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6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韓藝笑道:「農夫是樸素的,可地主不是,歷朝歷代的滅亡,有哪一次跟地主沒有關係?這也是為什麼每個朝代都在防止土地兼併,因為地主一旦強大起來,那就比商人還恐怖一些,這天下間都是地主,到時誰敢輕易求變,一旦求變,就會傷害全天下地主的利益。但是沒有一個朝代能過做到防止土地兼併,因為最大的地主就是宰相,李義府、許敬宗上任以來,他們可是兼併了不少的土地,有宰相和朝廷大臣帶頭,那就誰也阻止不了了。」

  長孫無忌道:「因此必須要弄一個限制地主的東西來。」

  「就是工商。」韓藝道:「地主掌握的百姓必須依靠的糧食,他們的地位不會減弱的,商人再強大與地主也是勢均力敵,只要兩者平衡,朝廷方可做遊刃有餘。」

  長孫無忌思忖少許,道:「你就是這麼說服陛下的吧。」

  韓藝點了下頭,道:「但是太尉你知道的,我不是一意孤行的人,我只是認為均田制沒有未來,必須改變,但是如果我說有十成的把握,我也不敢斷言,只是面對一條死巷,會很容易讓人選擇另一條路,如果太尉覺得這麼做,有什麼不妥的話,我也希望太尉能夠指點我。」

  長孫無忌沉默片刻,道:「你說得雖不無道理,但是老夫對此還是有所保留。老夫與太宗聖上都是重在用人,也就是你所說的由上至下,因為朝廷是要顧全大局的,考慮得是很多方面,百姓可不會考慮到吐蕃可能入侵,但是朝廷得考慮這一點,只要吏治相對清明,那麼制度上的一些弊端也是能夠彌補的,畢竟做事是人,事在人為,同樣的事,不同人去做,得到的結果可能會截然相反,這關鍵還是在於用人。」

  韓藝笑道:「因此我才拜託太尉來擬寫這一份名單。」

  長孫無忌哈哈一笑,又繼續說道:「可惜如今李義府、許敬宗當權,而朝中忠良都被貶黜長安,要再說重在用人的話,只怕會越來越糟。因此你若跟老夫當初一樣,只怕是不行的,你認為吐蕃會入侵,要防止吐蕃,可是李義府不這麼認為,他只在乎自己的權位,你拿他又有什麼辦法。所以,你選擇這一條路,老夫也支持,而且,老夫非常欣慰你能夠坦誠相告。」

  韓藝笑道:「也許我有多少錢,我不太會如實告訴太尉,但是這在國家大事上面,我絕不會對太尉你有所隱瞞的,因為我知道太尉你是全心全意在為大唐著想,也正是因為如此,我們才會坐在這裡,如果太尉跟李義府一樣,成天讓我撈錢,去賣官鬻爵,那我也做不到。」

  他倒是想隱瞞,可是這麼大的事,還得安排關隴集團的人去,這如何隱瞞得住,那還不如如實相告,反正他確實是為了大唐著想,無愧於心。也正是因為他非常盡心盡力的在為三方做事,只是說同一件事,面對不同的人,他會用不同的理由去說服對方,他才能存活至今,如果他這也瞞,那也瞞,早就掛了,因為這三個人沒有一個是傻子,而且都是大聰明人。

  但要說長孫無忌完全信任韓藝,這不是可能的,他見過太多的爾虞我詐,怎麼可能會完全相信一個人,他之所以比較相信韓藝,那是因為韓藝用得都是他的人,這次去西北的人,都是他精心挑選出來的,韓藝估計都不認識,那他當然放心,你怎麼玩你也跳不出我的手掌心,如果韓藝開始提拔蕭家、楊家、甚至於元家的人,就算韓藝說得再天花亂墜,他也不會相信的。

  長孫無忌笑了笑,道:「對了,這正事你都還沒有說出答案了。」

  韓藝笑道:「工商與農是反過來的,是需要流動性管理,如果西北試驗之後,覺得可行,那麼如何加以轉變用於中原,這都需要人去做,讓李義府他們去做,他們會嗎?朝中大臣都是深受農耕文明的影響,他們都不會處理。那麼到時候,只有一個辦法。」

  長孫無忌眼中閃過一道精光,道:「就是調回派去西北的官員。」

  韓藝點點頭道:「如今李義府他們是拼了老命在壓制太尉你的人,因為皇后的關係,我最多也就是能夠保住幾人,想要令整個關中貴族重返朝堂,那麼這個理由只能是國之大計。」

  絕了!

  長孫無忌怎麼想也沒有想到,韓藝是打算利用一個新制度,讓關隴集團重回朝堂。

  而且,這不是臆想,這是完全可以可能的。

  許敬宗、李義府再奸詐,畢竟在朝中為官這麼多年,沒吃過豬,還沒有見過豬跑麼,勸農桑,提倡節儉,他也寫得出,他還是可以勝任中書令的。

  可如果改變現狀,他就不是如何該處理了,不禁是他,朝中大臣多半都不會,因為韓藝的政策是由下至上,是朝廷根據國家的變化制定政策,不是說宰相制定政策來管理國家,當工商業發展起來,他們哪裡懂得如何管理,任何一本書上,說得都是小農經濟。

  那麼朝廷唯一能夠倚重的就是西北地區的官員,而去到西北的,幾乎都是關隴集團的成員,包括韓媛、來濟、裴行儉、王方翼全都在那邊。當然,他們其實不在韓藝的考慮當中,因為太老了,而且跟眼下不少權貴有過節,韓藝讓他們在那邊,就是帶帶新人,韓藝最看重的是這一批去的人,那都是年輕一代,跟他的年輕相差不大,那麼就是可以共同成長的。

  這還真不是開玩笑的,長孫無忌不禁打起精神來,他這幾年也一直在思考,如何讓關隴集團重返朝堂,但是這非常困難的,那一仗他輸給李治和武媚娘之後,樞要大臣中,就沒有一個是根正苗紅的關隴集團成員,山東集團都有好幾個,只有韓藝這個隱形人物,而且在政治上想要翻身,是非常困難的,因為對方一定會將他們往死里搞,能夠斬草除根,就絕不姑息,什麼仁義道德,都去他媽的。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