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1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這才是李治的顧慮。

  韓藝道:「回稟陛下,如果這個執行的非常好,的確會影響到中原,但卻會給朝廷帶來好處,而非壞處。」

  李治一愣,道:「此話怎講?」

  韓藝道:「陛下,此稅法看似限制了官府的權力,但其實是賦予了朝廷更多的權力。因為微臣這一套稅法,是彈性非常大的,因地而變,因人而異,需要不斷的調整。而這恰恰是均田制最為缺乏的,這能夠很好的完善我朝的稅法。」

  李治聽出那麼一點意思了,「你繼續說下去。」

  「微臣遵命!」

  韓藝繼續說道:「任何朝代的滅亡,這貧富差距永遠都是引火線,因為利益就這麼多,富人占得先機,那麼只會越來越富,窮人自然就會越來越窮,這也是為什麼歷朝歷代都在防止土地兼併。隨著富人越富,窮人越窮,均田制的弊端就會顯露出來,這窮人沒啥土地,交不上稅,而掌握著大量財富的富人卻享受著朝廷的輕徭薄賦,這在無形中還會減少財政收入,因此隨著時間的推移,我大唐越來越富裕,租庸調製度是需要改變的,因為如今與貞觀時期,就已經大不相同,至少朝廷手中掌握的土地是越來越少,而地主掌握的土地是越來越多,那麼多征富人的稅,是勢在必行的。如果能夠讓稅收變得更加有彈性,隨時根據國內的情況及時調整,平衡窮富,這樣也能消除國內的矛盾。

  不過,歷朝歷代但凡提出稅改,都會引起非常大的紛爭,因為天下百姓已經習慣了租庸調,要是朝廷突然增稅的話,縱使是大政策的調整,是為了百姓著想,天下百姓都會感到不滿的,尤其是那些富人,他們一定會唆使百姓鬧事的。倘若這一套稅法在西北取得了成功,並且對中原產生了影響,到時陛下可審時度勢,完善租庸調,加強富人的稅收,減低百姓的稅收,這樣一來,可以化解國內的矛盾,也可以充盈國庫,更加能夠體現陛下的權威。」

  這麼一說,性質可就完全不一樣了,反而是增加朝廷的權力,而非是削弱,朝廷要增稅,得有一個由頭,皇帝也不能說增就增,可是當初設定租庸調製的時候,已經將這一點定為了基本國策,均田制是一脈相承傳下來,要改變非常困難,有這麼一套稅法,可以增加變數,就給予朝廷操作的空間。

  又聽韓藝說道:「而陛下的擔心,臣以為是完全沒有必要的,因為在西北制定稅收多少的不是普通的百姓,而是那些酋長,這只是因為西北的牧民習慣於酋長制度,故此由酋長來定,但是隨著官府的建立,官府會漸漸取得主導,就好像鄉紳與官府的關係一樣。中原可沒有酋長制度,百姓習慣於服從官府,那麼決定稅收的當然還是朝廷,就算陛下將這權力施捨出去,那又應該由誰來定呢?貴族、官員、地主,這根本不可能,中原的稅收,必須得由朝廷來決定,因為沒有其他人可以勝任。」

  這凡事都有兩面的,就看如何取捨。

  李治說得對,韓藝也說得對。韓藝的這一套雖說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官府的權力,但是它的彈性比較大,可以根據國情不停的改變,而如今的均田制,稅收彈性就比較小,等於就已經定死了,但是均田制能否長久下去,這是一個很大的問題,目前長安已經發生了一些改變,製造業正在興起,那麼稅收改制肯定是勢在必行,每個朝代都經歷過稅收改制。

  這也是韓藝的一貫做法,他的變法,從來就不是說大刀闊斧的干,他習慣潛移默化,慢慢的去改變,如果出了問題還可以及時收回,這也是為什麼韓藝明明推行了很多的政策,但是很少引起大家的討論,因為並沒有傷害到任何人的利益。

  韓藝說得很有道理,哪怕在西北,訂製稅收的也是酋長,酋長在當地個個都土皇帝,跟中原不就是一回事麼,只不過相對而言,他們是分散的,中原是統一的,其實都是統治階級再做決定。可見這一套稅法實際上是為了平衡官府與酋長之間權力分配,因為統治異族,矛盾往往發生在這兩者之間,這等於還是帝王之術,讓他們相互制衡,跟百姓沒有關係,只是說換了一個名稱而已。

  李治現在也反應了過來,這其實就是帝王經常玩得手段,不禁眼中陡然一亮,這是他以前沒有想到的,他只想著如何去加強統治西北,但是你要加強,肯定就要加強都護府的權力,但是如果一味的加強都護府的權力,這山高皇帝遠,也是難以控制,這是一個隱患,反過來不給官府太多的權力,官府又控制不住當地的胡人,理應採取平衡措施,這一套稅法可以很好的平衡他們,一個定稅,一個收稅,兩者誰也不敢亂來。

  這麼一說來,對於皇權是大大的有利。

  韓藝見李治目光閃閃,知道他終於想到了這一點,心想,得再給他來一劑猛藥,促使拍板決定,於是又趁熱打鐵道:「並且,臣有把握,一旦朝廷決定這麼做,五年之內,東突厥舊地必將接受朝廷的絕對統治。」

  李治一愣,道:「這跟東突厥又有什麼關係?」

  韓藝道:「俗語有云,這水往低處流,人往高處走。這東西突厥乃是一脈相承,他們擁有同樣的經歷和習俗,但是朝廷一旦採取這種新得治理模式,那麼他們之間唯一的區別,就是治理模式不同,如果西北邊發展迅速,百姓安居樂業,繁榮似錦,那麼東突厥舊地的百姓會作何想?當然會非常羨慕,這窮則思變,如何變,他們之間唯一區別在於制度,那麼到時都不需要朝廷出聲,東突厥的百姓自然會要求朝廷以同樣的制度去管理他們。陛下就可以不費吹灰之力,將道、州、縣三級官府設置在東突厥舊地,加強對當地的統治。陛下其實可以將微臣的商人條例視作一塊敲門磚,用他來敲開胡人的心房,讓他們對中原放開懷抱,唯有如此,胡漢才能夠融合在一起,從名義到實際,形成一個完整且統一的國家。」




章節目錄