是到二十一世紀也是不可能的,最終還得交由兩儀殿來決定。

  武媚娘拿到供詞之後,立刻召集樞要大臣商議,當然,李義府是排除在外的。而李績、任雅相也都沒有來,李績不愛管這事,武媚娘也不好意思再打擾他,任雅相要處理昭儀學院的事,比較忙,沒有空,當然,有空他也不想來。

  來這裡開會的就剩下許敬宗、杜正倫、韓藝、韋思謙、盧承慶、許圉師、辛茂將幾人。

  武媚娘先是將大理寺的判決書給他們看,等到他們都看完之後,才問道:「諸位以為如何?」

  許敬宗立刻站出來道:「皇后,臣以為大理寺雖然最終決定判決李洋故殺之罪,但是大理寺的官員對於此案的有極大的爭議,而且這些爭議,臣以為也應該值得考慮,李洋年幼無知,而且證供上足以表明李洋無殺人之心,只不過是情急之下的一時衝動。而我朝歷來不輕易判處死刑,這人命關天,因此臣以為朝廷應該酌情處理,給予李洋一次機會。」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